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6 19:31:32
我們的招牌文化去哪兒了?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又見“殯葬風”招牌。
近日,西安蓮湖區(qū)四府街上,一些店鋪原先的紅色招牌一夜之間被換成黑底白字,引發(fā)廣泛關注,更有網友直呼“瘆人”。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新華每日電訊》對此評論:
換招牌的歪風,說明一些地方的城市管理存在“一刀切”問題。招牌管理的重點應該是安全管理,對店鋪招牌破損、戶外廣告胡亂設置等進行規(guī)范約束,對店招的風格、顏色、字體應遵循劃出底線、紅線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允許個性的施展。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店招與城市、街道的歷史、文化、特色相協(xié)調。
實際上,近年來,這類城市美學“泥石流”已屢見不鮮。一些城市以“美化市容,規(guī)范管理”為由對街道招牌進行整齊劃一的改造,卻令街道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煙火氣,“扼殺”了城市活力。
法國城市社會學理論重要奠基人列斐伏爾曾將街道比喻為“即興的戲院”,強調“街道是流動發(fā)生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城市生活存在的根基”。海明威也曾將遍布濃郁風情街道的巴黎比作一場“流動的盛宴”。
招牌不僅起著介紹店鋪、招攬顧客的作用,它更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著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與城市美學。
當人們想到一座城市時,首先出現(xiàn)在腦海里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氣,城市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那些形形色色具有極強地方屬性的店鋪招牌,是人們理解體驗一座城市的要素。
一直以來,招牌都是中國傳統(tǒng)商業(yè)文化的載體之一。中國古代商鋪的招牌、幌子、匾額、楹聯(lián)等,充滿了濃厚的文學、書法和繪畫元素。
據考證,春秋時期就出現(xiàn)了最早的文字廣告,也出現(xiàn)了幌子、招牌等形式。酒肆茶館等常常用“幌子”來招攬顧客,有的幌子上是一串文字,有的是一幅圖,有的是一件雕塑或是一個實物,比如燒酒幌子、膏藥幌子等,構思奇特,增添了街道的個性與活力。
到了宋代,街市盛行,夜市出現(xiàn)。《東京夢華錄》就記載了豐富的夜生活場景,商鋪林立,招牌“包羅萬象”。宋代招牌廣告的使用非常普遍。招牌有橫額、豎牌和掛板等形式,廣告上有文有圖,文字寫明店鋪的名稱、性質,圖案則顯示其行業(yè)性質。
電視劇《清平樂》中展現(xiàn)的宋代夜市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招牌還是商業(yè)競爭的重要元素,承載著顧客對產品的定位和認知,也是商家傳遞品牌價值和文化的重要途徑。
但凡是經久不衰的老店都有一個特色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招牌。比如“全聚德”“六必居”“陶陶居”……每當有人提起這些熟悉的老店,其獨具特色的招牌(名稱、標志、顏色等細節(jié))就會出現(xiàn)在腦海中。
然而,近年來許多獨具文化特色、富有象征性的招牌從城市的街區(qū)中逐漸消失,被千篇一律的招牌所取代,不僅磨滅了店鋪個性化的元素,還違背了品牌傳播的規(guī)律。
走在國內許多城市,中國式的街巷之美已退回到不為人知的角落。在快速的城市建設和更新過程中,中國的街道正變得“千街一面”。
日本建筑學家蘆原義信在《街道的美學》中,試圖探尋隱藏在建筑物視覺表象之下的文化元語言,去還原城市的文化“原風景”。
某種程度上,街道招牌就是一片區(qū)域,一座城市文化元素的集中凝練。它折射出城市的“煙火氣”,是城市重要的美學標簽,蘊藏著城市文化的“原風景”:
就像日本秋葉原鱗次櫛比的店鋪招牌,早已成為其特立獨行的城市標識;就像是拉斯維加斯的霓虹招牌,成了波普藝術的靈感之源。
東京 圖片來源:攝圖網
街道招牌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構建起符號化、具有象征意義的公共空間,使公共場所具有人文意味。人們則通過招牌去解讀一座城市,探索城市的“原風景”。
大多數歐洲城市的街頭招牌秉承簡潔、小巧、精美的原則。整體而言,招牌極少看到直徑超過50厘米的字體,沒有繁瑣的花紋配飾,配色、字體、大小均張弛有度,極具設計感。而且,招牌普遍掛得很低,很少出現(xiàn)一排巨幅字牌橫亙在樓宇和天空之間,保障了城市“天際線”的簡潔整齊。
在倫敦,許多街道招牌充分考慮整體的建筑風格,小巧精致,與建筑物融為一體,不會產生“喧賓奪主”的感覺。
早在1998年,英國政府就成立了由著名建筑設計師理查德·羅杰斯領銜的“城市工作組”,制訂了國家城市設計政策框架,有效指導了城市更新進程。其中的內城再美化運動讓倫敦的公共景觀(尤其是街道招牌)明顯改善,街道與建筑本身的質感得到凸顯。
歐洲的許多歷史城區(qū)都采取招牌設計順應建筑物整體風格的原則。比如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有一條著名的老街,那里的招牌就選用古典的歐式鐵藝招牌,連麥當勞也得做出改變放棄其明亮的配色。
與歐洲不同,整體而言,日本大城市的招牌色彩濃郁,頗具設計感的作品層出不窮,讓人無須看文字就知道店鋪的經營范圍和特色。東京街道上巨大的燈箱和廣告橫幅令人眼花繚亂,早已成為許多“賽博朋克”作品的取景地。
不過,在京都這樣的歷史古城,為了保護古城風貌,當地政府不僅對招牌的大小有限制,連招牌顏色的彩度、明度也有規(guī)定。
事實上,無論是沿用服從于建筑物還是突出店鋪自身特色的設計原則,歐洲和日本的城市在考慮城市特色、定下主基調的基礎之上,給與了商家充分的自主權,去表達一座城市的街道美學,最終形成了帶有強烈地方烙印的城市文化“原風景”。
招牌所折射的遠不是單純的審美問題,它更考驗著一座城市的精細化治理水平,體現(xiàn)城市的包容度與城市更新理念。
作為城市治理和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店鋪招牌的改造應該尊重個性,彰顯個性,讓商家享有更大的自主權。城市治理者則需要承擔起制定規(guī)則和有效監(jiān)督的責任,營造出良好的消費場景,方便居民生活,保障商鋪健康發(fā)展。
“視覺外觀事實上不是城市設計的主要任務,城市系統(tǒng)設計還要處理好歷史、文化、生產、消費、技術和環(huán)境等因素與美學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居民與城市的互動關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fā)展研究院吳學夫教授認為。
因此,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到城市街道景觀的設計中成為未來的趨勢。
這要求專業(yè)人士對所在街區(qū)人文的、建筑的、社會的脈絡進行梳理,挖掘出獨特內涵,同時充分發(fā)揮商戶審美,這樣街道與街道招牌,街道與居民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早在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就提出,要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xié)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xù)性等方面的規(guī)劃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huán)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
招牌是城市的一張閃耀名片。招牌的規(guī)范管理,并不意味著要以喪失個性為代價。否則,獨特的商業(yè)文化,無從談起;充滿城市“原風景”的公共空間,無處可尋;具有高度彈性與活力的社會治理體系,也無從完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