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4 00:06:39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程鵬 陳夢妤 蓋源源
又見限跌令。
開發(fā)商實際銷售價格不得超出備案價格上下幅度的15%。
在近一年的樓市轉折期中,限跌令并不鮮見,在多個城市,均有以口頭、文件等多種形式出現過。與此相伴的還有限漲令,它們在不同行情下主市場浮沉。
眼下,當福建省福州市下轄縣城平潭再以一份限跌令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人們除了關注這份限跌令作用外,更想討論的是,限跌令是否還合時宜?是否應該做出調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想變相降價賣房的路子又少了一條
平潭的限跌令,與之前城市的政策大同小異,即按照時下市場情況設置房價基準線。
根據平潭的規(guī)定, 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在銷售商品住房時,實際銷售價格不得超出備案價格上下幅度的15%; 在辦理價格備案時,須同時在商品住房價格備案表上進行承諾,對超出規(guī)定幅度的,不予辦理網簽、備案。
不過這份文件還提出了當次備案房源中單套最高備案價與最低備案價差幅度不得高于25%,并且嚴禁開發(fā)商假借 “工抵房”“供抵房”“抵賬房”“內部員工房”等名義變相宣傳和銷售商品房。
可以說,想變相降價賣房的路子又少了一條。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 先后有岳陽、株洲、桂林、菏澤、昆明、沈陽、江陰、唐山、張家口等20多個城市發(fā)布了限跌令,規(guī)定房價下跌幅度不能超過當地城市規(guī)定的10%-15%基準。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認為,地方出臺限跌令主要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避免引起購房過程中的維權問題,助力房地產市場的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景鑒智庫創(chuàng)始人周鳴岐在6月23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當下房企最難的還是銷售回款房企,以近期熱點城市鄭州為例,其近期從當地市占率前五的房企高管處獲悉,目前即便按照房子成本7折也難出售,市場購房力不足,現金流嚴重不足。
實際上,近期各地為穩(wěn)定市場信心各出奇招,如降低房貸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推行“房票”安置政策等。
一位房企營銷負責人在6月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市場購買邏輯已經變了,存量大,經濟大環(huán)境疊加疫情,房子的金融外衣褪去?,F在各地救市政策力度已經不小了,但是效果甚微。從房企來看,最好就是加大棚改量進行貨幣安置,加大需求量。
進退兩難
實際上,在此次平潭發(fā)布限跌令前,有媒體報道稱廣東省地產商會也曾表示限跌令影響房企降價自救,建議各城市應根據實際市場情況放寬,以利于企業(yè)采取合理的降價促銷自救行動。
廣東省地產商會提到,企業(yè)擬在三四線等較低能級的城市積極去化庫存,以價換量,爭取現金回籠,但不少地方政府的既限漲價又限降價,令企業(yè)無法根據市場實際情況降價促銷,無法通過快速銷售以回款自救,形成了進退兩難的不利局面。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獲悉,雖對漲跌幅設置頗有微辭,但從宏觀發(fā)展上來看,各方共識仍是限跌令調整的可能性較小,也不會消失。
對于限跌令的調整,網友間討論也分為兩種陣營:
一類網友認為房子是過剩的,跌了一半能賣出去就不錯; 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富裕的生活,僅房子和結婚就把大部分父母的積蓄用完,為了社會發(fā)展,同意房子大降價。
另一類網友則表示,房子不漲價我不買,什么時候漲價了我就買, 因為我花100萬買的房子,過幾年就值120萬元了,現在買了房子花100萬元,過幾年值80萬元了,誰敢買?我等著漲價,再下手買。
明源地產研究院存量地產首席研究員艾振強6月23日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限跌政策初衷是好的,地方政府希望通過限制下跌的幅度,避免信心本就已經很脆弱的市場發(fā)生恐慌和踩踏。 如果不設置限跌令,資金鏈緊繃的房企可能會大幅降價銷售,消費者看似得了便宜,但后期可能面臨很多問題,如能否如期交付、質量是否有保障等等。
艾振強分析認為,從過去發(fā)布限跌令的城市來看,效果不佳,房子本身自帶的金融屬性,決定了絕大部分人是買漲不買跌的。當前沒有太好的辦法,這涉及到宏觀經濟和市場信心,即便具體到某一個城市,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上述房企營銷負責人則認為,限跌令調整有利有弊,一旦放開,房企大幅降價跑量,短期銷量肯定會上來。但長期來看,跌幅一旦擴大到一定程度,會導致斷供等諸多問題,市場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恢復期。
記者| 甄素靜
編輯|程鵬 ?陳夢妤?蓋源源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chuàng)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