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1 19:32:22
每經編輯 段煉
網(wǎng)戀4年,一朝奔現(xiàn),說好的妙齡女子卻變成了已婚大媽!
為她花的170余萬元還能要回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上海大爺“搖一搖”結識“妙齡女子”
網(wǎng)戀4年花了170萬
2018年,上海寶山,李大爺通過微信“搖一搖”功能結識了“單身妙齡女子”吳某某,甜美的聲音、姣好的面容、對李大爺生活無微不至的問候讓李大爺漸漸“陷了進去”。一來二去,兩人感情逐步“升溫”,迅速建立了戀愛關系。這樣“甜蜜的戀愛”一談就是4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在這期間,一直未曾謀面的吳某某以生病需要錢治病、外婆去世需要喪葬費等理由尋求李大爺?shù)膸椭?,深陷情網(wǎng)的李大爺對她可謂是有求必應,多次給吳某某轉賬,總計170余萬元。直到開庭審理時,李大爺才與吳某某實現(xiàn)了“網(wǎng)戀奔現(xiàn)”。
墜入“甜蜜陷阱”的李大爺并不知道,這些錢款被吳某某揮霍于打麻將、日常開銷、請他人吃飯等活動。
李大爺還不了解的是,一直以來以年輕貌美的形象與他戀愛的吳某某,竟是年近五十的已婚大媽。這位大媽雖不識字,但通過向他人學習編輯文字消息、捏著嗓子模仿年輕女子的聲音,以及給李大爺發(fā)送從網(wǎng)絡平臺下載的年輕女子照片,想方設法偽裝形象,逐步取得了李大爺?shù)男湃?,最終讓李大爺?shù)羧肓恕熬W(wǎng)戀”詐騙的圈套。
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吳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責令被告人吳某某退賠被害人李大爺?shù)慕洕鷵p失。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吳某某上訴,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網(wǎng)戀”套路深,轉賬需謹慎
“網(wǎng)戀”詐騙案件的“套路”特點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其行為結構為: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物→行為人取得財物→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網(wǎng)上交友也成為一種潮流,由此結為情侶的情形也并不少見。但游離于真實社會之外的虛擬網(wǎng)絡,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本案便是一起典型的“網(wǎng)戀”詐騙案件。
以戀愛為名、行詐騙之實是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其“套路”往往有跡可循:
1. 打造“人設”
利用網(wǎng)絡社交平臺,抓住被害人急于求偶、消解寂寞、獲得情感認同等心理,虛構編造符合被害人內心期待的“人設”,吸引防范能力較低、易于信賴犯罪分子的被害人。
2. 取得信任
通過日常聊天交往等手段“加深了解”“培養(yǎng)感情”,與被害人建立起虛假的“戀愛”關系,并在此過程中掌握被害人的各類信息,進一步取得被害人的信任。
3. 編造謊言
在充分取得被害人信任之后,編造“生病”“借款”“急用”“資金周轉”“共同投資”等理由,誘騙被害人支付錢款。
是“婚戀”還是“婚陷”?謹防披著愛情外衣的詐騙
愛情本是人類所擁有的珍貴情感,然而有些“緣分”卻不過是一場騙局。你以為遇見了真愛,心甘情愿墜入情網(wǎng),卻不知墜入了騙子的“天羅地網(wǎng)”;你以為窺見了真心,義無反顧跳入愛河,殊不知跳進了騙子的“甜蜜陷阱”。
法官在此提醒,不要輕信網(wǎng)上打造的“人設”,網(wǎng)上交友要多一些戒心。凡涉及借款、投資等金錢話題要提高警惕,建議認真核實對方身份,避免掉入騙子的“溫柔”陷阱,造成財產損失。
法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盧祥勇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