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6 01:01:5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凡 每經編輯 文多
每經記者 吳凡 蘇州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文多
一年多的時間里,揚子新材(002652. SH)籌劃了六次跨界資產重組,最終卻均以失敗告終。
不同于一些因為主營業(yè)務不振、業(yè)績持續(xù)低迷而尋求跨界重組的上市公司,揚子新材近年的業(yè)績是在穩(wěn)步提升,2013年~2016年,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約為:0.36億元、0.37億元(按2014年年度審計報告)、0.41億元及0.81億元。
那么,為何揚子新材會在業(yè)績實現較好的情況下,兩度作出跨界“賣殼”的舉動?公司未來是否會繼續(xù)尋求跨界資產重組?
帶著上述問題,5月24日,于2017年臨時股東大會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公司所在地——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潘陽工業(yè)園春風路88號,同時采訪了公司實控人胡衛(wèi)林、董秘金躍國。
董秘:重組非刻意追求熱點
記者梳理發(fā)現,揚子新材的跨界資產重組之路始于2015年7月8日。
彼時,揚子新材開始籌劃第一起跨界重組事項,但約兩周時間后,公司便決定終止此次收購事項。據公告顯示,標的資產為國內某LED行業(yè)企業(yè)部分股權。
此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揚子新材又先后籌劃跨界進軍節(jié)能環(huán)保、生物醫(yī)藥、手游、汽車、教育等多個熱門行業(yè),其中還包括兩次“賣殼”,不過均以失敗告終。
其中,在去年9月,揚子新材宣布擬“賣殼”上海永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達汽車”)無果后,公司又在當年12月“火速”尋找到了新三板掛牌的“買家”華圖教育。與前次擬收購永達汽車方式不同,公司是采用“換股吸收合并”而非“定增”的方式去擬收購華圖教育100%股權,該收購方式頗受外界質疑。
在5月2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揚子新材董秘金躍國解釋了公司采用“換股吸收合并”方式的原因,“因為華圖教育是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yè),華圖教育的股權比較分散,股東超過了200人,且結構比較復雜”,金躍國表示:“如果用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去實施借殼,就很難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所以最后由中介機構和交易雙方共同商討,覺得換股吸收合并這種方式比較恰當?!?/p>
盡管公司選用了自認為合適的方式收購,但在今年5月8日,因與華圖教育股東未能就業(yè)績補償事宜達成一致,揚子新材還是決定終止與華圖教育的重大重組,對于揚子新材而言,這是公司一年多的時間里,第六次跨界資產重組折戟。
值得注意的是,揚子新材近年擬跨界重組的標的資產,多為市場熱捧的行業(yè),對此,金躍國則表示,公司并非在刻意追求市場熱點,“某個時候這個項目契合了我們在某個時點的某個需求,那么我們會去判斷這個標的是否符合國家發(fā)展的正確導向,是否符合市場預期”,金躍國稱:“不是說先有熱點我們去找標的,而是找到標的,它正好符合熱點,那我們可能會去商談意向。”
實控人解答為何“賣殼”
雖然揚子新材的跨界資產重組之路走得并不順暢,但是公司的業(yè)績卻未受到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近年公司的凈利潤在逐步上升,2013年~2016年,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按2014年年度審計報告)、0.41億元及0.81億元。
“也有不少人問我,胡總,公司本身業(yè)績還蠻好的,為什么要借殼給其他公司?”揚子新材實控人胡衛(wèi)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如果能夠重組成功,上市公司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p>
金躍國也向記者表示,公司初衷有兩個:一個是要始終把自己的主業(yè)做好,這是基礎;另一個是在這基礎上面是要去給投資者創(chuàng)造更多的收益。
目前,在揚子新材主業(yè)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新永豐鋼業(yè)有限公司、俄羅斯聯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新材”),均為公司主營業(yè)務的業(yè)績增長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其中,揚子新材的境外子公司聯合新材去年交出了凈利潤為1.19億元的“成績單”。對此,胡衛(wèi)林表示,“俄羅斯的市場是非常好,他們的市場相當于中國10多年前有機涂層的市場,市場非常廣闊,我們在那邊全面消化俄羅斯本地(市場),目前產品也是供不應求的?!?/p>
盡管公司的主營業(yè)績發(fā)展不錯,但是有了公司前述幾次資產重組的經歷,外界最關心的還是公司未來是否有重組的計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揚子新材在5月8日發(fā)布的公告里承諾,自公告發(fā)布之日起至少兩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告里亦提及,在未來,公司將在做好主營業(yè)務的基礎上,會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
不過,金躍國向記者表示,“目前沒有重組的想法,公司會回顧此前并購歷程,深入思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