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13:57:17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張海妮
1月17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聯(lián)想集團處獲悉,其合肥產業(yè)基地入選了“燈塔工廠”項目。該基地共有32條主板生產線和36條整機裝配線,年訂單數超69萬筆。公開信息顯示,“燈塔工廠”項目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合作開展遴選,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智能制造業(yè)的“奧斯卡”。
自2018年開始評選燈塔工廠以來,中國入選企業(yè)數量呈加速增長的態(tài)勢。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qū)先進制造負責人吳桐1月17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采訪時指出,截至1月17日,燈塔工廠網絡成員擴展到了全球范圍內132家,其中坐落在大中華區(qū)的工廠共50家,占比超過1/3。
“多年前大家對中國制造的概念更多停留在制造中心,但中國制造在目前某些細分領域以及某些基礎領域已經站在了全球前列。大中華區(qū)的這些燈塔工廠,無論是IT架構還是OT架構、管理模式,都印證了制造業(yè)尖端技術的應用,包括規(guī)?;б娴墨@得。”吳桐稱。
1月17日晚間,聯(lián)寶科技CEO丁曉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談到,申請燈塔工廠,不能為了燈塔而燈塔,需做出整體改變,包括數字化意識等。“做好自動化,購入設備、做漂亮的商業(yè)數據,控制成本是可以達到指標,但它(燈塔)能否形成長期場景?是否能對業(yè)務產生價值,是經濟上、效率上、還是軟性的?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至于與傳統(tǒng)工廠相比,聯(lián)寶工廠的建設投資及回報周期如何?丁曉輝透露,電子行業(yè),無論是燈塔工廠還是任何投資,周期還是要控制在兩年內。“不談基建和廠房,就設備來講,我們對自動化的要求是在兩年之內將投資收回來。”
在丁曉輝看來,行業(yè)變化太快,若兩年之內不能實現(xiàn)投資回報,設備很可能會被淘汰。“對于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純粹電子產品,智能化和自動化方面的投資是要求我們在兩年之內有回報。當然這個回報不只是財務,更看重技術創(chuàng)新能否給客戶帶來其他收益,如優(yōu)越的自動化能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一致性,進而提高客戶滿意度,減少產品售后的維修率。”
“目前我們每年有將近4000萬的出貨,提高自動化率后,操作員常年保持在1.2萬至1.4萬。”丁曉輝表示,目前公司在制造上采取混合模式,即一部分為ODM(原始設計制造商)代工廠,一部分為聯(lián)想自有制造。“如果完全自有制造,一定會面臨波峰和波谷的問題,巨大需求的變化會導致生產產能大量浪費,因此需要一個合作伙伴協(xié)助解決波峰問題。”丁曉輝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