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1 17:08:31
不同于亞馬遜Amazon Go的謹小慎微,國內無人便利店的“試驗”在資本助推下擴張顯得更為急迫。也正因如此,從降生那刻起,無人便利店就一直處于風口與泡沫的爭議之中。近日,一家“無人制作”的無人便利店落戶上海。業(yè)內人士表示,無人便利店從貨架展示、進門時的身份識別認證、支付,到商品和貨架管理、品類管理,都需要靠技術支撐,而未來無人零售技術將更加成熟,購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少。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劉洋 每經編輯 曾健輝
圖片來源:巨昂投資官方提供圖片
靠賣無人橙汁起家的上海巨昂,也義無反顧地投身無人便利店了:6月20日,天使之橙母公司——上海巨昂投資有限公司旗下首家X-24h智慧便利店落戶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內,其與其他無人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就是“無人制作”。以現烤面包為例。由于倉店一體化,智能機器臂可從零下18度的倉庫區(qū)抓取裝滿面團的加工原料盤,放入加工中心進行烘焙,最后再放入銷售區(qū)。不僅是無人化制作,上述過程也實現了無人化理貨。此外,X-24h也具備目前已成為無人零售業(yè)標配的無人化售賣功能。
就在6月11日,同樣布局無人貨柜、無人便利店的“猩便利”剛剛確認獲得螞蟻金服數億元戰(zhàn)略投資;6月5日,主打“城市社區(qū)公共冰箱”的無人便利店“在樓下”也剛剛收獲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由知名投資方IDG資本、創(chuàng)新工場聯合領投。一時間,無人便利店賽道再掀熱潮。一方面,無人便利店扎堆而起,成為資本熱土;另一方面,業(yè)內對其的爭議也一刻不曾停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X-24h計劃2年內于全球投放超5000家門店。并且,被上海巨昂創(chuàng)始人兼CEO周祺反復強調的是,X-24h并非跟風者,而X-24h與其他無人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就是“無人制作”。
在周祺看來,市面上的無人便利店主要是無人收銀,同時,幾乎以售賣預包裝產品為主,只從商家角度考慮控制成本,沒有辦法在真正盈利的差異化項目上實現無人制作。另一方面,傳統(tǒng)便利店中關東煮、茶葉蛋等現制現售商品,恰恰是利潤最高的地方。據稱,X-24h無人制作“切的就是他們最痛的地方”。
不同于亞馬遜Amazon Go的謹小慎微,國內無人便利店的“試驗”在資本助推下擴張顯得更為急迫。也正因如此,從降生那刻起,無人便利店就一直處于風口與泡沫的爭議之中。
風口論者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及無人零售技術的更新迭代,無人便利不僅可以節(jié)省成本,更能提升效率。泡沫論者則表示,無人便利店只是“看上去很美”,國民素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運營上會面對更大挑戰(zhàn)。因此,雖然眼下資本積極涌入該領域,但有可能只是“過把癮就死”。
對此,電商戰(zhàn)略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無人便利店是趨勢之一,雖然在整個零售里面“完全做大,也不太可能,但是能夠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從場景里講,“無人便利店肯定是成立的”。因此,他對無人便利店持樂觀態(tài)度。不過,他也坦言,相較于傳統(tǒng)便利店,“相關服務就沒有了”,同時,一般無人便利店比較小,“商品豐富度不夠,供應鏈端比較弱”。
商品豐富度同樣是X-24h面臨的問題。周祺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X-24h內約有50多個SKU。在部分業(yè)內人士看來,相較于傳統(tǒng)便利店,這一數字依舊顯得單薄。
那么,投放這樣一家店要花多少成本?巨昂方面表示,相較于傳統(tǒng)便利店,X-24h的投放成本要低10%左右,因為“我們是拼裝的,沒有具體價格,機器本身都是我們自己研發(fā)、設計、生產的。”換言之,X-24h可以根據投放的場景,決定機器的集成和組合。
北京市朝陽區(qū)“鄰家沿海賽洛城店”的職員小智(化名)就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人便利店里面種類太少,對我們造成不了影響。”他所指的“無人便利店”正是距鄰家50米外的“在樓下”,“我聽補貨的人說,它們一天只有1000元左右的營業(yè)額,太少了。”小智說道。
但是周祺不這么看。他指出,相較于傳統(tǒng)便利店,這么多現制現售的SKU其實已經很多。“如果開一個便利店,這么大場地,不可能有這么多種類,后廚不夠大。”
事實上,國內無人便利店格局尚不清晰。呂昊澤告訴記者,即使是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在無人零售領域也還處在探索階段,并未開展大規(guī)模的布局。李成東則認為,“無人便利店,更大問題可能還是在技術層面。”因此,即便是亞馬遜的Amazon Go在今年年初首次對外開放時,也出現未付錢即離開的尷尬場面。
迭代技術,已成為行業(yè)共識。此次X-24h的推出,也整合了視覺識別、重力感應、智能鎖鮮、智能烹飪等技術。X-24h還與聯想研究院、上海交大簽訂戰(zhàn)略合同,在軟硬件上探索進一步升級。
天使之橙聯合創(chuàng)始人、上海巨昂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劉銳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無人便利的發(fā)展趨勢是智能化,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要強,讓消費者進入場景當中。同時通過智能化,對消費者畫像也會實現更清晰的把握,對后者的理解更加精準。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則表示,無人便利店從貨架展示、進門時的身份識別認證、支付,到商品和貨架管理、品類管理,都需要靠技術支撐,而未來無人零售技術將更加成熟,購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小顆粒似乎也成趨勢。劉銳表示,在做天使之橙時發(fā)現,越無限接近消費者,與便利程度成正比,消費頻次和消費欲望就越高。未來,無人便利店的顆粒度可能越來越小,更接近我們的生活單位。
呂昊澤也持相近的觀點,未來無人便利店或將增長迅速,門店數量及用戶規(guī)模將不斷增加,并向全品類延伸。高消費密度場景將得到優(yōu)先布局,且隨著無人零售店的介入,零售行業(yè)可能面臨重新洗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