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7 01:01:49
感悟40年改革開放探索實踐,連平這樣說道:"由于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容易做的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所以往后任務更加艱巨,攻堅克難將是未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點。"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1978年夏天連平考取華東師范大學,這一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之艦起航之年?;仡?0年前一幕幕光景,連平依然真切感受到當年人們面對未來的那份豪邁之情,"向前進!向前進!革命氣勢不可阻擋",當年響徹大江南北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歌聲仿佛依舊在胸中回響。
身為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連平,學術報國貫穿40年研究生涯,改革開放歷史進程在他的學術生命中有深刻的理性脈絡,也留下了獨特的情感體驗。
連平同時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金融40人論壇常務理事和資深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家嘴研究基地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特聘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出席黨總書記主持的專家會議,五次出席國務院總理主持的專家和企業(yè)家座談會。
親歷40年改革開放滄桑,如今已過耳順之年的連平細細回味多年來所觀所感,結合當下社會環(huán)境,囑咐當代年輕人要清晰設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底線。"能夠堅定目標,并以目標為導向;能夠堅守底線,拒絕利益誘惑,人生和事業(yè)發(fā)展的這條大船一定會穩(wěn)健揚帆。"
圖片來源:資料圖
1978年當中國正式邁上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時,連平也融入了高考的改革起點,成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年邁入大學殿堂的幸運兒。
"有幸考上了78級的大學,我是不折不扣的改革受益者。之前在農場時曾經為上大學希望渺茫而苦惱過。后來的學習、工作都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走過來的。"連平進入華東師范大學后,本科開始時學的是政治教育專業(yè),當?shù)谌陮I(yè)改革一分為三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其中的經濟學專業(yè)。
令他至今難忘的是,一位也在讀經濟學專業(yè)的小年齡同學不幸罹患了抑郁癥,就是因為改革開放后經濟理論與現(xiàn)實存在巨大差異,這位涉世不深的男生面對現(xiàn)實種種困惑無法得到解釋。
當時經濟學課程,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學校要求通讀資本論三卷,重點是學第一卷,然后還學了一點西方經濟學。"連平回憶,當年改革開放的口號剛剛提出,百廢待興,青年學生經常一起討論改革中的很多現(xiàn)實問題,但所學理論體系與現(xiàn)實狀況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最小的18歲,最大的35歲。"擱淺了十一年的高考剛剛恢復,不同年齡段的人同時進入了校門。連平同班同學之間年齡懸殊,知識水準和分析能力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看問題差異很大,"大家經常在一起討論,最后卻往往爭得面紅耳赤。一個年紀比較小但學習有很刻苦的同學老想不通這些問題,尤其是'姓資、姓社'的問題,感到十分痛苦,后來就得了抑郁癥。"連平對此至今記憶猶新??梢姼母镩_放之初人們認識上的差距很大。
本科畢業(yè)后經過一個短暫的工作過程,連平繼續(xù)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分別選擇了世界經濟專業(yè)和世界經濟專業(yè)國際金融方向。碩士生導師李述仁教授是一位研究世界經濟并成果頗豐的學者。博士生導師陳彪如教授是中國國際金融學鼻祖。經濟學家厲以寧曾評價:"陳彪如先生是我國國際金融學科的著名學者和創(chuàng)始人,是國內系統(tǒng)提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基本框架的第一人,更是國內外公認的中國國際金融教育的啟蒙者。"
說陳彪如是國內系統(tǒng)提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基本框架的第一人是有據(jù)可查的。80年代末上海便開始討論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問題,陳彪如先生對此問題發(fā)表了系統(tǒng)獨到的觀點。90年代初,華東師大經濟系開始壯大,獨立出了一個新系--國際金融系,之后連平擔任了該系的系主任。國際金融系成立后不久便承擔了一項大型研究課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和政策措施"。課題由上海市政府提出,課題實際承擔人就是陳彪如,連平作為導師陳彪如的助手是課題的執(zhí)筆者。
該項課題研究報告是有關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首次較為全面和系統(tǒng)的論證,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重視,為此后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礎。透過現(xiàn)今人們所熟知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累累碩果,依稀可以觀察到當年那份研究報告所勾勒的基本框架。正如建筑在設計師的藍圖下和建設者的參與中一點點崛起,近30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連平的研究和參與中茁壯成長。
人們印象中的連平,總是和交通銀行聯(lián)系在一起,而在進入交行之前,連平已是華東師范大學金融學教授、遠東國際金融學院院長和商學院副院長。
1998年連平進入了交通銀行,擔任了交行研究規(guī)劃部負責人。隨著改革開放深入,中國在1999年開始討論加入WTO。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yè)提出了一系列開放要求,意味著大批外資銀行將要進入,當時中國金融界稱之為"狼來了"。
