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17:23:58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本周三美國公布的6月CPI弱于預期,這造成美元大跌。在看到物價顯著回落后,投資者已開始懷疑:美聯儲在本月下旬再加息25基點后,本輪加息周期就將結束。本周匯市余下焦點主要是周四稍晚將公布的美國6月PPI,但估計該數據不太可能過高,故該數據一般較難掀起波瀾。
本周三美國公布了萬眾矚目的6月CPI數據,結果數據弱于預期,而這造成了當天美元大跌。
當CPI低于預期時,投資者應已有理由合理懷疑:美聯儲在本月下旬利率會議再加息25基點之后,此輪加息周期就將結束。
其實在美國公布CPI數據前,也只有美聯儲官員紛紛釋出“年內可能還需加息兩次”的信息,但市場一直不太相信。市場認為美聯儲如此加息或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故美國長短期公債收益率一直呈倒掛態(tài)勢。
在CPI數據公布后,除了市場更不相信美聯儲還將加息兩次外,可能未來連美聯儲官員也難以繼續(xù)“嘴硬”了。
利率期貨市場在CPI公布前提示美聯儲年內再加息兩次的概率為35%,在CPI公布后這個概率降至25%。當這個概率小于50%時,通常就意味著不會加息,何況只有25%。
周三公布的美國CPI具體情況是:6月美國CPI年率漲3.0%,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顯著低于5月時的漲4.0%,亦不及預期的漲3.1%;6月CPI環(huán)比漲0.2%,不及預期的漲0.3%。
在美聯儲更為關注的扣除較易波動的食品及能源后的所謂核心CPI數據方面,6月美國核心CPI年率漲4.8%,創(chuàng)2021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不及預期的漲5.0%,低于5月時的漲5.3%。
周三CPI公布幾小時后,美聯儲公布了反映各分行所轄區(qū)域經濟情況的報告,即所謂“褐皮書”。
這份褐皮書內容整體上也不太支持加息,故構成美元另一利空,雖然該利空相對CPI來說要淡得多。
周三公布的這份褐皮書指出,盡管多數地區(qū)預計擴張步伐將放緩,但自5月底以來,美國經濟活動總體有所增加。
上述表述應屬中性,對匯市影響應比較有限。
褐皮書在描述物價時所使用的字眼構成了美元利空,因該褐皮書寫道:在本輪調查時期中,價格上漲速度總體溫和,幾個地區(qū)提到通脹上漲速度有所放緩,未來幾個月的價格預期總體穩(wěn)定或更低。
在褐皮書公布后,當時已經因較低的CPI數據而錄得較大跌幅的美元指數又進一步小幅下跌。
殺跌后的美元指數圖形已被破壞,均線系統(tǒng)構成反壓,有較明顯的繼續(xù)震蕩下跌跡象。美元指數下一支撐應在97點一帶,這是美元指數2019年交易密集區(qū)所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