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2018-01-31 22:19:56
你養(yǎng)蛙了嗎?不是“娃”,是“蛙”。
就算你沒有養(yǎng)蛙,你的身邊總有人養(yǎng)蛙,一夜之間,你的朋友圈突然出現(xiàn)眾多資深“老母親”,他們念念叨叨操碎了心:
“我的蛙怎么還不回家?”
“我的蛙為什么一直看書不出門啊?”
“我的蛙怎么一直在吃???”
“我的蛙竟然給我寄了3張明信片,還帶了土特產(chǎn)!”
這款來自日本的游戲,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征服了我們的社交圈,連出門吃個飯,前桌隔壁桌,都在說青蛙。
這個游戲完全沒有復(fù)雜的操作,你養(yǎng)的是一只不定時出門旅行的青蛙,你只需要收割三葉草,然后用這些三葉草給它備好旅行的物品就行。
除此之外,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時不時去看看蛙仔在做什么。
在看書、寫信、吃飯、做手工的蛙
當然,你也只能看看而已。因為你也沒辦法決定它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看書,你更不會知道它什么時候出發(fā),什么時候回家,會不會給你寄明信片。
所以很多人說這是一個極度佛系的游戲,因為你需要以極強的耐性,可能還要對著日語的界面瞎按,抱著隨緣的態(tài)度,順其自然地養(yǎng)著你的蛙。
這只蛙會讓你一直等待,一直牽掛,也沒有其他游戲打怪升級那么大的成就感,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養(yǎng)這只蛙?一項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
我和蛙的關(guān)系,就是我夢想中的母子關(guān)系,終于理解那些在朋友圈曬娃的人的心態(tài)了,還只是一只蛙,我都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曬蛙的手;
躲過了那么多親子節(jié)目,沒有躲過這只蛙,太有代入感了,因為一只蛙,突然想有個崽了;
時不時去看看我的小蛙在做什么,看書也好吃飯也好,它像是一直在陪著我,對,我就是這么孤獨;
它多有個性啊,想出門就出門,想宅著就宅著,不用我費盡心機做任務(wù)讓它如我的愿做點啥,因為它根本不聽我的。
對,這只蛙基本上,不會聽你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我們經(jīng)常會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在養(yǎng)蛙的過程中,這點恐怕格外讓人感受深刻。因為你期待的同時也知道,不能對它抱有什么期待。
你盼著它出遠門旅行,也許它會花一晚上時間慢條斯理地吃飯;你希望它多看書學習,待在家里讓你多看看,也許他會在外面浪得不見蹤影,甚至連一張明信片都不寄給你。不知不覺,你變成了一個嘮嘮叨叨的“老母親”。
當你一次次滿懷期望地去看看它,你也無法預(yù)想此刻的它在做些什么,尤其當你對它有具體的期望,那你可能需要一次次和自己的心理落差做斗爭。
看我的蛙是不是還在看書,都看了多久了,我們吃吃飯吧。
好吧,它還在看書。
我的蛙回來了,還給我?guī)Я嗣餍牌?/p>
好吧,這張明信片我已經(jīng)有三張了。
就是這種不確定,讓你有了牽掛。你終于被磨出了性子,習慣了它的來無影去無蹤,適應(yīng)了它獨特的生活作息,你才不會覺得難耐,你才能心平氣和地感受到養(yǎng)育過程的那種小快樂。
當我們適當調(diào)整自己的期待,也許你會為它猝不及防的歸來感到欣喜,它帶給你的土特產(chǎn)和明信片,都成為了驚喜。
你會因為它的新動向而體會到一種不確定性新鮮感。
在這個游戲里,這只青蛙似乎有著自己的主見,它想回家就回家,想旅行就旅行。你改變不了它,只能通過買一些東西,盡量引導它出遠門或者早點回來,但哪怕這樣,它其實也不一定如你的意。
其實,這又何嘗不是我們生活里經(jīng)常會遇到的情境呢。你無法改變這只蛙,決定這只蛙的去留,就如同你無法真正改變一個人。
無論是父母和孩子,還是夫妻、朋友之間,我們可能總是對一個人、一段關(guān)系有著大大小小的期待,習慣性給彼此設(shè)定條條框框的界限與規(guī)則,以此讓對方實現(xiàn)我們的期待。
“我為你辭掉了工作,你怎么能這樣對我?”
