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7 19:38:50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趙云
“2天賺22天收益!中秋國慶專享現(xiàn)金理財攻略來了。”今天記者注意有一些券商的客戶經理通過各類渠道宣傳著類似的長假理財攻略。
由于8天長假疊加季末因素,今天投資者買入1天期國債逆回購確實能享受到比較可觀的現(xiàn)金理財收益。另外,長假前夕買入貨幣基金也是常規(guī)做法。
不過記者注意到,今日一些券商發(fā)布的理財攻略中推薦明天買入同業(yè)存單、短債基金等產品。實際上,這類基金在贖回期限、贖回費設置上比貨幣基金有更多的注意事項,例如有的基金明天買入后,最早到10月16日才能贖回,而有的基金在7天之內贖回要支付比較高的贖回費,若不充分知情,投資者則可能面臨虧損。
記者注意到,今天在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可以看不少券商人士發(fā)布的所謂長假現(xiàn)金理財攻略,這些攻略通常包含“2天賺22天收益”“雙節(jié)將至,人閑錢不閑”等營銷話術。
一些券商人士發(fā)布的長假理財攻略 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各券商的攻略不盡相同,但主要的操作方法有共同點:基本都是建議9月27日可用資金買入1天期國債逆回購,享11天收益;9月28日資金可用后,在下午3點前買入短債基金等產品,繼續(xù)享長假數天的理財收益。
截圖自:某券商APP
對熟悉國債逆回購的投資者而言,今天是不容錯過的一天。由于8天長假疊加季末因素,今天投資者買入1天期的國債逆回購能享受到11天且頗為可觀的收益。今日午間,記者查詢某券商APP發(fā)現(xiàn),買入1天期的國債逆回購,每10萬的收益高達157元。如果投資者賬戶里有幾十萬閑錢,那么今天一天就可以輕松賺到近千元的理財收益,這一收益水平要遠高于尋常時間。
在這樣的“賺錢效應”下,“1天賺11天收益”的相關宣傳今天在行業(yè)內屢見不鮮。
不過這樣的高收益僅限于今天一天,明天再買入1天期國債逆回購將無法享受到長假期間的收益。
那么待明天國債逆回購的資金可用后,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再賺一次長假期間的理財收益呢?
有券商人士在發(fā)布的長假理財攻略中建議,明天(9月28日)可以買一些場內貨幣基金,就可以享受到長假期間近10天的收益。
而中信證券某分支機構投顧今天在朋友圈發(fā)布的一份長假“薅羊毛”攻略則建議,在今天買入國債逆回購后,明天可以買入某基金公司的同業(yè)存單基金或某基金公司的短債基金。并聲稱,“假設周三國債逆回購年化收益5.00%,以××短債為例,最近兩個長假期間平均年化收益3.08%,兩份收益疊加后國慶假期保守預計可獲得年化收益為6.08%-8.08%。”
那么,上述券商的理財攻略究竟是否靠譜?記者分別致電上述所涉及基金產品的基金公司客服咨詢。
對方表示,明天買入該貨幣基金可以享受長假10天收益的說法基本屬實,投資者明天如果有機會買入,可以享受到整個假期的收益,最早在10月9日就可以贖回,10月10日可以進一步贖回收益的份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明天該貨幣基金的額度可能會比較緊張。
相比之下,上述中信證券某分支機構理財攻略中推薦明天買入的同業(yè)存單、短債基金在贖回期限、贖回費設置上就有更多的注意事項。投資者如果為了“薅羊毛”貿然申購,可能會付出較高的機會成本。
上述同業(yè)存單基金的基金公司客服告訴記者,投資者明天下午3點前申購,長假10天的收益或虧損會反映在10月9日的凈值中。但根據規(guī)則,投資者明天買入該基金,最快要到10月16日才能贖回,不滿期限投資者將無法贖回。
上述短債基金的基金公司客服則向記者指出,長假期間該基金的收益情況取決于10月9日的凈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該基金的投資者的持有期不滿7天就贖回,將支付高達1.5%的贖回費,而這1.5%并不是年化費率,就是投資金額的1.5%。“如果投資者在9月28日下午3點前申購,想免贖回費贖回,那么最快也要等到10月13日。”客服表示。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在未充分了解贖回條款的情況下在明天買入相關短債基金,一方面可能會面臨長假后開盤賬戶無資金可用的窘境;另一方面,如果在份額確認后不滿7天貿然贖回該短債基金,將支付高達投資總額1.5%的贖回費,這對于年化收益約2%左右的短債基金而言是一筆較高的費用,并很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入不敷出。
就上述券商人士發(fā)布的長假理財攻略,某資深基金投資者向記者表示,“短債基金要具體看底層資產是什么,一般也不會說無風險。貨幣基金的問題是,你不知道基金經理配了什么。我個人不喜歡賺這種套利小錢,風險和收益不匹配,還不如高倉位過節(jié)。”
某公募基金人士則指出,雖然上述同業(yè)存單、短債基金風險相對較低,但投資者在買入前要關注具體條款,其實資金量不大的投資者還是交易國債逆回購相對簡單。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468515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