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 2019-10-15 20:21:39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堅持實事求是、一查到底”“一定公正執(zhí)法、查清真相”。昆明警方的一紙通報,讓沸騰的輿論稍微平靜了些。從提級成立專案組,到檢察機關介入監(jiān)督,再到倒查盤龍分局前期工作,在多方合力推動下,相信李心草事件終會水落石出。
李心草事件之所以引發(fā)廣泛熱議,與諸多因素有關。女大學生、孤女寡母、酒吧、溺亡等詞匯疊加一起,極易產(chǎn)生“化學反應”被聚焦。李心草母親“浸透血淚”的控訴文讓人心生同情,再加上輿論場中存在一些復雜的情緒積累,導致事件不斷發(fā)酵。
毋庸贅言,李心草事件已演變?yōu)檩浾搱鰪V泛關注的公共事件,李心草的家人在盯著,公眾在盯著,監(jiān)管部門同樣在盯著。置身于全方位的監(jiān)督下,特別是孫小果事件導致的輿論危機余波未平之時,昆明警方經(jīng)過嚴謹細致的調查,發(fā)布實事求是的真相,既有足夠的外在壓力,也有充足的內在動力。我們期待案件真相的到來。
社交媒體的飛速發(fā)展,讓我們進入了一個輿論和事實不斷較量博弈的后真相時代。每逢公共事件出現(xiàn)都會引發(fā)公眾關心,關心事件中的當事人,尤其是關注弱勢的一方。這種關心是建立在本能基礎之上的,或出于樸素的正義感、同理心,或是為了追求真相、滿足知情權。這樣的公共參與,恰恰是彰顯輿論力量、加強輿論監(jiān)督的動力源泉,值得肯定。
但同時應該警惕的是,在這種公共參與中,不能情緒化,不能想當然地臆測。有人曾感嘆,后真相時代,人們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覺,只愿意去聽、去看想聽和想看的東西。這有極大的概率讓我們與真相擦肩而過。面對那些與自己直覺相左的官方通報,可以有質疑,但更應理性看待。一味依靠直覺、相信直覺,甚至讓情緒在“捕風捉影”中蔓延,不僅有悖于關注事件的初衷,更不利于推動事件的進展與解決。
當然,這也一再提醒相關部門,任何一起事件都可能在輿論場中發(fā)酵,都可能引發(fā)沸反盈天的“轟動”。越是如此,越需謹慎對待,越需敬畏事實。
人人都渴望真相,有質疑很正常,有問號能理解,真相來自何處?來自用事實說話的調查;拿什么將問號拉直?得用權威調查得出的結論。我們希望,每一次熱點事件,都能成為一節(jié)提升社會群體理性的公開課,而不是一場情緒宣泄的狂歡。
(責編:董曉偉、王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