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中國“60后”到“90后”:如何花第一份工資

新華網 2013-08-01 15:28:10

 如何來花辛辛苦苦賺來的第一個月工資,不同的人和不同年代的人都有自己“小九九”。記者近日采訪了“60后”到“90后”,聆聽他們講述自己如何花第一份工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新華網長春8月1日電 如何來花辛辛苦苦賺來的第一個月工資,不同的人和不同年代的人都有自己“小九九”。記者近日采訪了“60后”到“90后”,聆聽他們講述自己如何花第一份工資。

“60后”:工資是用來“補貼家用”

“我們那個年代,掙的錢都不夠花,哪像現在的人,還能請吃飯,買東西?”對于“60后”來說,找工作雖然容易,但是賺錢卻沒那么簡單。

“60后”上班的時期是80年代,那個時候的人們有著一個“養(yǎng)家糊口”的傳統(tǒng)觀念,每個家庭至少有2個孩子,多的可以達到七八個孩子,那時的工作賺的工資不是用來賺錢,而是用來“補貼家用”,有時甚至還不夠,需要借。

63年生人張晴說:“1981年的時候,我在企業(yè)上班,第一個月的工資只有18元,當時花了6元錢請同事和同學吃飯,由于家里條件不好,剩下的錢都交給了家里。”

在“60后”生活的環(huán)境中,許多東西并不是用錢買的,而是像“糧票”“布票”等各種票子,由于票子少,年齡小的穿哥哥姐姐穿過的衣服,一個家庭的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所以錢對于60后來說,是家里的“集體財產”。

“70后”:工資分配不再那么單一

對于“70后”來說,這種集體觀念已經漸漸變淡了,雖然大環(huán)境依舊苦,但是并不如“60后”體會的深刻,因此,大多數人拿到工資的時候覺得辛苦有了回報,想好好犒勞自己的心情占據了一大部分。

1975年出生的劉易說:“我是99年工作的,那個時候開了700元錢,300給了父母,剩下的400和妻子平分當零花了。我身邊有些哥們全都用來請吃飯了。”

“70后”的人奮斗的年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一段時期,生活條件的“分水嶺”也逐漸加深,因此對第一份工資的使用情況也不像“60后”那么單一。

“我當時拿到工資就是覺得挺激動的,我都用來買衣服和吃飯了。”1979年出生的楊麗不好意思地笑道,“那個時候也沒想到攢錢呢,家里條件還可以,也不用我的錢。”

“80后”、“90后”:工資用途多

而到了如今的“80后”、“90后”,對于錢的定義也不像當初那么簡單,它的使用范圍不僅變得廣泛,使用定義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孫乾粟是一個“90后”,剛剛參加工作。他說:“第一個月工資準備分三份,第一份給父母買點小禮物,第二份給自己買衣服,犒勞下自己,第三份會用來社交,人際關系也很重要。我認為第一個月的工資很有意義,也要做點有意義的事,以后也會一直有計劃地去支配。”

嚴成明也是“90后”,作為通訊行業(yè)員工,每月工資3000多元。他說:“第一個月的工資都給家里了,因為通勤,所以也沒給自己留點,只想孝敬下父母,證明自己長大了,不用再向家里要錢了,以后的工資支配是,自己留500其余的還是給父母”。

一位在北京從事證券行業(yè)的“80后”研究員唐偉說:“我第一個月的工資除了請父母吃飯,其余都用來還信用卡了。上班得買衣服吧,平時還得請朋友吃飯什么的。”

“北京還有好多工資很低的剛畢業(yè)的‘80后’‘90后’,他們的工資只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尤其是第一個月工資以及剛參加工作這些年的工資,想給家里寄點兒錢都沒有機會,第一個月工資沒花呢就沒了,原來都交房租和水電費了。正所謂,白領即‘白領’工資。”北京某央企員工文心蘭說。

唐偉表示,對于“80后”“90后”來說,工作之后就不能再花父母的錢,用工資養(yǎng)活自己是一個有了工作的人的一種態(tài)度。象征著自己已經長大,能夠獨立了。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8/01/c_116773855.htm

責編 陳小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