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3 02:10:35
滬指7月下跌14.34%,這一跌幅在A股史上并不多見。從歷史走勢看,滬指某一月出現(xiàn)逾10%的跌幅之后,次月走勢有望反彈,至少是跌幅收窄。
每經編輯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上周(7月27日~31日),投資者對A股二次探底的擔憂揮之不去:7月27日(周一)滬指重挫8.48%,收于3725.56點,隨后雖有弱勢反彈,但7月31日(周五)滬指再跌1.13%,收于3663.73點?!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剑跍?月大跌14.34%創(chuàng)近6年紀錄的背后,A股融資余額7月24日~30日連續(xù)5個交易日下降,似乎開啟了6月大跌以來的第二波降杠桿潮。
融資余額5天蒸發(fā)875億
如果說6月的下跌是對杠桿的清理以及前期漲幅過大的技術性修復,那么,剛剛過去的7月似乎只是一場救市戰(zhàn)役的序幕。
7月4日,從證監(jiān)會召集21家券商開會形成救市方案,到公安部副部長帶隊到證監(jiān)會排查惡意賣空線索;從公募私募發(fā)表不做空A股的聲明,到中金所限制期指日交易量;從上市公司集體發(fā)布增持公告,到國資委發(fā)布央企穩(wěn)定股市承諾——A股監(jiān)管層和市場重要參與者都表達了救市、護市決心。不過,“國家隊”救市與管理層清理融資盤令A股7月上旬出現(xiàn)極端行情,很多個股要么跌停、要么漲停,令投資者難以適應。
7月中下旬,滬指真正進入超跌反彈,但好景不長,隨著上周的快速下跌,7月最終以全月下跌14.34%告終,創(chuàng)出近6年的最大單月跌幅,滬指月K線二連陰?!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剑榠FinD數(shù)據(jù)顯示,7月24日~7月30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從1.4544萬億元降至1.3679萬億元,5個交易日融資余額減少875.25億元,融資余額環(huán)比增速連續(xù)5天為負。
此前的6月19日~7月19日,A股融資余額從2.2611萬億元猛降至1.4380萬億元,融資余額環(huán)比增速連續(xù)14個交易日為負。但從7月10日~23日,A股融資余額環(huán)比增速漲跌互見,直到7月24日~30日,才首度出現(xiàn)融資余額環(huán)比增速連續(xù)5天為負的情況。
大盤寬幅震蕩,市場運行波譎云詭,但融資盤龍虎榜卻能揭示出嗅覺靈敏的資金的最新狙擊對象。關注微信公眾號“添升寶”(you-daydayup)就可在每日開盤前獲悉融資客偏愛的個股,上周五榜單斬獲包括九陽股份在內的3只漲停股。
月跌超10%次月企穩(wěn)概率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滬指7月下跌14.34%,這一跌幅在A股史上并不多見。從歷史走勢看,滬指某一月出現(xiàn)逾10%的跌幅之后,次月走勢有望反彈,至少是跌幅收窄。
以2007年滬指見頂6124點、2008年轉為熊市的表現(xiàn)來看,2007年11月~2008年10月,滬指有6個月單月跌幅超10%,次月不是反彈就是跌幅縮窄。
如2007年11月,中石油上市的下跌成為不少投資者市場至今的痛,當月滬指重挫18.19%,標志牛市轉向,但12月滬指反彈8%。
2008年1月、3月和6月,滬指單月分別下跌16.69%、20.14%和20.31%,但在當年2月、4月和7月,滬指的表現(xiàn)分別為下跌0.8%、上漲6.35%和上漲1.45%。
2008年10月滬指重挫24.63%,11月反彈8.24%,標志2008年無休止下跌結束。
2009年,滬指上漲半年后再遇大跌:當年8月滬指重挫21.81%,宣告牛市結束,但9月滬指反彈4.19%。
最近一次滬指單月跌逾10%的情況發(fā)生在2013年6月,當時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令股指在6月中下旬大幅回落,滬指該月跌幅達13.97%,但7月小幅反彈0.74%。
消息面現(xiàn)多個利好
自2015年8月1日起,滬、深交易所和中登公司將調低A股交易結算相關收費標準。其中,滬、深證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經手費由按成交金額0.0696‰雙邊收取調整為按成交金額0.0487‰雙邊收取,降幅為30%;中登公司收取的A股交易過戶費由目前滬市按成交面值0.3‰雙向收取、深市按照成交金額0.0255‰雙向收取,一律調整為按照成交金額0.02‰雙向收取。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上述兩項收費不如降低印花稅對市場的利好更大,但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的態(tài)度終究是個偏正面的消息。同時,我國成功取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在未來將帶動京冀兩地經濟發(fā)展,也對A股體育板塊形成利好。加之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傳遞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信號以及“十三五”規(guī)劃草案已完成,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可以說,進入8月后A股仍然面臨偏暖的政策面。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操作上,由于目前投資者信心仍顯不足,短期內市場不確定性較強,即便反彈行情,或也只是結構性行情,因此仍要謹慎對待,并適當控制倉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