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0 22:50:02
近期,多家車企召開智能駕駛發(fā)布會。加特蘭產品負責人指出,毫米波雷達尤其在惡劣天氣下具備更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可提供穩(wěn)定的距離和速度數據。4D毫米波雷達通過增加信道數,實現(xiàn)點云成像,逐漸替代傳統(tǒng)毫米波雷達,甚至能部分替代激光雷達,助力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普及。目前,攝像頭傳感器與激光雷達廣受關注,而毫米波雷達相對而言關注度較低。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魏官紅
2月10日晚間,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比亞迪智能化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宣布,比亞迪全系車型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首批21款車型稍后上市。
近期,多家車企召開了智能駕駛相關發(fā)布會,業(yè)界猜測“智駕平權”時代即將到來。市場熱議之下,也有不少人將目光投向智能駕駛汽車必不可少的“裝備”——傳感器。
根據頭豹研究院研報,智能駕駛架構主要包括感知層、決策層和執(zhí)行層。具體來看,感知層主要包括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
目前,攝像頭傳感器與激光雷達廣受關注,而毫米波雷達相對而言關注度較低。近日,加特蘭產品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毫米波雷達在智能駕駛中起著不可替代的輔助作用。”
當下,最為火熱的智能駕駛傳感器當屬激光雷達。
2月9日,長安汽車正式發(fā)布智能化戰(zhàn)略“北斗天樞2.0”計劃。據了解,其天樞智駕系統(tǒng)將于今年8月份率先在10萬元級別車型搭載激光雷達。
10萬元級別車型也能使用激光雷達,這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國產廠商的進步。據華金證券,2021年以前,激光雷達市場主要由國外廠商占據主導。2021年末,隨著搭載國產激光雷達的車型陸續(xù)發(fā)布、交付,國產廠商份額快速抬升。2024年上半年,禾賽科技、速騰聚創(chuàng)、華為技術及圖達通四家國產廠商合計市占率超過97%。
滲透率方面,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標配激光雷達車型滲透率從2023年1月至5月的1.5%提升至2024年1月至5月的4.7%,2024年5月達到6.3%。華金證券表示,伴隨著智能駕駛快速發(fā)展帶動激光雷達進入規(guī)?;a,產品價格水平持續(xù)下探,速騰聚創(chuàng)2024年一季度產品價格降至約2600元。
攝像頭方面,2023年,我國車載環(huán)視攝像頭滲透率為39%;車載前攝像頭滲透率為56%;倒車攝像頭滲透率為48%。
目前,以舜宇智領、德賽西威、??低?、歐菲光為代表的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逐漸崛起。據華金證券研報,2023年國內市場上舜宇智領、德賽西威分別位列前二,??低暸琶谌?。
值得一提的是,攝像頭模組最核心的零部件當屬CIS(COMS圖像傳感器),該領域國內廠商主要有韋爾股份和思特威。
可以看出,目前車載攝像頭滲透率較高,激光雷達滲透率在持續(xù)提升之中。而談到目前逐漸受關注的智能駕駛傳感器,則不得不提4D毫米波雷達。
佐思汽車研究表示,目前,汽車毫米波雷達產業(yè)鏈上游依然被國外芯片/芯片模組提供商占據,主要玩家包括英飛凌、ADI、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瑞薩等,但國內毫米波雷達廠商也發(fā)展迅猛,涌現(xiàn)出不少初創(chuàng)企業(yè),國內玩家目前包括加特蘭、歐思微、晟德微等企業(yè)。
關于毫米波雷達的特點,加特蘭產品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攝像頭能夠捕捉細節(jié)和顏色信息,激光雷達則在高精度三維建圖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兩者在大霧、大雨、強光等惡劣天氣下往往會出現(xiàn)性能下降的問題。相比之下,毫米波雷達具備更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和全天候工作能力,能夠穩(wěn)定地提供物體的距離和速度數據。此外,高階毫米波雷達還能夠采集高度信息和輸出豐富的點云密度,可以替代激光雷達,在復雜的城市道路環(huán)境中,也能準確檢測到被遮擋的車輛和精細分辨目標強弱,從而有效補足其他傳感器在特殊場景下的不足。”
關于當下火熱的4D毫米波雷達,佐思汽車研究認為,相較3D毫米波雷達,4D雷達(距離、速度、水平方位角、垂直高度)通過增加發(fā)射、接收通道的個數,提供點云的功能,從3T4R(12信道)到6T8R(48信道)再到12T16R(192信道)甚至到48T48R(2304信道),點云成像的精度持續(xù)提升,逐漸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毫米波雷達的替代;在多顆雷達組網的情況下,實現(xiàn)對激光雷達的部分替代。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4D成像毫米波雷達點云效果已經可以和低線數激光雷達相當,同樣具有高靈敏度與高分辨率的特性,且成本總體較低。在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上,4D成像毫米波雷達能夠作為安全冗余發(fā)揮功能,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在未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上,4D成像毫米波雷達能夠作為激光雷達的傳感器平替,實現(xiàn)自動駕駛功能,助力智能駕駛的普及。
上述加特蘭產品負責人也表示:“從全球智能駕駛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毫米波雷達的裝配量正隨著智駕技術的普及大幅增長。在高階智駕系統(tǒng)中,單車通常需要配備更多數量的毫米波雷達,以實現(xiàn)更精細的環(huán)境感知和冗余設計;而隨著智駕技術逐步向更多級別的車型下放,毫米波雷達的市場滲透率也在持續(xù)提升。”
其補充表示:“與此同時,毫米波雷達在艙內監(jiān)測、開門避障等新興應用場景中也展現(xiàn)出廣闊前景。未來,隨著智能駕駛和多場景應用的共同驅動,毫米波雷達的裝配量將持續(xù)增長,形成規(guī)模效應,助力智能駕駛技術的廣泛普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42669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