我期待你好好對我。
“你說你不再跟她聯(lián)系的,你明明答應(yīng)了我的。”
我期待你實現(xiàn)你的承諾。
“結(jié)婚這么久,你的毛病一樣沒改掉。”
我期待你為我改變。
我們會因為對方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期待而失望,甚至很容易因為彼此的一些偏差而感到不安。
太多感情里的困擾,都來源于所謂雙方的不協(xié)調(diào),我們會因此覺得彼此不合適。但似乎我們也忘了,現(xiàn)在你不滿意的那些地方,也許正是當初你中意的對方的特質(zhì)。
我的朋友小雪,經(jīng)常對我抱怨男朋友沒有情趣,每天只知道宅在家里看書,也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她甚至覺得,他不愿意陪她出去玩兒,只能說明他不夠愛她。
但是,在我的印象里,當初他們剛認識的時候,小雪對我提到他,滿眼放光的形容那是一個知識淵博,性格沉靜的男人,她特別喜歡他身上那種踏實沉穩(wěn)的感覺。
我們很容易越愛一個人,就越希望把他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樣,甚至覺得如果對方做不到就是不愛自己。但是我們很容易忽略了對方的真實個性與需求,這往往也是很多矛盾來源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和邊界,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喜好,我們永遠無法決定別人的想法和行為,只能學會慢下來,悉心摸索彼此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任何一段關(guān)系,終究都需要磨合的過程。
就像我和這只小青蛙,剛開始我會覺得這個游戲怎么這么無聊,它怎么還不出門,它怎么還不回來,我根本控制不了它。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原來它是一只有主見的小青蛙,經(jīng)歷這番磨合,才終于體會到了這個游戲的樂趣。
在跟蛙的相處中,我們不得不慢下來等它,等它帶著你給它準備背包出門旅行,等它帶著土特產(chǎn)回來,等它和小伙伴們的明信片。
你牽掛著它,但你也影響不到它,可是,你卻不覺得焦慮,只覺得有趣和舒適。反觀我們的日常生活:
做一件事,我們急著看到成果和收益;
做一份工作,我們急著看到發(fā)展前景;
養(yǎng)孩子,我們急著讓他按期望長大,成績出色,如我們所愿;
戀上一個人,我們急著確定關(guān)系,又容易匆匆放棄。
我們的掌控欲越來越強,而現(xiàn)實的巨大落差又容易讓我們沉浸在失望和挫敗感里。這導致無論過得如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難以感受到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愉悅和滿足。
面對一段關(guān)系、一些事,我們也許可以試著不那么用力,就像和這只小青蛙相處,你不用時時刻刻盯著它成長,只要時不時去看看它,就挺好。
也許我們都想要像這只蛙一樣,有自己的主見,看書旅行,可以自由地做自己,交自己想交的朋友,任性地決定自己的生活,灑脫地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
有些時候,也許我們應(yīng)該試著接納自己對于一些事的無力感,試著慢下來,給自己更多的時間,給別人更多的空間,去積累,然后,慢慢找到彼此更舒服的相處方式。
不用太焦慮,也不用太用力,活在當下,你的腳總會帶著你向前,就像你的蛙總會回來,說不定還有明信片和土特產(chǎn)。這就是生活給你的意外的驚喜禮物。
(文章來源:讀者公眾號 已授權(quán) 文章初始來源:張德芬空間(ID:tefenchangpublic) 圖片來源:游戲截圖、攝圖網(wǎng))
作者:淺仁,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在讀,自由撰稿人。以公正客觀的角度整理思路,積極健康的經(jīng)營生活。微信公眾號:淺仁Tarot。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guān)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