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4 02:45:0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fā)自北京
昨日(7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總體看,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振蕩中趨向基本平衡。跨境資金總體呈現凈流入態(tài)勢。同時,他認為,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還會繼續(xù)保持振蕩走勢,跨境資金流動出現有進有出的雙向波動會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
記者注意到,上述情況與今年上半年各月的外匯占款波動的趨勢一致,今年上半年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長了8209.58億元。前5個月,我國外匯占款均為凈增長,但各月環(huán)比增長幅度波動較大,其中6月,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凈減少了882.8億元,該數據為11個月來首次減少,這也創(chuàng)下2012年1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針對近日有報道稱,國家開發(fā)銀行獲得了央行的萬億元PSL(抵押補充貸款)。一位商業(yè)銀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央行對貨幣政策工具正在重新考量,貨幣當局在應對復雜的經濟金融情況時,有更多可供使用的工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也有所提高。
跨境資本雙向流動將成常態(tài)/
管濤表示,結合各項數據來看,今年初,我國面臨較大的跨境資金凈流入壓力,但二季度,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呈現偏流出的壓力。
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外匯占款增長分別為4373.66億元、1282.46億元、1892.97億元、1169.21億元,386.65億元和-882.8億元。
外匯占款的波動與跨境資金流動有一部分關系,但更多的是由于人民幣匯率市場的振蕩引起市場主體行為的變化。
從前6個月整體人民幣匯率走勢來看,由于央行逐步退出匯率常態(tài)干預,匯率市場化改革推進,人民幣匯率長期穩(wěn)定的升值預期被打破,雙向波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因此,更多私人部門愿意購匯持匯,而非結匯。這一點從外管局公布的有關數據也得以佐證,二季度,境內的外匯存款增加了863億美元,比一季度外匯存款多增104%。二季度,境內銀行的外匯貸款余額下降了23億美元,而一季度增長了626億美元。3~6月月均遠期結匯比1~2月下降了49%,而遠期購匯增長了14%,導致銀行對客戶的遠期結售匯順差大幅下降,6月份轉為逆差。
管濤表示,未到期的遠期凈結匯余額在3月至6月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抵消了之前6個月由于遠期結售匯順差增加造成的未到期遠期凈結匯余額上升的規(guī)模,這也造成了同期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今年5、6月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狀況好轉,人民幣匯率無論交易價格還是中間價都出現一定程度反彈。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為114.03,環(huán)比上漲0.06%,指數在連續(xù)四個月下跌后首現企穩(wěn)。此外,BIS公布的6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NEER)指數為110.99,環(huán)比上漲0.37%。
管濤稱,總體上,人民幣匯率現在已趨向均衡合理水平,這種狀態(tài)下,跨境資金流動出現有進有出的雙向波動會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我們提醒境內市場主體,要注意適應這種新常態(tài),調整自己的財務管理策略,要從過去的單邊思維轉為雙向思維,管理好資金及匯率雙向波動的風險。”
貨幣政策工具更趨多樣化/
對于未來外匯占款的趨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我國貨幣和資本的流入有放緩的趨勢,國際收支狀況正在趨向均衡方向運行,預計新增外匯占款在中長期波動性將明顯增加,總體將呈現放緩的趨勢。對于貨幣當局而言,建立新時期國際經濟格局及國內市場條件下有效合理的基礎貨幣投放和管理機制顯得日益重要。
日前,有報道稱,國家開發(fā)銀行獲得了央行的萬億元PSL(抵押補充貸款),用以支持棚戶改造。但央行和國開行均未對此消息予以正面答復。
如果消息屬實,則意味著作為央行醞釀中的新的貨幣投放工具PSL正式投入使用了。這是繼今年上半年兩次定向降準之后,央行再次啟用的新貨幣投放工具,再次體現了央行“定向、精準、微調”的新的貨幣調控思路。
“在上半年,有方向性的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及較大規(guī)模的再貸款操作可以看做是貨幣當局對調節(jié)貨幣乘數和基礎貨幣投放模式的積極嘗試。”交通銀行發(fā)布的研報點評認為。
前述商業(yè)銀行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央行對貨幣政策工具正在重新考量,包括定向降準、再貸款,以及此前已推出的SLO、SLF等工具,可以預見,全面下調存準率和利率水平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