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周俊生:王亞偉為什么不能成為“巴菲特”?

2012-05-08 02:00:31

華夏基金7日連發(fā)3個公告,王牌經理王亞偉離職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公告稱,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因為個人原因于5月4日離任。分析認為,王亞偉離職一事對于整個基金行業(yè)確實是一個損失,但這波“小震蕩”不會影響整個基金行業(yè)。從長遠來說,基金依靠行業(yè)英雄的時代或將結束,真正引領基金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體系和制度創(chuàng)新。

周俊生

紛傳一時的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辭職的消息,終于在5月7日得到確認。華夏基金就王亞偉離職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王亞偉坦言離職的原因是因為來自多方的壓力較大,因此他想休息一段時間。

王亞偉的離職在資本市場上成為一個大新聞,引起財經媒體連篇累牘的追逐,可見他已經是一個不一般的人物。如今,基金經理離職、跳槽已經司空見慣,但他原先就職的華夏基金愿意為他專門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這也可見其離職的新聞效應有多么大。王亞偉顯然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基金經理的職業(yè)定義,而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正處于事業(yè)巔峰期的基金經理,卻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深深地感到了疲倦,“需要休息”。有意思的是,就在華夏基金為王亞偉離職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的前兩天,大洋彼岸的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出席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他不僅在長達6個小時的問答中妙語連珠,還為到場的投資者唱了一曲鄉(xiāng)村音樂。要知道,此時的巴菲特,已是超過80歲的老人,而且市場風傳他身患癌癥。而此刻正被疲倦所折磨的王亞偉,還剛剛超過40歲,是風華正茂的年齡。

是什么原因讓王亞偉產生了“需要休息”的想法?王亞偉在發(fā)布會上透露了他的一點心跡。他說,主要是因為多年來外界關注度太高,壓力太大。他說:“我現(xiàn)在買一只股票,都會想想散戶會不會盲目跟從,會不會導致他們的風險太高,這掣肘了我的投資決策,也是我這幾年中面對的最大的投資困境,是我離開的最主要原因?!?/p>

王亞偉作為一個“明星經理”,在市場上產生跟風效應,這其實是很正常的。說起影響力,王亞偉自然遠不如巴菲特,巴菲特打一個噴嚏,其影響都會超越美國本土,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的動蕩。但是,巴菲特從來沒有因此而感到壓力,他甚至樂此不疲。其實,對于一個成功的投資家來說,大量散戶的“盲目跟從”正是他們成功的先決條件。巴菲特絕不會因為有大量散戶跟風而感到壓力,他甚至樂意向他們演唱鄉(xiāng)村歌曲。對王亞偉來說也應該是這樣,沒有散戶的跟風,他的操盤業(yè)績很難像現(xiàn)在這樣讓人艷羨。因此,王亞偉說的壓力,如果不是假惺惺,至少也是言不由衷,我們必須給他找出另外的原因。

眾所周知,讓王亞偉在市場上“揚名立萬”的,是他在資產重組股上的成功布局,他多次精準潛伏重組股,其中有很多是“披星戴帽”的虧損股,由此獲得巨額收益。以*ST昌河為例,2009年一季度王亞偉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買入該股,以601萬股和300萬股分列該公司的第二、第三大流通股股東。*ST昌河因連續(xù)3年虧損,2009年4月10日停牌,于2010年9月20日完成重組復牌,當日便大漲168.82%,之后又連續(xù)4個交易日漲停。而王亞偉的買入成本價為6元左右,經過18個月的等待后,收益翻了好幾倍。2010年三季度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再度加倉*ST昌河,直到2010年四季度開始減持,在此期間,*ST昌河的股價又累計上漲了282.85%。

