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原創(chuàng)

每經網首頁 > 原創(chuàng) > 正文

造車盈虧平衡點從200萬輛降至20萬輛?成本降低引來眾多“新能源玩家”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0 18:51:51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瘋狂的造車現象?這在過去一百多年都沒有發(fā)生過?!比疸y中國證券研究主管及亞太汽車行業(yè)研究主管侯延琨直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段思瑤

繼零部件廠商、汽車設計公司、互聯網企業(yè)接連邁入造車大部隊后,近日汽車經銷商集團國機汽車也宣布將與關聯方成立新能源公司。

一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涌現了一大群“鯰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瘋狂的造車現象?這在過去一百多年都沒有發(fā)生過。”瑞銀中國證券研究主管及亞太汽車行業(yè)研究主管侯延琨直言。

“這是一個擁有巨大空間的市場。汽車產業(yè)鏈占據國內GDP的10%,占到了日本GDP的15%。”侯延琨向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表示。

但是,過去汽車行業(yè)的進入壁壘極高導致外來者只能“望而生畏”。

“汽車里面最關鍵的是發(fā)動機和變速箱,這二者大概需要20億美元的研發(fā)費用。此前,汽車公司不做到200萬輛(此數據主要參考國外市場,自主品牌更低些),根本生存不下去,因為你要攤銷總體大約200億美元的成本,攤到每一臺車上1000美元的研發(fā)成本,你這個車還有可能失敗。”侯延琨說。

而現在的情景則不同,電動車除了包括電池等幾大核心零部件之外,剩下的東西都不是核心的技術壁壘。“買到了這些零部件,那么電動車就等于變成了一個組裝工廠,就像手機一樣。”

根據瑞銀證券的測算,不同于此前燃油車企200萬輛的盈虧平衡點,電動車的盈虧平衡點只需要20萬輛,甚至是10萬輛。

“你的研發(fā)費用、推廣費用,基本上產銷達到10萬輛或者20萬輛就可以打平。這就給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看到了機會。”侯延琨直言,現在甚至有不少有理想的富二代都對造車抱有極高的熱情。

近日,隨著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獲批,第11家獲得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yè)正式出爐。一年之內,獲批11家新能源乘用車造車企業(yè),這種速度也讓業(yè)內人士感到吃驚。

此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NBD汽車,其實只要按照發(fā)改委發(fā)布的2015年第27號令《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yè)管理規(guī)定》中規(guī)定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嚴格進行的申報與審批,那么這張造車“準生證”基本就能夠拿到。

對此,侯延琨也表示,最終可能有幾十甚至上百個玩家入局。一段時間內不少人都會盈利,但是最終行業(yè)還是會整合回來。

因此,接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會進入“規(guī)模與品牌效應”階段。

侯延琨向NBD汽車表示:“這就和手機行業(yè)一樣,現在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家行業(yè)巨頭。拿汽車行業(yè)舉例,200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韓國還有8家汽車公司,然后金融危機之后,只剩下現代和起亞兩家巨頭。”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急速降溫,包括北汽、江淮等車企銷量均遭遇到了不小的滑坡。除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被重審以及補貼下滑致使相關車型終端售價上漲的原因之外,侯延琨表示,前兩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低迷還有兩層原因:其一,整車廠要與下游供應商特別是電池廠商等重新就價格進行談判;其二,新能源車企還要與運營公司等“買家”進行談判。

不過,盡管這樣的談判未完成之前會對產銷量產生一定影響,但根據瑞銀證券的預測,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有20%的增幅可期,到今年年底達到60萬輛沒有太大難度。

“事實上,占據電動車制造成本約1/4到1/3價格的電池已經在過去5年中跌掉了一半,我們預測今后每年還會下降5%-6%,10年后會再跌一半。”侯延琨表示,根據預測,到2025年,電動車將與普通燃油車處于同等的價格區(qū)間內。屆時,新能源汽車將真正能夠受到消費者青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能源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