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探析北歐高福利國家模式

每經智庫 2012-09-18 11:21:20

北歐福利國家模式,不僅沒有失敗,反而成為了人類文明的巔峰,不僅創(chuàng)造了最好的經濟發(fā)展,也建成了世界上最自由的社會。

每經編輯 趙慶

當今瑞典,國家掌握有5%的工業(yè)企業(yè),國營經濟支配著基礎設施的要害部門,但絕大部分的企業(yè)是歸私人和合作社所有,瑞典福利經濟的特點是較低的失業(yè)率,特別是50、60年代實現了充分就業(yè)。戰(zhàn)后以來,瑞典政府保證失業(yè)率不超過1-2%。據官方的統(tǒng)計,繁榮時期失業(yè)率在1.5%,危機時期不超過2.5-3%。較高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強有力的工會組織,高比例的福利保障支出,豐富而慷慨的社會服務都使國民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高。瑞典、丹麥、挪威、芬蘭都是人均GDP排位在世界上很靠前的國家,同時歷年來基尼系數都以較低的狀態(tài)排在工業(yè)化國家的前列

北歐五國的基尼系數目前在0.25至0.26之間,屬于收入差距最小的國家。與其他歐美國家不同,北歐國家提供福利更多的并非現金,而是提供服務。這樣,北歐國家的社會福利部門舉雇傭了大量的勞動力,由此創(chuàng)造了大量就業(yè)機會。比如,社會、醫(yī)療和教育等公共部門大約90%的雇員由政府雇傭,而其他歐洲國家通常僅為40%~80%。故而北歐諸國也被視為服務型國家。

在這些國家,中央政府一般主要負責制定國民福利的政策、標準,建立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網絡,而管理的主要職責一般由各級地方政府和工會組織來承擔。資金來源上,政府投入是大頭,一般約占40%以上,丹麥則高達60%。公共福利保障費用占GDP的比重很高,一般至少在1/3以上,瑞典經常波動在35%~40%之間,芬蘭在新世紀的十年里維持在1/4~2/5的區(qū)間,挪威基本為33%。而同期美國一般徘徊在18%~20%,日本才略高于1/10的水平。

一般福利的非商品化傾向與合作主義因素具有某種關聯性。非商品化程度越高,合作主義傾向也越高。北歐國家的非商品化程度就最高,雇員、雇主和國家三方伙伴協商合作的社會機制作用也最大。

北歐實行普享型的福利保障模式,其原則是向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一種中產階級品味的生活品質,而不只是滿足貧困者的最低需求。

北歐模式非常強調充分就業(yè),政府要求“能夠工作的人都要工作”,人們普遍崇尚勞動,鄙夷不勞而獲者,很多人工作都是為了理想、興趣而非金錢。所以西方世界一般認為北歐國家屬于民主社會主義,瑞典更是對外公開宣稱自己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

經濟的發(fā)展并不會自動帶來社會公平,社會公平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礎和文化氛圍,最重要的就是要建構一個公平的分配體制,在這一點上,北歐國家做到了。

沒有平等的精神,公正的分配制度,財富很難持續(xù)積累,效率也就很難保證。原因很簡單,不平等不公正的分配會造成社會動亂,制約經濟的發(fā)展。

而外界對瑞典的誤讀,往往是從“蛋糕”的概念開始的。當他們把社會保障視為蛋糕的時候,其實就暗含著這樣一種概念,即:要想有好的社會保障,必須先把經濟搞上去。

但事實并非如此,在上世紀30年代初,瑞典社會民主黨開始著手建立他們的理想社會的時候,他們并沒有把社會保障僅僅視為蛋糕,而是苦心琢磨如何才能建立一個“自由、平等、民主和合作的社會”。

1932年,瑞典社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并連續(xù)執(zhí)政四十多年,從而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瑞典模式。戰(zhàn)后,瑞典逐步建立了全民就業(yè)、全民養(yǎng)老金、全民醫(yī)療保險、全民免費教育,隨著這一項項計劃的逐步落實,瑞典也進入了一個“黃金發(fā)展期”。到了1980年,瑞典人用了大約20年的時間,使人均GDP達到了57161瑞典克朗,比1960年增加了約6.6倍,瑞典不僅成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而且在聯合國的社會發(fā)展排名中名列第四。

瑞典給世人展示的是一個公平、透明、幸福、和諧而且富裕的社會。這后一點,通過對瑞典窮人與美國窮人的比較就可以看清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