受交行高管層委托,連平帶領團隊隨即研究銀行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通過研究外資銀行內部組織架構的先進經驗,結合中國銀行業(yè)和交行的實際提出了交行組織架構的改造規(guī)劃,提出要構建以客戶為中心、專業(yè)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隨后交行成立組織架構再造辦公室,連平擔任主任,負責研究探索?,F(xiàn)在看來,十幾年來銀行業(yè)的發(fā)展大方向與之前的設計基本上是吻合的,這一研究成果為整個銀行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參考。
人們熟知的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三部曲",交行走在了最前列。而交行在此之前推行的內部組織架構改造則為"三部曲"提供了重要條件。2014年后,交行啟動了新一輪的深化股份制改革,連平亦積極參與其中。
人們也常將連平和人民幣國際化聯(lián)系在一起。人民幣國際化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跨境人民幣業(yè)務首先發(fā)端于銀行業(yè),連平團隊則是最早的踐行者和推動者。2005年起,連平團隊便與國家外管局上海分局合作開展課題研究。
目前央行上海總部內設有一個跨境人民幣業(yè)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民幣國際化監(jiān)管。2005年-2006年,連平團隊與該監(jiān)管部門的前身團隊聯(lián)合對我國的新疆、廣西和朝鮮、泰國等地從事大量實地調研,聯(lián)手推出了既有深度又很務實的研究報告和實施方案,央行總行對此專門召開專家論證會。
2006年-2007年中國經濟高漲,而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則快速蔓延。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嘗試人民幣國際化。2009年秋,人民幣國際化正式起航,而首批試點銀行便是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當時跨境人民幣業(yè)務有兩個操作方案,而交行提供的方案則是其中之一的原型。
2007年之后,連平作為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其中重要內容是聚焦國家宏觀經濟金融層面,這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也最為市場熟知。需要提及的是,這其中的一系列有關金融改革開放的政策建議被高層采納,有些則事后證明完全符合改革方向和政策要求。
在2015年~2016年上半年,連平以多種方式提出建立國務院層面的金融委員會、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監(jiān)管協(xié)調的建議。2017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了建立國家金融穩(wěn)定發(fā)展委員會。2015年"8.11"匯改后,連平提出未來人民幣不宜實行一次性大幅貶值、人民幣匯率應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建議。隨后的匯率運行印證了這一建議的正確性,從參考收盤價到增加參考一籃子貨幣,再到引入逆周期調節(jié)因子,無不體現(xiàn)維持匯率穩(wěn)定的政策意圖。2015年~2016年連平提出要審慎推進資本賬戶開放,鼓勵資本流入,規(guī)范管理資本流出,2016年這方面政策逐步實施。2014年,連平提出取消商業(yè)銀行存貸比的建議。2015年6月,存貸比由監(jiān)管指標改為監(jiān)測指標。2013年下半年,連平提出銀行貸款利率波動放開限制的條件已經成熟,2014年上半年貨幣當局取消了貸款利率浮動的限制。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可以說連平是改革開放特別是金融業(yè)改革開放的深入探索者和重要親歷者,對金融改革開放有著獨到的觀察、深入的研究和前瞻的把握。
回首改革開放40年,連平感慨萬千。站在今天看歷史,40年滄桑巨變,中國經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他看來,人口如此眾多的大國,又遭遇千難險阻,改革開放能夠使經濟運行始終不脫軌,這是十分難得的。
感悟40年改革開放探索實踐,連平自身有三點體會。一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改革伊始,千頭萬緒,難以系統(tǒng)和全面地加以規(guī)劃,但有些問題明擺著不改不行,所以就先摸著石頭走過去,途中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二是以開放促改革。"由于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大量的問題直接通過改革推不動,而開放則可以借來外力,加以推進。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三是先易后難。"由于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容易做的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所以往后任務更加艱巨,攻堅克難將是未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點。"
連平指出,正是因為過去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借用外力和先易后難,未來的改革開放就必須更多地關注頂層設計,系統(tǒng)推進。40年來我國在創(chuàng)新和完善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接下來要進一步通過改革開放,構建和完善作為現(xiàn)代文明國家所應有的各項制度,包括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和環(huán)境管理體系等等。
未來改革需要更加關注人的素質的提高。不僅要培育一大批能夠適應現(xiàn)代化經濟的高水平專業(yè)人才,還要教育和引導全體人民提高文明水準和道德素養(yǎng)。由高水準人才進一步設計更加完善的制度,又通過完善的制度更好地提升民眾素質,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和相輔相成。這是我國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最為重要的基礎。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連平結合當下社會環(huán)境與自身感悟,真誠寄語三點,以啟迪當代年輕人:首先要成為真正意義上完善的人,始終持一顆寬容淡定和堅強豁達的心,爾后才是成為具有較高素質的職業(yè)人。正如《資治通鑒·周紀》上所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其次要篤信"天道酬勤",保持勤奮本色,時刻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再就是要堅守價值底線,恪守清正原則,尤其是在利益面前要能拒絕誘惑。唯有如此人生和事業(yè)的航船才會穩(wěn)健揚帆。唐代劉禹錫詩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但愿新時代的年輕人猶如"千帆"競發(fā),永葆"萬木春",圓好"中國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