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7 00:57:36
朱昌俊
全國各地中小學幼兒園開學已然一周,而多地新校車仍面臨上牌難的問題,這無疑成為安全校車上路前“最后一公里”的攔路虎。盡管從宏觀層面而言,因《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頒布后,相關部委并無具體的細則出臺,可能導致地方在執(zhí)行上面臨規(guī)則不明的掣肘,但眼下地方政府在安全校車上表現出的積極性不足顯然更值得反思。
《校車安全條例》于今年4月正式生效,在如今條例實施五個月后,反觀地方表現,諸如校車上牌要通過12個部門審批等現象,很難讓人看出校車“特事特辦”的風格。
都說安全校車是“特權車”,但這種特權顯然不能止于“路上”的特權,而是包括它的上牌、監(jiān)管、財政供給,這些都理應以一種超常規(guī)的管理模式來實現。這既體現出政府部門對校車安全的重視,也唯有此,校車才能真正抵達安全的彼岸。事實上,對于安全校車“特事特辦”,一些地區(qū)已經給出了成功經驗。
對于校車安全表現不出“特事特辦”的積極性,歸根結底可能還是緣于一種認識上的不足,對于校車安全抱有僥幸心理,而非是統(tǒng)籌或技術標準上的困境。鑒于此,在國家層面,對于校車安全的政府責任也需要進一步通過規(guī)則來強化。
當然,安全校車難上牌一事,也再次昭示出一個值得警惕的“通病”,一些政策難以執(zhí)行,恐怕并非是緣于地方政府的直接阻力,而是依據原有規(guī)則,打著“按規(guī)則辦事”的幌子來拖累或延遲改革。而實際上,任何改革首先就需要從破除既有的規(guī)則開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如果能通過有效的資源統(tǒng)籌來實現安全校車的特事特辦,也不啻為一次政府提升辦事效率,精簡辦事程序的有益演練。
雖然《校車安全條例》目前還處在付諸實施的過渡階段,但安全校車經不起閑置,學生安全更經不起等待。不管怎樣,最大限度上保障安全當是校車安全上路的首要價值和行動準則。圍繞這個目標,各地應該充分發(fā)揮地方智慧,盡快實現讓安全校車安全上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