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營改增”全面推廣財稅改革進深水區(qū)

2013-07-12 01:04:4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fā)自北京

財稅變革

“營改增”可帶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還可以帶來70萬個就業(yè)崗位。

按照國務院部署,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yè)和部分現代服務業(yè)“營改增”試點將在全國范圍內推開。

國稅總局原局長肖捷曾透露,國家稅務總局曾做過測算,營業(yè)稅改增值稅以后,可以帶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出口增長0.7個百分點,同時還可以帶來新增就業(yè)崗位約70萬個。

至于“營改增”對于財稅改革乃至整個經濟改革中發(fā)揮的軸心作用,數位財政專家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方案已初露端倪,“營改增”將成為財稅體制改革的切入口。

最大功績是產業(yè)鏈減稅

目前,我國對交通運輸業(yè)、建筑業(yè)、金融保險業(yè)、郵電通信業(yè)、文化體育業(yè)、服務業(yè)等9個行業(yè)征收營業(yè)稅。

而以交通運輸業(yè)和現代服務產業(yè)為先行軍的試點,已在上海開展超過一年半,僅2012年上海市試點納稅人全年減負面已超過90%,稅收增加戶數呈逐月下降態(tài)勢,全年整體減少稅收200億元左右。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測算顯示,今年8月1日起“1+6”行業(yè)試點擴至全國,預計全年減收規(guī)模為1200多億元,全部推開“營改增”后全年預計可減稅約兩三千億元。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營改增”最大功績是產業(yè)鏈減稅,打通了服務業(yè)和制造業(yè)之間的稅收掣肘,使鏈條上的每個參與主體都獲得好處,也將提高效率,降低價格。

他認為,從戰(zhàn)略角度看,實施“營改增”不僅是要減輕企業(yè)稅負,合理優(yōu)化稅制,更重要的是通過稅收改革,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

觸及當前稅制改革主脈

中國現行19個稅種中,增值稅與營業(yè)稅在稅收中的比重超過40%,兩大主體稅種幾乎涉及每一家企業(yè),而中國幾乎90%以上的稅收來自企業(yè)。

因此,“營改增”被看做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一次大 “手術”,而決策層希望通過它的倒逼機制,擯棄分稅制的種種弊端,啟動一系列行政體制改革,達到轉變政府職能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長遠施政目標。

胡怡建指出,在中國當前稅制格局中,最核心的問題是間接稅所占比重大,這使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處于不利地位,讓高收入者少繳稅,中低收入者多繳稅。“營改增”帶來的減稅,毫無疑問減的是間接稅,這也讓“營改增”觸及了當前稅制改革的主脈。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營業(yè)稅是地方第一大稅種,并且不與中央進行分成,目前在試點地區(qū),”營改增“后的增值稅收入仍全部留歸地方,但商品環(huán)節(jié)的增值稅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分配比例是75%和25%。

財稅專家都表示,同一稅種采用兩種分配比例,征稅成本高,長期無法持續(xù),而且這也不符合稅法和稅理。

據測算,若“營改增”全面鋪開,增值稅分成比例不變,地方原營業(yè)稅稅收的五分之四將被中央劃走,地方財政將面臨巨大壓力。由“營改增”而引發(fā)的中央和地方稅收分成問題,被業(yè)內視作對1994年“分稅制”體系進行重構的突破口,財稅改革由此涉入深水區(qū)。

分稅制最主要的弊端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財權與事權之間的不匹配。目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約為53%,但全國財政支出中,地方政府的支出占比約85%。這導致了地方政府30%的支出來自中央的轉移支付和各種不規(guī)范融資負債,也就是說,地王頻出的土地財政怪圈亦可溯源至分稅制癥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財稅改革將是“十二五”期間一系列改革的核心,但由于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步伐可能會相對平緩,而圍繞央地財政收入分配的測算工作正在密切進行中。其中,調整增值稅分配比例,建立以房產稅和資源稅等為主體稅種的地方稅體系都在測算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