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31 00:32: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此前,央行論文明確提出探索建立“利率走廊”機制。2015年,已擴展至全國人行分支機構的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則被認為是我國建立“利率走廊”的部分雛形。然而,就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距離真正的“利率走廊”機制還有一段距離,仍有很多金融市場基礎建設需要完善。
針對建立“利率走廊”以及我國未來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聯訊證券研究總監(jiān)付立春博士進行了專訪。
建立“利率走廊”提上日程
NBD:央行已明確表示要探索建立“利率走廊”機制,并探索常備借貸便利利率發(fā)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這是否意味著我國“利率走廊”機制已初現雛形?
付立春:首先,我們要清楚“利率走廊”的定義和背景。實際上,央行計劃采用一個更市場化的新基準利率取代當前起引導作用的利率,即一年期存款利率。為防止新基準利率出現過大波動,央行計劃為這一新基準利率設定上限和下限。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通過設定利率上限和下限的方式來穩(wěn)定金融系統(tǒng),如今可能轉而采用“利率走廊”的操作模式。這一新舉措是政府提高金融系統(tǒng)市場化的最新努力之一。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走廊”機制的建立也被提上日程。雖然SLF作為利率走廊上限在2013年已開始引入,但就目前的發(fā)展程度而言,說“利率走廊”機制已形成雛形還為時尚早。
NBD:SLF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運作機制如何?央行如何控制數量?
付立春:實際上,SLF是全球大多數中央銀行都設立的貨幣政策工具,美聯儲將其叫做貼現窗口。銀行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申請SLF,與中央銀行“一對一”交易,期限一般為1~3個月,以抵押方式發(fā)放。簡單理解,SLF是央行對商業(yè)銀行的短期抵押貸款,而SLF的利率水平也就構成了商業(yè)銀行初始貸款利率。
在“利率走廊”機制下,銀行可直接以上限利率從央行貸款。將SLF利率設定為利率走廊上限后,資金相對稀缺時商業(yè)銀行向央行申請SFL,央行通過合理的貸款利率設定,提供更充足流動性;相反,流動性過高時,央行則以合理的利率提供SFL進一步影響市場的總體貨幣量。
NBD:在利率市場化初期,探索建立“利率走廊”機制對金融市場有何意義?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來看,為什么在此時積極探索“利率走廊”機制?
付立春:“利率走廊”本身也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標志和環(huán)節(jié)?!袄首呃取辈僮飨到y(tǒng)在控制短期利率波動上具有優(yōu)越性,可以起到“自動穩(wěn)定器”的作用,降低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頻率和幅度,有助于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此外,“利率走廊”還明顯降低了短期利率的波動性,使商業(yè)銀行更有意愿以短期利率作為定價的基礎?!袄首呃取睓C制的完善,將會加速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近年來,我國銀行體系短期流動性供求的波動性有所加大,尤其是當多個因素相互疊加或市場預期發(fā)生變化時,有可能出現市場短期資金供求缺口難以通過貨幣市場融資及時解決的情形,不僅加大了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難度,也不利于中央銀行調節(jié)流動性總量。在國內外經濟金融風險加大的同時,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在推進,這個時點積極探索“利率走廊”機制很有必要。
流動性恐慌概率將降低
NBD:打造“利率走廊”,對于改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傳導不暢有哪些幫助?
付立春:原有利率機制下,政府設定的利率和貸款額度將資金推入金融系統(tǒng),金融系統(tǒng)按照規(guī)定利率將資金向實體經濟發(fā)放和回收。非市場化的利率機制,導致存貸款資金定價機制扭曲,資金配置嚴重失衡?!袄首呃取睓C制則為資本成本設定了一個區(qū)間。這將讓市場在決定利率處于區(qū)間中的哪個位置中發(fā)揮更大作用,降低不確定性,鼓勵銀行以更大的自主權根據市場實際情況配置資金。
NBD:我國“利率走廊”機制的建設,還有哪些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需要完善?
付立春:一是完善市場政策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要確定合理的政策利率。我國央行應結合我國市場發(fā)育程度和利率走廊的上下限,合理選擇用作政策利率的指標。
二是完善“利率走廊”的上下區(qū)間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SFL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機制,并在更大程度上進行推廣,同時,應逐步構建利率走廊的下限。目前,我國央行對超額存款準備金支付的利率為0.72%,有學者提出以該利率為未來中國利率走廊的下限。但我國銀行間同業(yè)市場隔夜拆借利率近兩年波動較為頻繁,通常保持在2%之上,這樣實際市場利率與走廊下限之間的寬度過大,不利于約束市場利率的波動。我國央行可借鑒國際經驗設立存款便利,打造利率走廊的下限。
NBD:利率市場化和“利率走廊”機制建設帶來的貨幣政策操作上的變化,對市場流動性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對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和經營方式會帶來哪些改變?
付立春:相比目前單純依賴一般公開市場操作的機制,“利率走廊”在穩(wěn)定貨幣市場預期和降低短期波動性方面更有效。“利率走廊”構建的頂和底是基于銀行和央行之間的拆借。理論上,觸及利率頂部時,央行可以提供無限流動性來降低短端利率突破頂部的可能性。在我國當前經濟“下臺階”的背景下,貨幣政策維持寬松是大概率事件。一定程度上,“利率走廊”的出現使得在存貸利率自由浮動的背景下,銀行對于負債端的不穩(wěn)定預期出現下降;銀行對于融資成本的頂部有預期,對于資金可得性的預期就會穩(wěn)定。利率市場化和“利率走廊”機制下,流動性出現“擠兌”甚至恐慌的概率有所降低。
“利率走廊”機制下,銀行負債預期穩(wěn)定,配置行為就趨于穩(wěn)定,風險偏好也會有所下降,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期限短期化對銀行行為的影響,有利于銀行對低收益資產的配置,提高銀行對于長期限投資的偏好。利率市場化將對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模式產生重大影響。傳統(tǒng)規(guī)定存貸款利差將不復存在,存貸款利率將根據不同的對象出現巨大的差異。這首先對銀行的利率定價能力是個較大的挑戰(zhàn),還提出了風險管理的大課題。如何真正地從實體經濟、從客戶的實際出發(fā),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成為商業(yè)銀行的核心任務。不同銀行在機制上的差異,會導致不同的發(fā)展路徑,存貸款等傳統(tǒng)業(yè)務的市場格局將會發(fā)生巨大改變。此外,商業(yè)銀行也會積極拓展中間業(yè)務,發(fā)展混業(yè)經營,利用原有優(yōu)勢力爭成為綜合型的金融集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