但是,王亞偉在重組股上的一系列投資成功案例,卻與監(jiān)管部門近期倡導的對藍籌股的投資格格不入。最近有報道稱,王亞偉在管理部門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對銀行股的投資表示了否定意見,遭到痛斥。盡管王亞偉對此已作出了否認,但是,他的投資風格與管理部門的要求不能合拍卻已是事實。很顯然,王亞偉不愿意投資藍籌股,他仍舊迷戀于他所稱的重組股投資三原則——公開信息、合理推測、組合投資。但是,王亞偉的壓力隨之而來,他只有以離職休息來解脫這種壓力。而王亞偉所承受的壓力,卻是巴菲特所不曾領教過的。因為沒有這種壓力,巴菲特可以越活越年輕,而王亞偉卻在壓力之下顯得老氣橫秋。正是這種壓力的區(qū)別,使王亞偉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其實,不管是巴菲特所提倡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王亞偉實踐的對重組股的潛伏投資,都是他們針對特定的市場摸索出被證明為成功的操作經驗。而當管理部門站到市場前臺公開喊話,對某一類股票表態(tài)時,實際上已經產生了以權力來代替市場的問題,形形色色的“巴菲特”就只能聽命于權力,市場必然會被影響。自然,王亞偉也只能止步于目前的位置,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華夏基金7日連發(fā)3個公告,王牌經理王亞偉離職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公告稱,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因為個人原因于5月4日離任。分析認為,王亞偉離職一事對于整個基金行業(yè)確實是一個損失,但這波“小震蕩”不會影響整個基金行業(yè)。從長遠來說,基金依靠行業(yè)英雄的時代或將結束,真正引領基金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體系和制度創(chuàng)新。 周俊生 紛傳一時的華夏基金副總經理王亞偉辭職的消息,終于在5月7日得到確認。華夏基金就王亞偉離職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王亞偉坦言離職的原因是因為來自多方的壓力較大,因此他想休息一段時間。 王亞偉的離職在資本市場上成為一個大新聞,引起財經媒體連篇累牘的追逐,可見他已經是一個不一般的人物。如今,基金經理離職、跳槽已經司空見慣,但他原先就職的華夏基金愿意為他專門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這也可見其離職的新聞效應有多么大。王亞偉顯然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基金經理的職業(yè)定義,而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正處于事業(yè)巔峰期的基金經理,卻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深深地感到了疲倦,“需要休息”。有意思的是,就在華夏基金為王亞偉離職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的前兩天,大洋彼岸的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出席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大會,他不僅在長達6個小時的問答中妙語連珠,還為到場的投資者唱了一曲鄉(xiāng)村音樂。要知道,此時的巴菲特,已是超過80歲的老人,而且市場風傳他身患癌癥。而此刻正被疲倦所折磨的王亞偉,還剛剛超過40歲,是風華正茂的年齡。 是什么原因讓王亞偉產生了“需要休息”的想法?王亞偉在發(fā)布會上透露了他的一點心跡。他說,主要是因為多年來外界關注度太高,壓力太大。他說:“我現(xiàn)在買一只股票,都會想想散戶會不會盲目跟從,會不會導致他們的風險太高,這掣肘了我的投資決策,也是我這幾年中面對的最大的投資困境,是我離開的最主要原因。” 王亞偉作為一個“明星經理”,在市場上產生跟風效應,這其實是很正常的。說起影響力,王亞偉自然遠不如巴菲特,巴菲特打一個噴嚏,其影響都會超越美國本土,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的動蕩。但是,巴菲特從來沒有因此而感到壓力,他甚至樂此不疲。其實,對于一個成功的投資家來說,大量散戶的“盲目跟從”正是他們成功的先決條件。巴菲特絕不會因為有大量散戶跟風而感到壓力,他甚至樂意向他們演唱鄉(xiāng)村歌曲。對王亞偉來說也應該是這樣,沒有散戶的跟風,他的操盤業(yè)績很難像現(xiàn)在這樣讓人艷羨。因此,王亞偉說的壓力,如果不是假惺惺,至少也是言不由衷,我們必須給他找出另外的原因。 眾所周知,讓王亞偉在市場上“揚名立萬”的,是他在資產重組股上的成功布局,他多次精準潛伏重組股,其中有很多是“披星戴帽”的虧損股,由此獲得巨額收益。以*ST昌河為例,2009年一季度王亞偉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買入該股,以601萬股和300萬股分列該公司的第二、第三大流通股股東。*ST昌河因連續(xù)3年虧損,2009年4月10日停牌,于2010年9月20日完成重組復牌,當日便大漲168.82%,之后又連續(xù)4個交易日漲停。而王亞偉的買入成本價為6元左右,經過18個月的等待后,收益翻了好幾倍。2010年三季度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再度加倉*ST昌河,直到2010年四季度開始減持,在此期間,*ST昌河的股價又累計上漲了282.85%。 但是,王亞偉在重組股上的一系列投資成功案例,卻與監(jiān)管部門近期倡導的對藍籌股的投資格格不入。最近有報道稱,王亞偉在管理部門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對銀行股的投資表示了否定意見,遭到痛斥。盡管王亞偉對此已作出了否認,但是,他的投資風格與管理部門的要求不能合拍卻已是事實。很顯然,王亞偉不愿意投資藍籌股,他仍舊迷戀于他所稱的重組股投資三原則——公開信息、合理推測、組合投資。但是,王亞偉的壓力隨之而來,他只有以離職休息來解脫這種壓力。而王亞偉所承受的壓力,卻是巴菲特所不曾領教過的。因為沒有這種壓力,巴菲特可以越活越年輕,而王亞偉卻在壓力之下顯得老氣橫秋。正是這種壓力的區(qū)別,使王亞偉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其實,不管是巴菲特所提倡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王亞偉實踐的對重組股的潛伏投資,都是他們針對特定的市場摸索出被證明為成功的操作經驗。而當管理部門站到市場前臺公開喊話,對某一類股票表態(tài)時,實際上已經產生了以權力來代替市場的問題,形形色色的“巴菲特”就只能聽命于權力,市場必然會被影響。自然,王亞偉也只能止步于目前的位置,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無錫:15152247316廣州:020-89660257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