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4-06-08 17:11:35
◎嵐圖汽車CEO盧放否認了嵐圖汽車和東風集團“趕了個晚集”,而是“還在趕集的路上”,而且東風集團通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賦能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
每經(jīng)記者 王琳 每經(jīng)編輯 魏官紅
6月8日,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在重慶舉行,對于嵐圖汽車和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集團)是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詢問,嵐圖汽車CEO盧放進行了詳細的回應。
盧放首先否認了嵐圖汽車和東風集團“趕了個晚集”,而是“還在趕集的路上”,而且東風集團通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賦能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
盧放同時坦言,從市場表現(xiàn)來說,東風集團確實并不“理想”,“我們的量或者形象也好,可能還不如理想等公司,還沒有達到市場上真正期待表現(xiàn)的結果。”
在盧放看來,背后的原因在于忽視了對用戶產品體驗的關心,目前東風集團及旗下公司正在進行“從TO B轉向TO C”的轉型。
“首先我不太贊同我們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的說法),我們起得比較早,但是還在趕集的路上,還并沒有變成晚集。”盧放表示,嵐圖汽車和東風集團作為央企,實際上在2000年左右就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yè),確實比較早。
“我們布局這些產業(yè)的結果,我覺得目前是賦能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所以,我覺得不一定說根據(jù)東風集團內部某一個企業(yè)或者某一個產品的優(yōu)勢,或者市場的一個結果,來評價我們的結果,而要看我們?yōu)檫@個產業(yè)做了哪些貢獻。”盧放進一步介紹,“比如在電機、IGBT、芯片、減速器,甚至是空氣彈簧等領域,包括去年討論的油箱等,我們都在做一開始很多企業(yè)不愿意投入的儲備,這些儲備現(xiàn)在能看出來,不僅對嵐圖有利,對東風集團內部有利,同時對整個新能源行業(yè)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盧放也坦言,東風集團市場表現(xiàn)還并不“理想”。
“其實我們不太敢把自己真正稱為一個國家隊,因為我們的量或者形象也好,可能還不如理想等公司,還沒有達到市場上真正期待表現(xiàn)的結果。”盧放表示,從產業(yè)鏈角度、資源角度來講的話,東風集團還在努力做這些事情,這是國有企業(yè)應該承擔的一些基礎責任。
事實上,近年來,東風集團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大潮中的表現(xiàn),時常被外界認為未能跟上市場發(fā)展。
以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東風集團股份(0489.HK,股價2.41港元,市值198.89億港元)為例,財報顯示,其在2023年實現(xiàn)營收993.15億元,同比增長7.2%,利潤卻由正轉負,股東應占虧損錄得39.96億元,較去年同期股東應占溢利102.65億元大幅縮減了142.61億元,這也是該公司自2005年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
在A股市場,東風汽車(600006.SH,股價6.55元,市值131億元)在2022年和2023年連續(xù)兩年營收同比下滑,扣非凈利潤也連續(xù)兩年虧損。不過,今年一季度,東風汽車營收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實現(xiàn)同比增長24.61%和154.96%。
目前,東風集團股份的市值已跌破200億港元,東風汽車的市值則為131億元。
那么,東風集團及其旗下公司下一步將如何在市場表現(xiàn)方面實現(xiàn)更好的結果?進行更好的轉型呢?
盧放給出的答案是——“從TO B轉向TO C”。
“‘從TO B轉向TO C’對我們是一個新的課題,原來我們更多將目光集中在產業(yè)鏈上,在產品或者技術上,但是我們并沒有真正關心到用戶的產品體驗。所以對于我們來說,現(xiàn)在我們最重要是要完成一個艱難的轉變,就是要‘從TO B轉向TO C’。”盧放表示。
盧放稱,“從TO B轉向TO C”不僅是其個人觀念的轉變,而是整個體系要因此轉變。
“內部講流程制度,天天喊用戶至上,如果去檢查我們的制度、流程、方法是用戶至上的嗎?不一定。因為我們做著做著又可能回到原來的這樣一個體系下。如果我們要想獲得一個真正很好的市場結果的話,在當前存量市場競爭還比較殘酷的情況下,整個體系必須要完成向TO C的轉型。當然這里面不僅是思維意識上的,包括流程、制度、方法等,包括所有人員的能力,我們要完成戰(zhàn)略構建。”盧放進一步解釋稱。
“在用戶關系、用戶體驗上,我們都圍繞用戶在做動作上的改變。”盧放介紹稱,短期來看,嵐圖汽車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們也不敢說,我們未來在這方面每一步都不會走錯,但是要快速嘗試這樣的轉變,并且完成這種轉變。”盧放對于未來仍然比較謹慎,“這種轉變確實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涉及一個大的體系的轉型,但是這個坎必須要過,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會堅定走下去,面向用戶,把嵐圖汽車真正打造成一個用戶型的科技企業(y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jīng)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