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00:50:45
大元股份被立案調查近一年,如今終于有了初步結果,此前曾操盤公司的資本玩家及其隱秘“手法”亦浮出水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記者 岳琦
大元股份(600146,收盤價37.67元)被立案調查近一年,如今終于有了初步結果,此前曾操盤公司的資本玩家及其隱秘“手法”亦浮出水面。
昨日(6月9日),大元股份發(fā)公告稱,收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2012年的兩起未披露關聯交易浮出水面,公司原實際控制人鄧永新在新疆礦權交易和貴州股權交易中隱瞞關聯關系,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當年利潤。
上述告知書顯示,大元股份信息披露違法案已調查完畢,證監(jiān)會對大元股份和鄧永新分別罰款30萬元,且因鄧永新違法違規(guī)情節(jié)嚴重,證監(jiān)會擬對其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事實上,鄧永新被業(yè)界稱為資本玩家,其與大元股份原董事長鄧永祥為兄弟關系,此兄弟二人都曾被上證所公開譴責。
此外,去年10月,大元股份推出近28億元的定增收購計劃,這一調查結果可能對其定增產生影響。對此,昨日記者致電大元股份,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表示,目前最終的處罰結果還沒有確定,不能準確判斷影響,立案調查結束后可以繼續(xù)做定增。
鄧永新隱瞞兩起關聯交易
2014年8月25日,大元股份收到中國證監(jiān)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guī),根據有關規(guī)定,中國證監(jiān)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大元股份公告稱,如公司因該立案調查事項被中國證監(jiān)會最終認定存在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暫停上市。
大元股份近年來的發(fā)展歷程頗有些戲劇性,其實際控制人在鄧氏兄弟和另一位叫做楊軍的自然人之間多輪更替。2012年8月,鄧永新以2.8億元價格從原實際控制人楊軍手里取得公司控股權。2014年5月,楊軍又通過舉牌和協議收購“卷土重來”,成為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
按照大元股份昨日的公告,大元股份存在違法事實都在鄧永新控制公司期間。2012年9月,新疆托里縣世峰黃金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峰公司)以4450萬元出售6個礦權給托里縣北方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礦業(yè))的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大元股份未在2012年年報中如實披露。
事實上,當時鄧永新一手控制著上市公司,另一手控制著北方礦業(yè),通過一場關聯交易,大元股份實現凈利潤2314萬元,而當年其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僅1102.78萬元。因此事“造成嚴重后果,市場影響惡劣”,鄧永新在2014年就已被上證所公開譴責。按照上證所的公示,該筆交易是公司2012年扭虧為盈并避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重大交易。
此外,證監(jiān)會在上述事先告知書中還提及,2012年5月,大元股份子公司以996萬元向北京京通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通海)收購貴州黔錦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黔錦礦業(yè))部分股權。京通海正是由鄧永新的哥哥鄧永祥實際控制。而鄧永新未將相關情況告知大元股份或董事會,京通海未被列入關聯方。
去年曾公布新定增預案
鄧氏兄弟的資本術最終浮出水面,而此前兩兄弟又都曾被上證所公開譴責。這一次,資本玩家鄧永新或將面臨5年的證券市場禁入。對此,大元股份工作人員表示,鄧永新已經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也沒有在公司及關聯公司任職。
對于大元股份來說,雖然是前實際控制人惹的“麻煩”,但對公司的影響卻是非常明顯。大元股份2014年年報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此次立案調查。
此外,截至2014年底,大元股份主要子公司世峰公司未能恢復生產,采礦權因涉訴被凍結,其名下采礦權證已經過期,目前正在辦理延續(xù)。而2014年靠出售子公司勉強盈利后,大元股份在年報中提示,存在2015年營業(yè)收入低于1000萬元的風險,由此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
對于內外交困的大元股份,其最大的希望來自定增。大元股份自2009年開始已經籌劃了三次定增重組,但前三次均半路“折戟”。
2014年10月,大元股份公布了新的定增預案,公司擬向楊軍控制的商贏控股、旭森國際、旭源投資等公司發(fā)行股份,募資不超過28.10億元,用于收購環(huán)球星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95%股權、環(huán)球星光品牌推廣項目、環(huán)球星光美國物流基地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大元股份曾表示,公司等待立案調查結束后向中國證監(jiān)會申報此次非公開發(fā)行材料。
對此,大元股份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該案件還有申辯、聽證等程序,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怎樣,是否存在變數亦不能準確把握。
上述大元股份工作人員還表示,“案子結束后可以繼續(xù)做定增”。
大元股份在2014年年報中亦提示,公司無法預測可能的處罰是否會使公司發(fā)生不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fā)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的情形,亦無法保證能完全消除相關不利因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