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5 07:50:24
每經記者 杜蔚 董興生 每經編輯 董興生 鄭直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么它應該是《歌劇魅影》。”演藝市場上流行的這句話,道出了《歌劇魅影》的地位。
令人倍感遺憾的是,經典也難抵帷幕落下的時刻。近日,《歌劇魅影》的制片人卡麥隆·麥金托什突然發(fā)表了一封告別信,他在信中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將長期關停音樂劇《歌劇魅影》在倫敦乃至英國的巡演。
“太讓人意外了,不過也在情理之中。”數位演藝行業(y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均坦言,聽到這個歌消息很吃驚,不過他們亦認為這是《歌劇魅影》特殊時期里的“不得已而為之”。
《歌劇魅影》演出結束,群體演員出場謝幕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此番,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的《歌劇魅影》畫下休止符,也牽出了大眾對中國演出市場的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演出市場卻一片蕭條,今年7個月內逾1.3萬家演藝公司關閉,30%的上座率限制,致使不少民營公司命懸一線……
《歌劇魅影》被迫停演,重啟至少需要4個月準備
自1986年在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后,《歌劇魅影》已在全世界超27個國家100多個城市上演了逾70000多場,與《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并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如今受疫情影響,34歲的《歌劇魅影》被迫拉下了長期帷幕。“由于疫情導致劇院財務受挫,我和韋伯(全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歌劇魅影》的作曲家)已決定永久停止倫敦和全英《歌劇魅影》巡演,但我們未來依然決心將《歌劇魅影》帶回倫敦。”卡麥隆在公開信中透露,已解雇了所有演員、樂師及舞臺工作人員,還裁掉了60%的制片和團隊管理人員。并稱,曾在今年5月初向英國政府尋求經濟援助,但政府15.7億英鎊的藝術救助基金并未到位。
即便是日常放映,《歌劇魅影》在百老匯也幾乎是場場滿座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對此,多位演藝行業(yè)的資深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盡管對《歌劇魅影》的突然關停感到十分震驚和遺憾,但也非常理解。“它擁有龐大的演員團隊和眾多工作人員,如果不停演,根本無法維持。”一位演藝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向記者回憶起《歌劇魅影》在中國巡演時的場景,“都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未來,《歌劇魅影》何時會回歸?卡梅倫表示,作品重啟至少需要4個月準備,他希望在2021年復活節(jié)前就能實現大部分音樂劇和劇院的重啟,但這需要在今年11月就重新開始售票,“如果政府不給予支持,重啟工作將會繼續(xù)延遲至明年夏天,這將給英國戲劇業(yè)和倫敦經濟造成更多損失”。
內地劇場節(jié)目同比驟降75%
雖然《歌劇魅影》被迫畫上了暫時劇終的句號,讓人唏噓不已,而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中國,演藝市場依舊清冷。
與同樣是密閉場館的影院相比,拓普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全國影院復工率已達64.4%。而演出市場上座率至今仍限制為30%,并未上調。“從5月1日統(tǒng)計到現在,包括已經結束的劇院類節(jié)目,摩天輪平臺有近2000個節(jié)目、4000多場次的節(jié)目數據。”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去年同期則有8000多個節(jié)目、一萬余場次。
記者粗略計算,僅在摩天輪一家票務平臺上,從5月至今劇場開演的節(jié)目較2019年同期銳減超75%。劉斅向記者表示:“大多數主辦方因為30%上座率大大低于盈虧線,還處于觀望的狀態(tài),大型演出目前還處于停滯階段,行業(yè)公認恢復還需要較長時間。”
“30%的上座率對我們商業(yè)演出來說根本不敢演,我們的盈虧點是60%,如果每場票房賣不到6成以上肯定是虧。”瘋狂戲劇社創(chuàng)始人曾呂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目前商業(yè)演出少之又少,市場上大多是有國家補貼或偏公益性質的演出,這兩類沒有太大票房壓力。“我們都在等著9月、10月,看上座率會不會放開。”
一位在演藝行業(yè)十多年的資深人士向記者感嘆:“現在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支出,沒有收入。不少民營做演出的公司都停業(yè)了,把員工遣散回家,只發(fā)基本工資。”
或許,這也是不少民營演藝公司共同的煩惱。啟信寶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全國共有339736家演藝、演出業(yè)務相關的公司,但今年7個月內,已有13198家公司注銷或吊銷,尤其是在6、7兩個月,多達5808家相關業(yè)務的公司關閉。“我身邊太多同類公司已經倒閉或改行,很多公司在4、5月份還可以熬一下,但熬到6月份就堅持不下去解散了,特別是一些小型公司,很慘。”曾呂感嘆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整理
今年2月,曾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曾透露,若演出可以在6月份順利進行,不管演出項目的票房,只按項目成本來評估損失的話,其公司將損失超600萬元。
時至8月,曾呂公司仍無一場演出,在重新談及損失金額時,曾呂苦笑道,根本不敢計算,“損失一直在穩(wěn)步上升,如果再不放開,可能我們都支撐不下去了。”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