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人物側寫

每經網首頁 > 人物側寫 > 正文

遠去的陜西大師們……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9 17:23:01

每經記者 高苗    每經編輯 王朋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劉文西老先生走了。

上世紀50年代,先生離開水光旖旎的江南,一頭扎進黃土高原,后于古稀之年,開創(chuàng)黃土畫派……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心中有人民……”這是多年來,社會各界對他的一貫評價。于藝術家而言,最高榮譽莫過于此。

長空隕巨星!

陳忠實、吳三大、劉文西……近年來,陜西大師們漸行漸遠,著實令人悲慟。

而后輩們,又將如何繼承他們的衣缽,沿襲他們的足跡,繼續(xù)撐起陜西文藝的這桿大旗?

01

嶄露頭角那年,劉文西16歲,適逢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

劉文西的老家——浙江嵊縣也沒落下。大會當天,會場上懸掛著的領袖畫像,正是少年劉文西的作品。

彼時,只臨摹過《芥子園畫譜》的劉文西,還未經過系統(tǒng)美術培訓。平時給學校畫些宣傳畫,算是興趣抒發(fā)。

金子總會發(fā)光。

1950年,劉文西進入陶行知先生創(chuàng)辦的“育才學校”(行知藝術學校),正式學習美術。而后三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中國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原浙江美術學院),師從莫樸、潘天壽等名家大師。

正規(guī)、扎實的教學規(guī)范使他愈發(fā)“專業(yè)”,而扎根生活去創(chuàng)造的信念,也變得愈發(fā)堅定。

無論是創(chuàng)作還是生活,劉文西的領袖情緣,早已成為他的個人符號。

譬如,那一套淺灰色的裝束,沿襲了領袖在延安時期的經典形象,劉文西從20歲穿到了80歲。

其妻陳光健老人曾表示,劉文西唯愛這一套裝扮,對其他樣式始終不愿嘗試。

▲ 圖片來源:西安美術學院官網

至于“人民藝術家”的養(yǎng)成,劉文西曾說,自打他第一次聽到《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其一生的文藝道路和藝術實踐便已注定。

懷著對黃土地的向往,大學畢業(yè)的劉文西,毅然申請前往西北,到西安美院工作。

而其此后60多年扎根陜西的藝術生涯,由此開啟。

1960年,《人民日報》曾刊發(fā)其作《毛主席和牧羊人》,毛主席看過后夸贊:“文西畫我很像……”

而這,也成了劉文西的官方成名作,為其此后在該題材的大量創(chuàng)作,埋下伏筆。

作為中國畫壇開宗立派的人物,劉文西創(chuàng)立了黃土畫派。

講求“熟悉人、嚴造型、講筆墨、求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向生活尋找創(chuàng)作源泉,才能讓畫筆帶上“黃土精神”。

這一點,也督促著他的勤勉創(chuàng)作。幾十年來,劉文西因寫生走遍了陜北的山川溝壑,被親切地稱作“陜北人的老朋友”。

正如他此前公開表述,“這里(陜北)是我藝術創(chuàng)作不竭的力量和源泉,也是我生命永遠的依托。”

02

“半生青山,半生黃土,藝為人民,傳神阿堵。”

三秦大地厚重的一方水土,走出了不少藝術大家。文學如是,音樂如是,繪畫更如是。

這其中,長安畫派、意彩仕女畫派之外,劉文西所創(chuàng)作的黃土畫派,成為畫壇的一顆明珠——黃土地的氣息在劉文西筆下,陽剛豪放、雄渾大氣。

在其筆下,領袖人物、黃土背景下的風情人物,傳神的筆觸無不令人稱道。同樣,還有如今眾所周知第五套人民幣的故事……

在劉文西的倡導下,如今黃土畫派自成一家。

今年五月下旬,黃土畫派成立15周年年會在西安舉行。楊曉陽、崔振寬、陳光健、郭全忠、王有政等50多位名家齊聚。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高苗 攝

容貌稍顯消瘦的劉文西,出席見證這一派的榮光。他給與會諸位提出期望——“把黃土畫派的傳統(tǒng)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這也成為這位大師最后的公開畫面信息。

“文西先生是我們時代的一座藝術高峰。”肖云儒7月7日發(fā)文,悼念這位老友。

而在夫人陳光健老人看來,劉文西其實更是個倔老頭兒。

從十多歲在上海育才中學的相識,到浙江美院的同窗,再到西安美院的扎根,兩位畫家在六十余載的歲月中,一路相扶相伴。

用陳光健老人的話說,在生活和創(chuàng)作上,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人三十年前共同完成的那副《唐代舞》,輕靈舞動,恩愛綿綿,羨煞不少人。

作畫幾十年,已至耄耋的劉文西,后期關節(jié)炎已嚴重到手指變形,依舊每日作畫不輟。心疼的陳光健只能寸步不離,無論何時都守候在丈夫身邊……

03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劉文西對藝術的熱愛,源于內心。其堅持一生的創(chuàng)作導向,是“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心中有人民。

他也將這份熱愛和理念,傳承給年輕一代。其對后輩們青年藝術家們,熱心提攜,寄予厚望。

他曾囑托道:

年輕人,有朝氣、有活力,最有創(chuàng)新精神。希望您們繼承老藝術家愛國、愛黨、愛人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要長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創(chuàng)作,做一名新一代的文化人,用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走向全國和世界。

言猶在耳,斯人已逝。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高苗 攝

近年來,陸續(xù)有陳忠實、吳三大等陜西文藝大家仙逝。加之早前的路遙等大家,陜西諸多可敬可愛的老藝術家們,已漸行漸遠。

時光匆匆,白駒過隙。陜西書畫界、文藝界的老一輩們,也有更多人漸至古稀之年。

隨著他們的老去,曾經輝煌的陜西文藝印象,愈發(fā)令人緬懷與珍惜。

于文學界,轟動一時的“陜軍東征”,其氣象,至今尚未有超越者。

于美術界,長安畫派、黃土畫派等的開創(chuàng)與發(fā)揚,彪炳藝壇。

于音樂界,趙季平等藝術家,將富于陜西特色和中國民族特色的音樂,推向新的高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回望陜西老一輩藝術家們的成就之際,對今日陜西文藝,理當關切益深。

如何沿著前輩們的足跡,令陜西文藝界登上新的高峰,或是陜西文藝界諸位的職責所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