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虧損也要接單 浙江部分民營船企兼職跑運輸

2012-02-23 01:23:0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戴榆 發(fā)自浙江臺州    

每經記者 戴榆 發(fā)自浙江臺州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調查,浙江民營造船業(yè)中,部分船企因不堪虧損不得不選擇離岸退市。但記者了解到,也有部分船企在虧損之下仍在堅守“陣地”,以期熬過寒冷的航運冬天。一些本就不盈利的船企,為了保住公司的運營及團隊,即使虧損也接單造船。

他們的求生方法有三種,一是忍受虧本,繼續(xù)造船等待景氣再來;二是迫于生存的壓力,將賣不出的船舶兼做運營,以期獲得收益;第三種,則是在行業(yè)不景氣及競爭惡化的情況下,專業(yè)化、高技術含量的造船企業(yè)尚保持自己的一片 “自留地”。記者調查了解到,部分專業(yè)從事油船及工程船的部分企業(yè)目前仍陸續(xù)有新的訂單。

維持企業(yè)運作 虧損也得造

由于不堪經營壓力,部分船老板不得不關廠退市或者拆船改行。不過,大部分浙江民營造船企業(yè)依舊堅守“陣地”,甚至有些企業(yè)明知接單將導致虧損,為了保住企業(yè)的正常運作仍接單造船。

“虧本還是要接單,廠里這批工人還是得養(yǎng)著,人才還是得留住”,浙江臺州某造船企業(yè)老板對記者表示,為保持公司正常運作,保留整個團隊,哪怕是虧了也還要繼續(xù)造船。

“造船本身就是具有波浪期的市場,有高峰有低谷,有些企業(yè)在前幾年掙了些錢,現在用于應付眼下不佳的市場。”浙江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陳達西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的形勢很嚴峻,但誰也不清楚未來的發(fā)展情況。這些企業(yè)為了以后的生存必須保持正常運作,留住技術人才與管理團隊,以期待熬過這個“寒冬”。

“如今有這種情況:船東找船廠報價,有些船廠為了接到船就拼命壓價,現在已經有些惡性競爭的味道了”,臺州某造船企業(yè)老板告訴記者,“報價低得我們都不敢想象,接這個單子本身就是虧本的,居然有些人敢接,我就奇怪了。”

對此,臺州椒江區(qū)造船業(yè)商會常務副會長潘海偉指出,其實惡性壓價沒有必要,而實際上有些船廠造了一半造不下去了,不得不繼續(xù)跟船東加價,給雙方及整個市場都造成很大壓力。

造船企業(yè)邁入運輸市場

虧本的買賣的確讓人不好受,部分造船企業(yè)在保障船廠運作的情況下,已利用自己手頭自有船舶的優(yōu)勢轉戰(zhàn)運輸市場。不過,這讓本就競爭激烈的內河及沿海運輸市場更多了幾分硝煙彌漫。

樂清市江南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國強表示,公司準備將2.8萬噸的散貨船用作運營,接下來船廠考慮向油船運輸方面發(fā)展,如果有充足的貨源,可以保持相對的盈利。

浙江七里港船業(yè)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中華也向記者坦言,該公司自2011年5月至今尚沒有新的訂單,實際上有訂單也不敢接,接了就是虧損。如今船廠在造的1.67萬噸的1艘散貨船因為沒有人要,準備于4月份替換原來小的船舶投入自我運輸,希望以此獲得部分盈利。

“目前1萬噸船是跑一趟虧一趟,但是又不能停,否則船員都散了”,楊中華告訴記者,“運價這么低,成本這么高,小船現在跑運輸根本掙不了錢,希望公司的1.67萬噸船能盡快替換上去,能獲得微薄的盈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2008年從營口到溫州煤的運價是150元/噸,現在還不到40元/噸。”楊中華給記者算了筆賬,“但是現在油價在漲,船員的工資也在漲,船長2008年月薪是2萬元左右,如今已漲至4.2萬元。船上20多個人員,工資都上漲很多。此外還有港口費用、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

胡國強更告訴記者,現在除3萬~4萬噸級別的散貨船可以保持相對較好的盈利,兩萬噸以下的船舶很少能掙到什么錢。據他介紹,只有這種類型的船舶運輸成本可以控制在26元~27元/噸的最低數據,大部分船舶,尤其是2萬噸以下的小船,成本都會達到每噸30多元,甚至40元以上。

“我們準備替換的1.67萬噸船,同樣的人員配備,油價成本也高不到多少,但是可以多6000多噸的運力,這才有一點微利。”楊中華也表示,目前3萬~4萬噸的船舶,因為運輸總量提高,可以保持相對高的收益。

此外,胡國強坦言,因為目前國際市場的不景氣,國內的幾家大的航運公司也開始轉入國內運輸了。

專業(yè)化、高技術船企有競爭力

接單造船虧本,市場競爭下造船企業(yè)兼做運輸也只能是舉步維艱,不過記者發(fā)現,在浙江造船行業(yè)中一些從事專業(yè)化以及高科技與高附加值船舶的企業(yè)尚能保持著自己的一片“自留地”。

“有幾個閥門存在3毫米誤差?4月1日就下水試航了,馬上動手整改。”中午12點,剛從食堂吃完午飯的李欠飛還沒坐下,辦公室就迎來了一批船東方面派出的驗收人員。

作為臺州當地專業(yè)從事油船建造的一家造船公司的董事長,李欠飛對于船東方驗收人員提出的要求悉數接受,會議開完之后他立即要求公司技術人員按照對方提出的技術要求改善。

“對方技術人員很專業(yè),有多年的技術經驗,我對他們比較放心,提出的要求的確值得重視”,李欠飛也坦言,“現在生意不好做,要保證自己的信譽。”

據李欠飛介紹,該公司目前的狀況尚可以維持生計。包括剛剛下水的兩條船舶,該公司今年將有8到9條船交付,而4月初也將有3艘3900噸以及1艘1.7萬噸的油船準備開始動工。不過他也表示,新的訂單也尚在談判之中,但是融資方面有些阻力,考慮資金的壓力還沒定。

此外,記者看到專門從事液化氣船以及部門工程船舶建造的一家造船公司目前也有不少在造的船舶。該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這一片就我們一家做液化氣船,我們主要是做小型的液化氣船,同行競爭的企業(yè)較少。”

同時,該經理還表示,目前該公司也接一些高附加值的工程船業(yè)務。

陳達西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目前部分造船企業(yè)在高附加值的船舶以及海工船方面有一定的成長空間,專業(yè)化水平吸引穩(wěn)定的客戶,以及高技術含量與精干的人才隊伍方是市場低迷下企業(yè)的制勝法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