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9 23:44:40
朱邦凌
在監(jiān)管部門的多次催促下,樂視網債務危機的解決有了初步進展,滯留美國不歸的賈躍亭委托妻子甘薇等人全權處理樂視債務問題。新年一周之后,樂視商城核心優(yōu)質資產以9290萬元的作價抵債給新樂視智家,同時出售8.07億港元酷派股份。
至此,樂視的“燒錢模式”正式變?yōu)椤斑€錢模式”,樂視正在為過去瘋狂的“燒錢模式”還債。甘薇“替夫還債”,即使能還清債務,但能還給投資者一個嶄新的樂視嗎?樂視消失的大量市值、樂視價值的顛覆性毀滅,將是投資者心中永遠的痛。可以說,賈躍亭如何還債,都無法抹去樂視網投資者心中深深的創(chuàng)痛,也無法抹平樂視網對A股市場的深深傷害。
樂視為“燒錢模式”還債只是問題的表象,A股市場應反思的是以樂視為代表的“價值毀滅型”上市公司為何能大行其道,如何防止新經濟、新商業(yè)模式企業(yè)蛻變?yōu)椤皟r值毀滅型”公司。應完善制度,在企業(yè)家精神、上市公司治理、跨界并購、股權質押、股份減持、關聯(lián)交易乃至新股IPO源頭上,防止“價值毀滅型”上市公司成為資本市場新毒瘤。
2017年7月份的一項統(tǒng)計顯示,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樂視體系近幾年融資額高達728.59億元,各項已投資額、投資計劃或達1500億元。從樂視網2010年上市以來計算,樂視平均每年的融資額為104.05億元,遠超過絕大多數(shù)上市公司。樂視的資金投融資模式可謂是“用音速融資,用光速花錢”,樂視的“燒錢”速度遠超其融資和賺錢的速度。
上市公司“燒錢”的背后,是不斷的跨界并購。A股上市公司多年來熱衷跨界并購,甚至不少公司IPO之后馬上停牌重組收購。而這種跨界并購有不少是無實質意義的忽悠式重組,是為了制造題材做大上市公司市值。
樂視的收購大戰(zhàn)令人炫目,2013年15.98億元收購花兒影視,2015年耗資近40億港元入主酷派,斥資近1億港元收購北青傳媒35.58%股權,以7億美元收購易到用車70%股權,2016年3億元收購體育視頻直播平臺章魚TV,以3920萬元收購搜達足球56%股權,以18.75億元認購TCL多媒體,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電視廠商VIZIO。
上市公司“燒錢模式”不斷放大,很容易被過分的“夢想”和野心燒毀,而淪為“價值毀滅型”企業(yè)。新經濟公司打著新商業(yè)模式的旗號,喜歡追逐大而全的公司閉環(huán)和生態(tài)化反,建立互聯(lián)網、金融、軟硬件、汽車等多元化的“企業(yè)帝國”。
實際上,生態(tài)型科技企業(yè)是超級獨角獸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巨型科技公司的進化。中小型公司IPO不久動輒就生態(tài)化反,很容易在過分融資中迷失,陷入瘋狂燒錢的境地,進而如脫韁野馬無法進行企業(yè)的風險控制。
賈躍亭在美國接受采訪時,反思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冒進,不懂資本運作。但筆者以為,他在國外并沒有什么認真的反思,相反,還嫌在資本市場融資太少。
樂視的無節(jié)制燒錢是其崩潰的主要原因,而燒錢模式的導火索就是造車。確實,造車是不少企業(yè)家的“終極夢想”,但也是最燒錢的一款“圓夢游戲”。賈躍亭自己在2017年的股東大會上也承認,資金危機爆發(f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樂視汽車。賈躍亭本人曾經預測,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億到500億元的投資。如此巨額資金,是體量并不大的樂視無法承受的,只能通過不斷外部融資來支撐“燒錢”。賈躍亭自稱“創(chuàng)業(yè)家”,但資本市場并不是過度融資的“抽血機”。
樂視“燒錢”式的過度融資,也暴露出A股市場在股權質押、限售股減持、關聯(lián)交易、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缺陷。
樂視2016年半年報收入里,歸屬于關聯(lián)交易收入的部分占據(jù)整個收入超過了44%,手機電商平臺80%以上的收入來自于樂視網。頻繁的關聯(lián)交易,說明樂視自身利潤有限,其利潤大部分也是依靠關聯(lián)交易數(shù)字的疊加。這導致樂視自身難以形成正向現(xiàn)金流,難以支撐其七大生態(tài)的高速擴張。過度融資燒錢與自身現(xiàn)金流的捉襟見肘,這種矛盾就是樂視崩盤的主因。
高比例股權質押在樂視的擴張中起到了過度金融杠桿的作用。作為實際控制人,賈躍亭曾是樂視網持股25.67%、5.12億股的第一大股東。不過賈躍亭將其中的4.97億股股份進行了質押,占到持股數(shù)的97.2%。
上市公司本應是價值創(chuàng)造者,為股東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價值是上市公司的責任。但一些上市公司非但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反而在IPO募集資金之后,繼續(xù)“獅子大張口”不斷再融資,關鍵是這種再融資超出了正常范圍,成為“圈錢”機器。可以說,通過“講故事”大規(guī)模再融資,是過去不少上市公司的強項,但這也是一個公司走向“價值毀滅”的開端,“價值毀滅型”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