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2 00:03:5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陸慧婧 每經編輯 肖鴻月
每經記者 陸慧婧 每經編輯 肖鴻月
近日,監(jiān)管層發(fā)布的最新一期《機構監(jiān)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規(guī)定,對于超期未募集基金產品,允許基金管理人自行選擇是否延期募集。延期募集的,應當及時提出延期募集備案申請;不再延期募集的,應當作出相關專項承諾,后續(xù)不再啟動超期未募集產品的發(fā)行。
多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基金超期未募本是不得已之事,當下市場行情欠佳,對于基金延長募集信心不足,因此手中的超期未募基金多數選擇直接注銷。
注銷超期未募基金批文
隨著監(jiān)管層的政策調整,持續(xù)數月的基金“去殼運動”終于接近尾聲。近日,《通報》進一步完善對超期未募集基金產品的監(jiān)管安排:對于超期未募集基金產品,允許基金管理人自行選擇是否延期募集。同時規(guī)定,基金管理人應當于6月5日前提交產品處理方案說明及相關材料。今后,基金管理人出現《通報》規(guī)定情形的基金產品達到2只及以上的,自該情形發(fā)生之日起至相關情形消除前,上報的所有基金產品均適用6個月的注冊審查期限。
那么究竟選擇注銷還是延期募集?在對超期未募基金的最后抉擇上,多數基金公司人士持謹慎態(tài)度?!按蠖鄶祷鸸緯x擇注銷超期未募基金?!鄙虾D郴鸸井a品部人士判斷,延期募集須向監(jiān)管層說明基金公司打算何月發(fā)行,目前市場行情欠佳,基金難發(fā),為了避免再踩紅線,不如先注銷,待市場好轉再上報新基金。
“公司將超期未募的基金全部注銷”,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超期未募已說明該基金推向市場非常困難,延期募集也難改發(fā)行困局,注銷超期未募基金是更現實的選擇。
在被注銷基金的產品類型上,多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此前委外定制的純債基金、打新基金以及受政策影響的定增基金,多被歸在其中。
不過,盡管所在基金公司超期未募的產品超過60%紅線,考慮到這類產品絕對數量不多,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并未注銷旗下超期未募基金?!拔覀児境谖茨嫉幕鸨壤m然超過60%警戒線,但是超期未募的基金只有兩只,同時這也是公司僅有的兩只批而未發(fā)的基金。”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此前考慮到債券市場表現欠佳,打算注銷其中一只投資信用債的基金,但考慮到未發(fā)基金并不多,最后決定兩只超期未募基金全部延期募集?!?/p>
與此同時,有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也反饋目前政策仍存空白點?!俺谖茨嫉漠a品多是去年發(fā)行,那批產品可以一次性注銷;而今年以來獲批的基金還未超期,但這批基金中,部分是給委外基金定制的殼,這部分殼資源已經不符合市場需求,募集非常困難,一旦發(fā)不出去,又會踩到新規(guī)規(guī)定的2只及以上的警戒線?!鄙鲜霰本┗鸸井a品部人士如此描述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擔心比較優(yōu)勢消失
超期未募基金一次性去庫存,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擔憂此前的比較優(yōu)勢隨之消失。
今年3月,監(jiān)管層下發(fā)通知要求,自2017年1月起,對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產品數量達到或超過已批復未募集基金產品總數60%的基金管理人,在產品申報上將受限;基金公司若想繼續(xù)申報產品,需通過現場檢查,一個月內可以申報一只新募集基金產品的注冊申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述可以選擇注銷超期未募基金的新政,是某超過60%警戒線的華南大型基金公司向監(jiān)管層建言的。
“基金公司彼此間都是競爭關系,此前超期未募基金超過60%的基金公司業(yè)務受限,其余未超60%紅線的基金公司存在比較優(yōu)勢,現在60%紅線取消,也意味著比較優(yōu)勢消失了。”華南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如此比喻。
不過,多數基金公司人士并不是特別看重比較優(yōu)勢這一說法?!按笮突鸸臼诸^的基金批文原本就不少,超期未募基金超過60%上限不能上報新產品,更多是對FOF這類創(chuàng)新業(yè)務有影響。而股票、債券等常規(guī)產品之前就有儲備,因此并不會影響到上述公司的全部業(yè)務?!鄙虾D持行突鸸井a品部人士稱。
“此次新規(guī)調整,可以說是給基金公司一次糾錯的機會?!鄙虾A硪晃换鸸井a品部人士認為,繼續(xù)讓基金公司根據60%警戒線去庫存,找?guī)兔Y金把已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勉強成立,幫忙資金撤離后再清盤,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華南另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新規(guī)更大的意義是扭轉基金公司未來的產品發(fā)行思路,由以往囤積基金殼資源等待市場行情,未來將變成根據市場需求,按需上報新基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