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0-30 08:57:28
在上輪逆回購暫停近半月后,月末最后一周,央行以特殊的方式意外重啟了7天逆回購:操作量略增至130億,但利率卻較重啟前走高20個基點至4.10%。這也令本周公開市場重返凈投放,結束了連續(xù)兩周的凈回籠。
深究:資金面緣何如此脆弱?
自6月底“錢荒”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一直較為脆弱,稍有風吹草動,資金價格波動就較為劇烈。繼季末9月資金面緊張后,在10月流動性的良好預期中,10月23日左右,受財政繳款影響,資金價格突然跳漲,7天回購最高單日上漲70個基點。
表面上看,財政存款上繳和公開市場“零操作”是此輪資金面驟緊的主因,但實則,這些因素都為短期因素,尤其是財政存款上繳,更是可預期到,那么,流動性如此脆弱的根本原因何在?
有分析認為,除了目前地方政府借新還舊導致的剛性支付,令銀行可用資金捉襟見肘等原因外,貨幣市場的預期管理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魯政委昨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流動性脆弱的一個關鍵原因在于,貨幣市場缺乏一個重要的“錨”,即缺乏一個央行對貨幣市場的政策指標利率,而這恰是央行預期管理的關鍵一環(huán)。
“當下,正值中國快速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但當貨幣政策明顯變化時,整個貨幣市場處于"無錨"狀態(tài),這令利率波動很大。”魯政委指出,建議央行可以參考歐洲央行做法,如承諾一個7天正、逆回購利率,形成一個利率上下限“走廊”,當貨幣市場利率顯著高于該利率時就“放水”,低于該利率時就“抽水”。
魯政委表示,其意義不僅可以保持貨幣市場利率的穩(wěn)定,同時可打破我國貨幣市場的寡頭壟斷的格局,令“一旦某大行流動性枯竭,其謹慎情緒就會迅速傳導至整個市場,反而加劇市場的緊張”的局面大幅改觀。
未來:操作周期趨短更靈活精細
事實上,從以往公開市場操作來看,正、逆回購操作通常交替開展,每輪周期也往往較長。從去年6月至今年2月,央行持續(xù)開展逆回購操作;而從今年2月至6月上旬,則開展了新一輪正回購,并適度發(fā)行3月央票;而從7月底至10月15日,則重啟本輪逆回購,同時續(xù)作央票開展“鎖長放短”操作。
本周,包括中信證券在內的多數(shù)市場人士預計,出于貨幣政策連續(xù)性的考慮,央行短期內重啟逆回購的概率不高,但昨日逆回購時隔半月后重啟,則超出市場預期,預示著未來公開市場的調控更加精準,周期也趨短。
“央行非常在意M2是否達標,我們預計10月份M2增速將比9月更高,達到14.7%,遠遠高于13%的目標,在經(jīng)濟復蘇和通脹抬頭形勢下,要讓M2增速回到目標水平,就要視外匯占款量來對沖。”魯政委告訴記者,但外匯占款的流入時點不清楚,若對沖節(jié)奏把握不好,容易導致出現(xiàn)階段性流動性緊張。
面對9月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達2682億元,創(chuàng)下5個月來的新高,逆回購雖意外重啟,但市場對未來公開市場的回籠預期并未減弱。
魯政委表示,對于下一階段,鑒于外匯占款整體為正,目前逆回購只為緩解波段性緊張,待緊張局勢緩解后,有可能再轉回到正回購周期,預計11-12月央行開展正回購可能性仍將很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