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區(qū)域

每經網首頁 > 區(qū)域 > 正文

提升城市美學丨成都市成華區(qū)推動玉雙路街道一體化城市更新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8 20:21:22

每經編輯 趙博淵

Yzgklxntrz1664366161130.thumb_head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成都市成華區(qū)玉雙路,成都“土著”都知道的“美食帝國”。不到900米的一條路臥虎藏龍,火鍋、江湖菜、面館……不管是大品牌還是路邊攤,街道竄出的銷魂香味,把成都市井生活演繹的活色生香。中測食堂、華興煎蛋面、老媽兔頭……這些叱咤餐飲江湖數(shù)十年的老館子,80、90后從小吃到大。新晉餐飲也不甘落后,使出渾身解數(shù)想在玉雙這塊風水寶地撈一桶金。熱鬧填補了玉雙,玉雙也成就了熱鬧。

時光流轉,歷盡滄桑的玉雙路及其周邊建筑呈現(xiàn)破敗之景象。建筑外立面殘破不堪,門窗嚴重老化,地面坑坑洼洼,修補痕跡重疊,不僅影響人們生活,也有損城市形象。加之早期城市建設弊端凸顯,其功能早已不能滿足當下人們的生活需要。煙火玉雙,亟待新生。

案例效果圖 圖片來源: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實踐經驗

2020年7月,成華區(qū)玉雙路街道一體化城市更新項目正式啟動,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設計單位深度參與其中。策劃以“霓虹燈下的玉雙路、品不夠的蜀都味”為主題,從路權合理分配、建筑立面改造、主題景觀營造、多元復合街具、智能公服設施、綠化修復提升六大要點入題,對玉雙路實施街區(qū)一體化改造。

如何在保留玉雙煙火氣的同時,滿足各類人群需求,成為最核心的問題。團隊采取“煥新”而不“換新”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口碑良好的老店,在關鍵節(jié)點恰如其分地放入新的消費業(yè)態(tài)。

在店招改造上,力求一店一策,盡量保持商家的個性與張力。為了凸顯該區(qū)域的歷史文脈,主題景觀營造精心策劃“玉雙八景”,按照慢行空間的交通秩序,依照時間從古至今,右行展開景觀故事線。

案例效果圖 圖片來源: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第一景——成華記憶:玉雙路街區(qū)歷史文化綜述導覽

作為猛追灣濱河通往一環(huán)路和地鐵站的首個節(jié)點,應起到導覽作用。該處底商改造以連續(xù)的拱形門廊喚起對成華工業(yè)遺產的形象記憶。

第二景——染坊閑話:農耕時代市井生活圖景

這片區(qū)域在奔向工業(yè)化之前,是傳統(tǒng)的民居聚落。此處清代是一個空壩,因為府河邊上釣染坊長期在這里晾曬染的布匹,故而被附近的人們稱為布壩子。民國時期逐漸形成街道,就命名為布壩子街。通過意向化的藝術景觀,強調“染坊”的歷史記憶。

第三景——川劇革新:傳統(tǒng)藝術的古韻新生

東風路北一巷通往成都市川劇院。該院于1959年1月9日組建,集中了成都市川劇界大部分藝術骨干,行當齊全,陣容齊整,劇目豐富,特色鮮明,地域文化突出。創(chuàng)作、演出了大量有特色有影響的藝術作品,在傳承遺產的基礎上進行演繹與創(chuàng)新。此處設置川劇主題的互動式聲音裝置,弘揚川劇的藝術魅力。

第四景——計量風云:中測院的發(fā)展歷史與測試技術的科普展

中測院的前身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分院,初創(chuàng)于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時期,1980年遷入該地,建院以來,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社會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以具有科技感的不規(guī)則多重同心圓圖形為原型,設計中測院入口的鋪地,并設置景點解說牌,介紹中測院的歷史。

第五景——煙火人間:玉雙路的美食故事

玉雙路并不長,但在成都人心中,這條街可不簡單。舊時,玉雙路進駐了大量餐飲店鋪,加上鄰近的天祥街和祥和里,構成了成都最老的休閑生活區(qū)。設計用霓虹燈管與傳統(tǒng)美食的文字來營造玉雙路人間煙火的氣氛。

第六景——回家路上:大院生活氛圍,上下班的日常記憶

玉雙路曾聚集了大量工廠與事業(yè)單位的職工宿舍,是典型的熟人社區(qū),這一帶曾是東郊工廠的工人們下班回家的必經之路。通過創(chuàng)意的人行道涂裝來再現(xiàn)“回家之路”,獨特的形象同時也增加了過街的安全舒適性

第七景——至此芳華:從封閉的工廠向開放的文旅文創(chuàng)轉變

21世紀起,成華區(qū)大力發(fā)展文創(chuàng)、文旅,改造更新工業(yè)遺產,為舊工業(yè)注入新活力。選取廠房旁邊的小崗亭,改造為開放式的公共交流空間,為文創(chuàng)活動提供場所。

第八景——綠滿玉雙:綠色生態(tài)的玉雙路新形象

從工業(yè)時代到后工業(yè)時代,重新回歸自然,親近河水、綠葉、青草、氧氣、陽光,享受綠色生態(tài)的公園城市生活。設計立體綠化景觀,增加街道的“綠度”,提升空氣質量,美化環(huán)境。

項目改造前后對比 圖片來源: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主要成效

歲月流轉,現(xiàn)在的玉雙路,已舊貌換新顏。不同于清一色的網紅商鋪街區(qū),在玉雙,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那些鋪子,都在;那些故事,都在;那些百轉千回,也都在。

奔波一整天的出租車司機、生活黑白顛倒的打工人、以興趣為支點的Z世代,他們因為某種真實的守望聚到這里。正是這樣的真實,才造就了玉雙路的獨特。

玉雙路的城市更新,更關注城市發(fā)展治理的內涵和質量,踐行策劃、規(guī)劃、設計、建設、運營、治理一體化機制,成為舊城“有機更新”的樣板,獲得“2021年成都市優(yōu)秀原創(chuàng)方案設計獎”。

項目改造前后對比 圖片來源: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成果亮點

1.文景長廊,老街變身燈光秀場。玉雙路通往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為弘揚川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在路口圍墻上設置川劇臉譜的光影裝置,以現(xiàn)代手段實現(xiàn)傳統(tǒng)藝術的古韻新生。此外,更多燈光秀在樓體上輪番變換,整條街道流光溢彩。螃蟹、海龜、錦鯉,腳下是各種游動的生物,你跺跺腳,它們就會四散奔逃。墻上的煙花秀,會隨著你的舞動,變換各種花樣,各種互動游戲讓市民玩得不亦樂乎。

2.街道公服系統(tǒng),智慧再生。注重公共服務智能化,街道設施集約化,強調功能實用和環(huán)保,引入多桿合一、智能照明、智能環(huán)境監(jiān)控系統(tǒng)、智慧座椅等智慧系統(tǒng)。作為一環(huán)路市井生活圈的組成,玉雙路在城市更新的流光下得以再生。

3.原汁原味,新舊共融共生。從交通動脈到知名美食街,再到如今的網紅打卡地,玉雙路在不斷生長。改造“煥新”而不“換新”,最大程度保留口碑良好的老店,在關鍵節(jié)點恰如其分地放入新的消費業(yè)態(tài)使藏在這里的老成都味,得以留存原汁原味,這也是它得到新老成都人喜愛的原因。

案例所屬機構

成都市成華區(qū)公園與城市更新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城市更新 城鄉(xiāng)規(guī)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