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7 11:38:40
每經編輯 王曉波
每經編輯 王曉波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這句霸氣的口號來自中國鞋履品牌百麗,巔峰期的它們也確實做到了。前幾年的女孩子們上街買鞋十有八九會買到百麗的鞋子,因為其旗下的品牌除了Belle,還包括Staccato、Joy & Peace、Tata等十多個品牌,如果再加上代理品牌,這個數量則超過20個,也正是受益于快速開店擴張,在港交所上市的百麗國際市值更是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鞋王”。
時移勢易,由于鞋履市場的不景氣加上百麗電商轉型不利等多重因素,最終讓這個昔日的王者日漸沒落,而今天(7月27日)下午16點,在曾經狂歡過的資本市場上,百麗國際將迎來退市的命運。
百麗國際今日退市 創(chuàng)始人、CEO套現離場
早在4月末,百麗國際(01880.HK)公告稱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約人所計劃的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公司總估值為531億港元。要約方稱,該注銷價格將不會上調。私有化所需現金規(guī)模為453.11億港元。從支付兌價來看,531.35億港元的估值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市值縮水近2/3,即使與10年前上市首日時的市值670億港元相比,也有所縮水。
本月中,百麗私有化方案獲得通過。按照百麗國際公布的退市時間表,公司股份于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會在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時起被撤銷。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7月18日是其最后一個交易日,當日收盤報6.24港元。
▲百麗國際股價走勢
私有化后,高瓴資本將持有公司57.6%的股權,鼎暉投資將持有11.9%的股權,參與私有化財團的公司管理層,包括于武和盛放在內的管理層將合共持有30.5%的股權,有媒體報道稱,百麗此次私有化將成為港交所至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均不參與此次私有化要約收購,而是選擇出售他們所持有的、占比25.74%的百麗股份。
在此前召開的業(yè)績說明會上,CEO盛百椒公開表示自己已經65歲,“能力及價值觀上難以再為公司帶來大貢獻”。盛百椒承諾,若此次私有化成功,自己將再工作兩三年,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公司順利轉型過渡。
而百麗的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鄧耀則年事更高。公開資料顯示,鄧耀出生于1934年,目前已經83歲。其曾在2011年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當時位列港臺富豪第九位。
根據此次退市正常步驟估算,待私有化完成后,公司創(chuàng)始人和CEO二人將套現百億。
市值曾超1500億港元的“鞋王”
1992年剛創(chuàng)立時,百麗只是一家資產200萬港元的小廠,然而憑著迅速占領商場和街邊店等渠道,經過短短15年的發(fā)展,2007年5月百麗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便高達670億港元。在百麗國際最輝煌的2013年,百麗的市值更是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號更加響亮。
公開資料顯示,百麗國際鞋類業(yè)務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除了自有品牌外,百麗還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內的品牌。有市場觀點認為,百麗國際的存在,涵蓋了國內鞋服行業(yè)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占據女士鞋類市場的半壁江山。
縱觀百麗當年的發(fā)展史,其實也是快速開店的擴張史。據媒體梳理,上市后,借助資本的加持,百麗開始加速擴張,展開了一系列的收購:曾以3.8億收購了Fila(后被安踏收購),斥資6億收購Millies,花費16億收購了Senda。2009年其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681家;2010年到2012年,百麗每年凈增門店數目都在1500至2000家;在開店最為瘋狂的2011年,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出一家新店。
然而興于開店,衰于開店,在快速開店的同時,其單店產出額的增長卻開始放緩。到2013財年,百麗國際鞋類業(yè)務同店銷售額增長約0.6%,平均成交單價上升超過2.0%——換言之,百麗國際同店銷售數量2013年就出現了下滑,警鐘這時已經敲響。
2014年財年,百麗國際依舊新增零售網點876家,這一年百麗國際鞋類業(yè)務同店銷售下滑約4%;2015財年,百麗國際鞋類業(yè)務同店銷售下降超過10%,鞋類業(yè)務銷售規(guī)模同比上年下降8.5%,也是在這一年,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大陸地區(qū)),這是百麗國際自上市以來鞋類自營網點首次出現負增長。
▲百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自2014年開始下跌
▲百麗線下女鞋銷售自2014年開始下降
今年5月,百麗發(fā)布了退市前最后一份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集團營收為417.07億元,同比上升2.2%;凈利潤為24.03億元,同比下降18.1%。報告認為利潤下滑主要由于利潤更高的鞋類業(yè)務收入、盈利大幅萎縮,未能被利潤率較低的運動服飾業(yè)務的增長抵消。
▲運動服飾業(yè)務的增長無法抵消傳統(tǒng)零售業(yè)務的頹勢
退市背后是鞋履整體市場的不景氣
其實,百麗退市的背后是鞋業(yè)以及服裝零售行業(yè)的尷尬境遇,整個行業(yè)的利潤正面臨大幅縮水。如果以鞋業(yè)同類比較,不只是百麗國際,達芙妮、星期六、紅蜻蜓等鞋履品牌這兩年的日子都不好過。
根據達芙妮2016年年報,集團2016年全年營業(yè)額下降22.4%至65.02億港元,經營虧損為8.20億港元,虧損增幅為64.7%。2015全年,達芙妮關閉805個銷售網點,2016年關店速度加快,截至年底凈關閉了999個銷售點——平均下來每天都要關店近3家。
星期六2016年年報顯示,星期六2016年營業(yè)收入下降9.61%至14.84億元外,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亦下滑了7.52%至2083.96萬元。
紅蜻蜓2015年和2016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下滑5.15%和3.19%,凈利潤分別下滑8.43%和7.03%。
楊大筠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鞋業(yè)市場已經處于飽和狀態(tài)。十年前鞋業(yè)市場經歷了高速發(fā)展,現在則處于一個瓶頸期,這個瓶頸期整個鞋業(yè)產能過剩,而這個產能的消化需要一定時間,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
回到百麗退市本身來說,從港股退市后,其未來路在何方?百麗CEO盛百椒此前表示,私有化財團并沒有就是否回歸A股與自己溝通。不過,市場普遍預測,百麗謀求A股上市將是大概率事件。
只是江湖已不再是曾經的江湖,就算回歸A股,百麗還能再次撿起掉落的“王冠”嗎?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新聞晨報、新財富雜志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