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內地人赴港買保險上半年增近五成

2012-09-11 03:04: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fā)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fā)自深圳

現在,內地人赴港購物的目光不僅僅是放在了奶粉尿布化妝品等商品上,香港眾多的理財產品也成了吸引內地客人的產品之一。

據香港保險業(yè)監(jiān)理處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向內地訪客所發(fā)保單中,新造保單保費為43億港元,同比增長48.3%,占今年上半年全港個人業(yè)務總新造保單保費377億港元的11.4%。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相對內地來說,香港的保險保費便宜,理賠比較方便,這些都是優(yōu)勢。

赴港投保日益增多

“應該是在兩年前,內地人赴港投保的人數開始逐漸增加起來。”香港安達保險陳先生介紹道,上述現象在深圳開通了自由行之后尤其明顯。

根據香港保險業(yè)監(jiān)理處的數據,2009年全年香港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共30億元,占當年全港個人新增保單總保費463億港元的6.4%。隨后,僅在2010年上半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的保費就達到了21億港元。此后,內地訪客新造保單的保費占比逐漸上升,2010年全年占全港個人業(yè)務總新造保費的7.5%、2011年占比9%,到2012年一季度,這個占比達到了9.6%。資深保險律師黃悅珊認為,很多人去香港買保險就是看中了香港的保險品種多,價格便宜,理賠服務比內地好。

“我個人主要是給自己養(yǎng)老增加點收入,畢竟老了以后的生活很難講,社保的錢太少了。另外,香港的大病保險理賠很簡單,只要有醫(yī)院的正常手續(xù),保險公司就認。”一位赴港投保的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香港安達保險的陳先生介紹,目前赴港投保的人員一般是一些中高收入人群,保單數額比較大,大部分為長期壽險和重大疾病險,同時保單相對來說更劃算。據悉,在同等保費的情況下,香港的保額會高出內地2~6倍;在保險收益方面,香港的保險的年均收益率一般會高出內地的保單。

除此之外,在香港為小孩購買保險的人也逐漸增多,據香港保險業(yè)內人士介紹,很多父母在香港生完小孩之后,就順便為其子女購買了保險。

風險不可忽視

當然,購買香港的保險也并不是沒有風險。此前,有人通過內地代理人的方式購買了香港保險,即俗稱的“地下保單”,但是這類保險并不受法律保護。“保險一定要在香港購買,需要投保人到香港來簽署投保協(xié)議,其他地方簽訂的保單都是無效的。”陳先生表示。

同時,匯率風險也是赴港投保人士不得不考慮的原因之一,香港的保單大多是以美元或港元計算,所以如果人民幣處在升值的通道上,去香港投保的客戶就必然要考慮一定的匯率風險。

黃悅珊表示,內地目前的保險公司不能破產,但是香港沒有那樣的限制,香港的保險公司可以破產的,所以在購買一些長期險種的時候也要考慮這類風險。此前,香港的星輝保險就在2009年被清盤,雖然最后由其他基金接盤,但是保險人在購買保險時也確實要考慮一個保險公司的穩(wěn)定性。

另外,香港的保險雖然理賠方便,但是對于內地的客戶來說,由于所處地域有差異,仍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黃悅珊表示,比如一些重疾保險,是不是需要在他們認定的醫(yī)院就醫(yī),或者在所有醫(yī)院看病都可以理賠,這些也是購買保險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她表示,此前就已經有一些這樣的糾紛出現。保險人在出現這些問題以后,投保人需要和香港方面接洽,對內地客戶來說,會比較麻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