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7 15:48:28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一如主流預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定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對此,李克強總理也作出了解釋: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fā)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wěn)”“六保”工作。
中國已高度融入全球市場,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新冠肺炎疫情先內后外接連暴發(fā),對中國經濟的的沖擊超過以往任何突發(fā)事件。經濟反彈和復蘇既需要充分釋放市場自身動能,同時也需要更高超的宏觀調控技巧。
過往年份,設定經濟增長目標,可以統一市場參與者的預期,讓政府、企業(yè)、個人作為經濟決策的參考依據;制定經濟增長目標也有利于就業(yè)、居民收入等其他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在歷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經濟社會發(fā)展主要預期目標當中,它都排在重要位置。
雖然經濟增速目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據,但它卻是經過多方面綜合計算得出的結果。得出這個數據,既要考慮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居民收入增長水平,也要考慮宏觀杠桿率水平,產能利用率水平,現有經濟規(guī)模,對外還要看全球經濟發(fā)展趨勢等等。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經濟運行的正常節(jié)奏,在供給端,企業(yè)產能閑置,各種生產要素的生產率快速滑落,加上剛性支出,導致企業(yè)部門杠桿率水平上升;在需求側,居民收入減少且預期不明導致消費支出疲軟,國外疫情惡化還導致出口受阻。在這樣的極端情況下,想要得出一個具體且合理的經濟增長目標已不太可能,若還要固守一個經濟增長目標,則無異于刻舟求劍。
政府工作報告,既是政府定下的目標,同時也是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合力解決當下主要經濟問題的集中表達。2020年中國經濟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已經濃縮成“六保”和“六穩(wěn)”。這其中,“就業(y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40次,是次高頻的詞匯;“企業(yè)”一詞總計出現了37次,是第三高頻的詞匯。這兩個關鍵詞,已能充分表達2020年政府工作的要點:就業(yè)就是最大的民生,是中國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谷底重回健康發(fā)展最關鍵的一環(huán);就業(yè)機會來自于企業(yè),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è),所以需要為中小微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幫助其渡過難關,留得青山,才能贏得未來。
不提經濟增長目標,絕非經濟增長不重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發(fā)展”一次總計出現了70次,仍然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言:“無論是保住就業(yè)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范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wěn)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不提經濟增長目標,也并不意味著對中國經濟信心的減弱,在2000~2002年這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并未提經濟增長的具體目標,但這幾年卻是中國經濟又一輪快速發(fā)展的起點,雖然經濟發(fā)展階段不同,但舊動能之后的新動能仍然值得期待。不提經濟增長目標,也不意味著各級政府可以就此放松,他們需要更專注于促進就業(yè)、托底民生,這同樣需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才能達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