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丨民生信托又現“蘿卜章” 是技術問題還是人禍?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1 09:30:28

每經評論員 涂穎浩

近日,上市公司四川路橋連續(xù)發(fā)布的幾則嚴正聲明和澄清公告,曝光了民生信托產品延期事件。聲明直指民生信托發(fā)行的兩只名稱中帶有“四川路橋”字樣的信托產品與本公司無關,系不法分子盜用四川路橋名義偽造合同發(fā)行,即業(yè)內常說的“蘿卜章”。

都說互聯網的一大好處是有“記憶”,翻看過往新聞不難發(fā)現,近年來曝光的“蘿卜章”事件不在少數。最讓人無語的是,這種看似低級的騙局大多恰恰發(fā)生在精英云集、號稱“本質是誠信”的金融業(yè),尤以信托領域為重災區(qū)。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信托(Trust)的定義首先就是“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如此大的反差,唏噓之余,讓人不禁疑惑,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從風控角度來說,首先是相關機構是否真的做到了盡心盡力地盡調。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面前,“蘿卜章造假”這種低級騙術早已過時。信息化時代,可以交叉驗證的方式實在太多了。都說再狡猾的獵物也逃不過好獵手,所以,“蘿卜章”頻出,到底是風控體系的漏洞還是“人”的疏忽?個別機構為何沒有吸取教訓一再“觸雷”?畢竟,民生信托可不是第一次遭遇“蘿卜章”。

毋庸置疑,金融業(yè)今天面臨的監(jiān)管恐怕是行業(yè)有史以來最為嚴格的,但恰恰是在當下一個個低劣的“蘿卜章”在機構精英的眼皮子底下頻頻蒙混過關,這在投資人那里恐怕無論如何都難以自圓其說。一般來說,信托業(yè)風控體系涵蓋了投前、投中和投后階段。從業(yè)務部門開始,風控職能部門和稽核部門層層把關,居然能讓“蘿卜章”過關,難道是敵人太狡猾?現代化的技術條件呢?據說完全公開透明化沒有一點造假機會的分布式記賬呢?號稱合同數據無法被篡改且不會丟失的區(qū)塊鏈技術呢?筆者很難想象信息如此暢通的今天,一群掌握項目和投資者生死的風控官帶著眼鏡圍成一圈湊上去,只為了看看紙面上那個圓圓的紅圈是不是一根蘿卜留下的印記。

筆者隨便打聽下,炒股的散戶們都知道有很多新技術的防偽效果是極好的。如果是風控漏洞,整改優(yōu)化堵住即可,但如果是“人禍”,那就不是一句“疏忽”就能應付過去的。投資人損失的是養(yǎng)家糊口的真金白銀,機構損失了最重要的信譽,騙子或許會伏法,但這中間的諸多疑團或許慢慢就會被人遺忘,直到下一次同樣的故事被揭開。

筆者以為,引入新技術防微杜漸只能治標,真正要治本,則需要行業(yè)反思風控體系尤其是體系內的職業(yè)化程度。有好東西不會用和不想用,肯定是兩碼事。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在信息化如斯的今天,如果某些領域一再在誠信上出問題,那只能說明這個行業(yè)存在我們沒有看到的深層次問題。

讓犯罪分子和玩忽職守的人付出重大代價或許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最近,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責令康美藥業(yè)向52037名投資者賠償投資損失24.59億元,其中幾名獨董被判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共約3.7億元。一時間,上市公司掀起獨董辭職潮,僅僅一周就有幾十家上市公司獨董走人。

筆者相信,這是個信號,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低劣的“蘿卜章”和背后的一干人等終將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