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3-02-05 14:16:54
◎以小說中游戲的描寫為例,《三體》第一部中所涉及的三體游戲,人們可以在游戲空間里做事,如果代入到這兩年的語境,恰好對應上了一個科技熱詞——元宇宙。
◎“硬核科學家奶爸”王元卓不認為《解碼三體》就是知識類的節(jié)目,在與各位專家的對談中,傳播知識解讀以及劇集背后專有名詞的思考,是更有意思之處。
每經(jīng)記者 畢媛媛 每經(jīng)編輯 張海妮
2月3日晚,《三體》大結(jié)局點映禮開啟,于和偉、王子文、李小冉等主演走向直播間,與觀眾做這第一部的告別。
作為《三體》IP首部真人影視化作品,《三體》在豆瓣的評分依然堅挺在8.1分,證實了觀眾與粉絲對《三體》的認可。
與《三體》劇集開播同步的,還有科幻作家王晉康、韓松,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復旦大學教授嚴鋒、作家馬伯庸,以及張雙南、王元卓等科學工作者們參與的知識解讀節(jié)目《解碼三體》。通過對談的形式,幫助觀眾更好地感受到劉慈欣筆下的角色和科幻世界的神奇魅力。
在節(jié)目播出期間,《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對話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科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院長王元卓,從這位科學家的口中,了解《三體》的前沿之處以及科幻作品難以影視化的真正原因。有著“硬核科學家奶爸”美譽的王元卓表示:“以小說中游戲的描寫為例,《三體》第一部中所涉及的三體游戲,人們可以在游戲空間里做事,如果代入到這兩年的語境,恰好對應上了一個科技熱詞——元宇宙。”
圖片來源:片方提供
科幻本是“未來的事”,需要人類想象力無限延伸。在《三體》中,劉慈欣融入了大量前沿物理學理論,因而引發(fā)眾多學界學者、名人的關注。
但是對于“小白”而言,跨入科幻的閱讀門檻,很多時候仍然費力。
王元卓反復看過《三體》三部曲多遍,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思考。他對《三體》的評價為“腦洞大”。單純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擁有宏大世界觀的同時不缺乏巧妙的設計。隨著劇情推進,又逐漸向宇宙延伸開去,時間跨度達到千萬年?!度w》更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沒有設定在幾十年后的未來,而是扎根于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你會感受到它從過去走向未來,經(jīng)過你身邊時,與你對視了一下。”
如果站在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小說中大量的硬核設定和諸多學科的融合,讓王元卓相信這不僅是一部小說,更可能是一部科技編年史。
以小說中游戲的描寫為例,《三體》第一部中所涉及的三體游戲,人們可以在游戲空間里做事,如果代入到這兩年的語境,恰好對應上了一個科技熱詞——元宇宙。
“元宇宙可以切身體會到灼燒,切身體會到撞擊,可以身臨其境地跟里面的人去交流。我們在虛擬空間里做很多事情,可以開會,可以游玩,可以交流。三體游戲中,地球三體組織可以在里面的角落生著篝火開會,造成這個事情你很隱蔽,別人都找不到我。”早在2006年,劉慈欣就已經(jīng)做出這樣大膽的設想。
《三體》小說中提到的“神經(jīng)元計算機”,我們現(xiàn)在已有“類腦計算機”,種種細節(jié)讓王元卓認為,過去的這近17年,更像是科技發(fā)展的預示。
“小說中一些故事的設定有著科技基礎,而且科學規(guī)律和自然現(xiàn)象是相吻合的,所以我們更愿意相信未來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王元卓表示。
科幻作家陳楸帆曾表示:《三體》影視化困難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原著故事線眾多,時空拉得非常大,跨越多個時代;二是小說有太多抽象的概念,在文學層面上需要讀者去腦補。
這樣的難度存在于諸多科幻影視作品中。2019年,王元卓和妻子帶著女兒看《流浪地球》,為了幫助沒看懂科學原理的女兒看懂電影,回家后王元卓手繪了幾張講解圖,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女兒多了解科幻知識。
講解圖發(fā)布到網(wǎng)上后,超過一億人關注并閱讀了它們,王元卓也被網(wǎng)友們稱為“硬核科學家奶爸”。
這個方式對王元卓觸動頗大,他也意識到,可以通過講解科幻電影的科學知識,讓更多讀者關注到科幻作品。
“科幻電影首先是藝術作品,作為觀影者,我不會要求科幻電影一定有很強的內(nèi)核在里面,但希望它不會有錯誤的科學傳播。”放在《三體》與《解碼三體》中,他也希望作為科研工作者的自己,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科學化的講解,讓更多熱愛《三體》的人,除了看到唯美的畫面,也能感知到震撼的劇情。
王元卓不認為《解碼三體》就是知識類的節(jié)目,在與各位專家的對談中,傳播知識解讀以及劇集背后專有名詞的思考,是更有意思之處。“節(jié)目中,我們會聊到一些平時大家少關注到的細節(jié),比如三體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三體人為什么是透明的?”這些點在小說中沒有直接體現(xiàn),而知識點可能在碰撞中有所啟發(fā)。
圖片來源:片方提供
這幾年,王元卓還選取了《鋼鐵俠》《阿凡達》《頭號玩家》等熱門科幻電影,用手繪圖向像他女兒一般大的小讀者介紹人工智能發(fā)展的現(xiàn)狀、前景和未來。
另外,他也嘗試受邀去為一些科學性的電影、電視做科學谷顧問,幫助作品做更準確的科學設定,推動科學工作的傳播。
在王元卓看來,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由知名科幻小說改編而來,難度一定不小。讀者在看小說時腦海中已有自己的想象,無論作品如何呈現(xiàn),都很難超越想象?!度w》這樣的作品,交叉的時間線和龐大的人物關系,更難以通過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或者幾十集的劇集交代完整。若想負責任地呈現(xiàn),他提供科學顧問的額外視角也能更多地幫助到劇組。
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