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9 16:55:46
科技巨頭英偉達宣布將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為人形機器人提供動力的新技術Jetson Thor。與此同時,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最新進展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進展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科幻走向現實,預計將對全球勞動力產生深遠影響。據花旗分析師預測,到2050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7萬億美元。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高涵
從小眾到大眾,人形機器人的前景預期不斷提升。此前,美國《時代周刊》發(fā)表了封面文章,匯集并篩選了200項“2024年最佳發(fā)明”,其中,人形機器人登上封面,被稱為2024年最偉大發(fā)明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最新進展、英偉達宣布進軍該領域等報道,再度將人形機器人推向風口。
二級市場方面,A股人形機器人相關概念也獲資金追捧,包括三豐智能、翔樓新材、愛仕達、埃夫特-U、柯力傳感等個股近期均錄得不小漲幅。
圖片來源:Wind
在新一波人形機器人的推動下,全球勞動力也正處于變革的邊緣,這些機器人為倉庫、餐館、家庭甚至工廠車間帶來了類似人類的適應性和智能。在海外,包括英偉達、Argon Mechatronics、波士頓動力、Apptronik、Figure AI、Unitree、Agility Robotics和特斯拉在內的公司正在重塑下一波智能自動化的可能性。
花旗分析師預計,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guī)模到2050年有望達到7萬億美元之巨。
11月中旬,據《華爾街日報》,科技巨頭英偉達一位高管表示,將于2025年上半年將其為人形機器人提供動力的新技術Jetson Thor推向市場,目的是在快速增長的機器人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不過,英偉達并不直接參與機器人制造,類似于谷歌向手機制造商提供安卓平臺,英偉達將自己定位為技術供應商。英偉達副總裁 Deepu Talla表示,英偉達的目標是服務“數十萬家"機器人制造商,形成一個分散的市場環(huán)境。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于今年早些時候揭開面紗的Jetson Thor計算機,是英偉達類人機器人開發(fā)路線的一部分,在這一領域,AI的進步提升了機器人的自主性,使機器人能夠更好地與人類及其周圍環(huán)境互動。在3月份舉行的年度會議上,黃仁勛在臺上展示了一系列機器人,凸顯英偉達芯片在這些機器人系統(tǒng)中的作用。
此外,當地時間11月28日,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發(fā)布新動態(tài),視頻中Optimus穩(wěn)穩(wěn)地接住迎面拋來的網球并放下,手指可相對靈活地彎曲。特斯拉Optimus工程師將最新展示的靈巧手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
圖片來源:X
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曾表示,預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在2025年底前進行少量生產,用于特斯拉工廠內部,到2026年可能會增加產量,面向外部客戶銷售。
國信證券12月4日在研報中稱,特斯拉機器人產品迭代迅速,有望給全球機器人市場帶來“鯰魚效應”,激發(fā)人形機器人玩家的活力。在車端與機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較高的前提下,疊加大廠入局+技術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機器人發(fā)展有望持續(xù)推進,2025年有望成為量產元年。
就在上周,美銀證券發(fā)布特斯拉研報。該行分析師約翰·墨菲在訪問了奧斯汀的超級工廠后,上調對特斯拉的目標價至400美元,并維持“買入”評級。
特斯拉Model 3和Optimus(圖片來源:特斯拉X賬號)
墨菲提出了關于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有趣觀點。他指出,特斯拉目前正在使用Optimus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對電池進行分類,并通過接網球等用例測試其靈活性。特斯拉計劃到2025年底在奧斯汀超級工廠部署1000臺Optimus機器人。墨菲相信,隨著特斯拉機器人出租車技術的成熟,特斯拉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將轉向Optimus開發(fā),加速機器人訓練。
馬斯克曾表示Optimus將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潛在市場價值高達200萬億美元。墨菲認為,Optimus更像是一個“長期潛在”機會,隨著性能提升,其成本將下降,產量將在2026年及以后增加。
從科幻走向現實,人形機器人正在變革勞動力。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進入工廠便是典型的例子。
近日,花旗全球洞察分析師Rob Garlick和Wenyan Fei分享了他們對未來25年內人形機器人市場發(fā)展的深入研究成果。據Rob Garlick介紹,盡管機器人技術并非新生事物,但當前正涌現出眾多新的進展,其中AI的發(fā)展尤為關鍵。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家庭服務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如折疊衣物、修剪草坪等家務勞動,以及為老年人提供照護服務等方面,預計將迎來顯著增長。此外,包裹遞送、建筑施工和食品遞送等領域也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場景。
Wenyan Fei則大膽預測,到2050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到7萬億美元之巨。他提到,特斯拉的Optimus是當前正在開發(fā)的人形機器人中的一個典型代表,而市場上還有超過50種不同的人形機器人正處于研發(fā)階段。盡管家用市場潛力巨大,但分析師認為,人形機器人更有可能首先在工業(yè)環(huán)境和勞動力中得到廣泛應用。
圖片來源:英偉達官網
Rob Garlick強調,人形機器人的投資回報周期可能非常短,且回報豐厚。他估計,部分機器人的投資回收期甚至可能短至36周。然而,他也承認,目前尚不清楚人形機器人將如何替代人類員工的具體替代率。同時,對于希望部署該技術的公司來說,提高人形機器人的產量仍面臨巨大的財務挑戰(zhàn)。
Wenyan Fei指出,將人形機器人投入生產的成本相當高昂,尤其是當需要為它們建立專門的生產線時。他特別提到,特斯拉的Optimus在當前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最后,兩位分析師提醒道,盡管人形機器人技術發(fā)展迅速,但在將其融入日常生活時仍需謹慎。
對于人形機器人后續(xù)投資機會,中信建投證券汽車行業(yè)首席分析師程似騏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yè)正處于從1到N的量產階段,特斯拉機器人量產進度、AI大模型更新迭代、海內外人形機器人產業(yè)化落地進程仍然是核心影響因素。
浙商證券機械國防團隊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yè)趨勢已成,預計從產業(yè)形成期過渡到產業(yè)擴張期,商業(yè)化落地可期。浙商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大制造組組長邱世梁表示,“隨著AGI技術持續(xù)突破、供應鏈格局趨于完善、下游應用需求持續(xù)打開,人形機器人行業(yè)作為高端制造成長板塊的明珠,2025年將迎來板塊性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