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6 01:09: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來自美國證監(jiān)局(SEC)的一系列公開文件,及時地披露出了巴菲特和索羅斯等精英投資家如何在上個季度對抗全球股市下滑。盡管持倉數據令人眼花繚亂,但我們仍找到了一些共同點:消費股和金融股正逐漸失去光環(huán),黃金則再一次得寵。
各有所愛
由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新13-F文件,印證了我們之前的一些猜想。比如,今年二季度,其大舉拋售的消費股包括寶潔 (減倉19%),卡夫食品(減倉25%)和強生(減倉64%)。
巴菲特曾在本月初表示,之所以減持消費股,是因為這些企業(yè)正面臨挑戰(zhàn)。而據伯克希爾稍早時候提交給監(jiān)管部門的文件中披露,投資組合中消費股成本從123億美元下降至98.4億美元(降幅約達20%)。
但其余一些細節(jié)令人驚訝。首先,伯克希爾第二季度清倉了770萬股英特爾,要知道這部分股票建倉僅發(fā)生在三個季度前(當時為930萬股),而從去年3季度至今年2季度,該股累計上漲不到10%;其次,伯克希爾增持了一部分石油股,包括新買入280萬股美國國民油井華高(NOV)以及2716萬股菲利普斯66(PSX)。有分析人士稱,由于NOV倉位較小,這極可能出自新上任基金經理Combs或Weschler之手。
巴菲特的持倉變化還涉及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公司,比如增持1310萬股紐約梅隆銀行、增持富國銀行和IBM。同時,他還大量減持了支付技術商VISA(-82%)、美國合眾銀行(-4%)和快遞巨頭UPS(-82%)。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爾持有的美國股票市值合計為743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1.3%。目前,伯克希爾持有頭寸最大的是富國銀行(4.11億股)。
另一位大亨索羅斯,則極力回避銀行股。據悉,他旗下的對沖基金清倉了高盛 (12萬股)、摩根大通(70.1萬股)以及花旗(42萬股)等股票,這也令索羅斯幾乎徹底告別了銀行股。同期,索羅斯還買入了56萬股SPDR黃金信托 (至88.4萬股),為連續(xù)四個季度增持。總體來看,索羅斯二季度持倉市值為69億美元,環(huán)比僅增長1.5%。
當然,偏愛黃金的還包括近來運氣欠佳的基金經理鮑爾森。二季度,他增持了26%的SPDR黃金信托至2184萬股,為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增持。目前,鮑爾森是SPDR黃金信托的最大持有人(5.25%),緊隨其后的是NorthernTrust(3.99%)和美國銀行(2.1%)。據了解,自2004年11月成立以來,SPDR黃金信托的累計回報率為247%,但由于黃金今年表現欠佳,該基金年內回報率不到3%。
盡管標普500指數年內上漲12%,但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和動蕩的市場,依然抑制了這些投資精英的業(yè)績。據統計,截至8月14日,索羅斯基金2012年回報率為6.52%,同期伯克希爾和鮑爾森基金回報率分別為15%及6%。
背后的原因
為什么索羅斯會清倉銀行股,而鮑爾森又重新增持黃金?
很大一個原因是,自2008年以來,美國銀行業(yè)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挫,盡管三年來美國銀行業(yè)不斷修復自己的核心業(yè)務,維持自己的盈利能力,但在全球金融環(huán)境動蕩的大背景下,美國銀行業(yè)的風險仍然不容忽視。
首先,美國長期維持低利率政策,導致銀行的凈息差收窄。盡管在2008年以前,凈利息收入并不是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投行以及其他金融服務項目驟減,也導致凈利息收入在銀行營業(yè)收入的占比陡升;其次,歐債危機的不斷升級,加劇了美國銀行業(yè)投資歐洲市場的風險。盡管美國多家銀行已經不斷削減自己在歐洲市場的風險敞口,但危機帶來的風險始終不容小覷;最后是銀行內部管理存在的風險,例如,摩根大通就因“倫敦鯨”事件遭受巨大損失,導致其二季度盈利下降了9%至49.6億美元。
對此,FBR資本分析師保羅·米勒表示,雖然摩根大通的核心業(yè)務仍然保持了強大和完整性,但其信貸衍生工具組合對未來盈利構成潛在風險,而這類投資組合會導致摩根大通未來收益存在不確定性。盈利下降、聲譽受損或許正是摩根大通此次遭到基金經理們拋棄的原因。對于另一家遭拋售的銀行高盛來說,二季度的營收下降也許與其持有大量歐洲主權債務有關。
從大鱷們的動向來看,在美國經濟復蘇乏力,歐債危機日漸堪憂,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的大環(huán)境下,或許投資黃金是更為明智的選擇。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今年二季度,黃金價格暴跌4%,為四年來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在QE3預期尚未熄滅前,也許基金經理傾向于增持黃金就不難理解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