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7 01:22:34
距離兆吉坪村數(shù)公里外,就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但該村近2000多位村民未能享受到大壩的好處,整個村子“吃水成了問題”。
干涸見底的水窖5月30日,兆吉坪村三組村民李大勝帶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掩映在雜草中的水窖,掀開水泥板。偌大的水窖中,只有底層浸著一層淺淺的水。水窖一旁的過濾池里,堆著枯葉,一根黑色塑料管子,一頭搭在水溝上,一頭接著水窖,“下大雨時,能夠把山上下來的水引到窖里。”水窖沒水的時候,他和其他村民會去山上找點泉水回來。但這絕非久長之計,用量增大時泉水也沒有了。
兆吉坪二組村民祝兆龍(音)在距離自家院子不遠的山頂上發(fā)現(xiàn)了三處直徑約1米、深半米的土坑,這是采石之后留下的。這些土坑里竟積著一些水,盡管顏色黃黃的,她還是把水收攏來喂家畜。
緊縮的用水計劃據(j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兆吉坪村吃水最困難的村戶集中在二三組,這些組所處地勢較高。兆吉坪村青山環(huán)繞,在谷底有限的開闊地帶上,卻沒有河水依傍,也無水源可用,2000多人吃水要看老天眼色。
兆吉坪村吳安華村委會計李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天不下水,這個地方的飲水根本沒有保障。她說,兆吉坪村歷來比較缺水,往年5月都會下幾場雨,但今年情況反常。
多位村民證實說,2010年當?shù)劓?zhèn)政府投入三四十萬元,在兆吉坪村打了眼井,“但就是出不來水,錢打了水漂?!?/p>
距離不遠就是三峽水庫。村民說,這個水庫重在防洪、發(fā)電、航運之用,不指望它能紓解吃水困難。
農作物大幅減產太陽炙烤,兆吉坪村的玉米卷了葉。村里約有2000多畝地,主要作物是油菜、玉米和紅薯。村委會書記吳安華告訴記者,今年作物肯定大幅減產,保守估計減產30%。
油菜早該收割完畢,卻仍有油菜“長”在地里。李瑤說,由于欠缺雨水,油菜長勢很差。李大勝比劃著,說往年的玉米稈子長得很高了,今年才剛到膝蓋。
重旱對中稻的種植也產生了影響。直到降雨之前,宜昌還有20多萬畝中稻沒有種植。
公開數(shù)據(jù)是,截至5月26日,重旱已致宜昌10個縣、市、區(qū)57個鄉(xiāng)鎮(zhèn)144個村90萬畝農作物受災,22.49萬人和5.05萬頭牲畜出現(xiàn)飲水困難。
同時,兆吉坪村的養(yǎng)殖規(guī)模也大大縮小。村民們說,大旱之年,養(yǎng)牲畜無異于養(yǎng)累贅。
捉襟見肘的資金宜昌樂天溪鎮(zhèn)政府辦公室陶主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xiàn)在對兆吉坪這樣的村子,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抗旱。他說,向天要水“蒼天不開眼”,向地要水“全是石灰?guī)r”,遠距離調水沒有資金,村民只有“個人想辦法”。
無計可施的時候,村民可以給鎮(zhèn)政府打電話,政府組織人員用消防車送水,前提是村子大面積缺水。
現(xiàn)實情況是,像兆吉坪這樣的村子,農戶分散,按“面積決定送水與否”的規(guī)定,這些地方是否“大面積缺水”,無法確認。
劉萬蘭說,4月19日鎮(zhèn)政府拉來一車水,讓附近五戶村民抽水,每戶僅抽了10分鐘,就沒水了。
據(jù)宜昌當?shù)孛襟w報道,宜昌已投入抗旱資金8000多萬元,投入送水車15000輛次,開啟機電井7000眼,泵站570處。
記者發(fā)現(xiàn),2006年宜昌市水利基礎設施投入8.3億元,2008年降至5.4億元,2010年該市水利設施再度降為3.2億元。
宜昌市防辦新聞發(fā)言人劉主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目前抗旱資金缺口非常大,市、縣財政根本沒有辦法支持。
前述宜昌防辦工作人員說,“我們希望加大水利投資,興建水利工程,但是沒錢?!眱H以兆吉坪村為例,據(jù)吳安華計算,沒有100萬元的話,很難將水從10多公里外引入村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