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1 00:38:15
每經編輯 曾 劍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曾 劍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遙想當年就是公司的一則無人機合作公告買了公司股票,五年了,公司年報里還是在公告里再也沒有這則消息的后續(xù)。公司無人機項目是終止了,還是有計劃地推進呢?請正面回答!”在通裕重工(300185,SZ)2017年年報發(fā)布后,一位公司投資者通過互動平臺留下了這段問詢。
事實上,有不少投資者都在關注通裕重工無人機業(yè)務的進展。從當初高調宣布涉足無人機,到后來對相關情況甚少提及,具體原因為何?
通裕重工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無人機業(yè)務報告期內的開發(fā)支出為11.28萬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此類業(yè)務的開發(fā)支出為8.14萬元。也就是說,公司2017年下半年針對無人機的開發(fā)支出僅有3.14萬元。實在難以想象:這樣一筆相對微薄的費用,可以支撐公司進行怎樣的研究?
通裕重工近幾年的定期報告顯示,公司過往對無人機業(yè)務的開發(fā)支出甚微。2016年,公司針對無人機業(yè)務的開發(fā)支出為102.95萬元;2015年,公司投入110.24萬元。在之前的年度報告中,通裕重工的開發(fā)支出項目下,并沒有無人機一項。過去3年,公司對無人機的研發(fā)累計投入金額也只有224.47萬元。
回顧歷史,通裕重工涉足無人機原有相應謀劃。
2013年12月2日,通裕重工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常州海杰冶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杰冶金)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七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子第二十七所)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電子第二十七所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無人機系統(tǒng)研發(fā)中心依托單位,是我國無人機信息系統(tǒng)的主要研制開發(fā)、生產和服務單位之一。海杰冶金將與之在無人機研發(fā)制造、有人機及無人機系統(tǒng)應用等領域展開項目合作,爭取3~5年內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
在2013年年報中,通裕重工稱已經完成3架樣機的制造及成功試飛,多家國內外用戶已前來洽談合作事宜,今后有望形成新的業(yè)績增長點。在2014年年報中,公司披露稱海杰冶金正在加快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在無人機及核電產品等領域已具備了轉型升級的基礎條件,已經完成了首臺無人機供貨。
但之后,除了披露前述開發(fā)支出外,在通裕重工年報中再也找不到關于公司無人機業(yè)務進展的具體信息?;悠脚_上,時而有投資者問詢公司無人機業(yè)務的進展。今年3月,公司曾回復“尚未有最新進展”。4月2日,公司稱,“一直在努力調整公司的產品結構,相關工作正在推進”。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通裕重工針對無人機開發(fā)小成本的投資,也未能開花結果。作為公司此類業(yè)務主要載體,海杰冶金近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2014~2017年,海杰冶金凈利潤分別虧損57.96萬元、697.69萬元、1847.17萬元和1370.54萬元。這里面,除原有業(yè)務冶金設備及備件乏力外,海杰冶金無人機業(yè)務顯然也沒能發(fā)力。
4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致電通裕重工證券事務代表李振。李振表示,一切以公司年報披露的信息為準。海杰冶金公開的多個電話一直處于占線中。
需要指出的是,通裕重工當初介入無人機的時機十分“恰好”。2013年下半年,在我國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成功首飛等因素刺激下,A股無人機概念股洪都航空(600316,SH)、山東礦機(002526, SZ)等趁勢大漲。頗為應景地沾邊無人機,也給通裕重工帶來了無人機概念股的光環(huán)。2013年12月2日~5日,公司股價4個交易日中有3個交易日漲停,累計漲幅達39.20%。
之后,每當通裕重工無人機業(yè)務取得進展消息曝光,大多會在市場中蕩起漣漪。2014年8月14日收盤后,通裕重工公告稱,海杰冶金與常州市源程特色農產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簽署了總價18萬元的《無人機供貨合同》,此合同為海杰冶金首臺無人機產品訂單。上市公司宣稱該合同標志著其無人機產品正式進入市場。
雖然該合同總價不足20萬元,但市場對此依舊買賬。2014年8月15日,通裕重工直接以漲停開盤,可惜的是后勁不足盤中漲停板被打開,最終漲幅為5.7%。
此后,雖然通裕重工無人機業(yè)務開展愈發(fā)“低調”,但每當A股市場無人機概念風潮吹起,多數(shù)情況下,公司概念股的身份總會被提及。
通裕重工涉足無人機,也一度為券商所看好。2016年,銀河證券曾發(fā)布多份研究報告,稱通裕重工無人機/通航業(yè)務打開了成長空間。但自2017年以來,鮮少有研報提及公司無人機情況。
或許通裕重工對無人機的激情也已退潮。正如通裕重工2016年11月2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無人機是市場空間巨大的行業(yè),也是公司積極拓展的領域,但無人機業(yè)務目前主要是對技術和運營模式的探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