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1 23:16:15
每經評論員 丁舟洋
晝短夜長,再過數日,冬至來臨,那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影視行業(yè),好似也經歷了這樣一段寒冷與冰霜。連續(xù)多年的高速增長,掩蓋了很多東西,而在增速放緩時,問題一一暴露。2018年,市場風云突變,大量熱錢迅速撤離,A股影視公司股價暴跌,曾經的資本寵兒陡然面臨“缺血”“缺錢”的冷酷事實。
2019年,行業(yè)繼續(xù)深度調整。但時至今日,站在歲末的節(jié)點,可以感到行業(yè)寒冬正在逐漸消融——截至2019年12月6日22點34分,中國電影市場2019年票房已破600億元,比去年提前24天完成,年度歷史新高度也是指日可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年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國產電影占據8席。春節(jié)檔的《流浪地球》與暑期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均取得了45億元以上的高票房,開創(chuàng)同類型電影新紀錄;《我和我的祖國》與《中國機長》,口碑超預期疊加國慶情緒,也取得了不俗成績。2020年春節(jié)檔,目前已有《中國女排》《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囧媽》等熱片定檔。
2019年的劇集市場也不再是爆款一枝獨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慶余年》,都在各自的圈層引起了巨大震動。
資本市場也在回暖,進入12月份以來,文化傳媒板塊走勢強勁。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收盤,文化傳媒指數月內已上漲7.27%。
更重要的是,影視產品迎來了新的生產周期。
2018年~2019年上半年,影視產業(yè)播映的作品基本是2016年~2017年生產的,彼時生產成本處在高位,播映時售價大降導致產品利潤銳減甚至虧損。從2019年四季度起,新播映的作品基本是2017年~2018年制作的,生產成本因限薪令大幅下滑,而終端售價已經企穩(wěn)。如此一來,后續(xù)新上映影片和劇集的利潤空間有望迎來較大改善。
冬去春來、四季輪回,萬物生長遵循規(guī)律和周期。三年調整與磨練,作為內容產業(yè)的旗幟,中國影視行業(yè)還在從大向強邁進的過程中。行業(yè)集中度提高,整個產業(yè)鏈更加完整,制作能力、工業(yè)體系、片場建設、創(chuàng)造精神、金融支撐等多個體系有望迎來全面發(fā)展。
產業(yè)繁榮是創(chuàng)作興盛的基石,以產業(yè)為邏輯向前看去,2020年,影業(yè)新周期即將到來。行業(yè)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一批強大的企業(yè)將成為中國影視行業(yè)的中流砥柱。畢竟冬至過后,白天就會越來越長。經歷過至暗時刻的人深知,所有沒能打敗你的東西,都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