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0 20:27:02
相比于德邦此前涉足的瓜果等生鮮運輸,櫻桃、荔枝等水果對于配送時效和包裝要求更高,對于大件包裹起家的德邦來說,轉型之路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生鮮物流戰(zhàn)場再添新兵。
6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德邦快遞方面獲悉,德邦快遞于9日正式與南方航空公司合作簽約櫻桃業(yè)務包機項目,據了解,雙方合作的生鮮包機將于6月14日在大連機場首航起飛,24小時直達長三角、珠三角城市。
一直以來,生鮮運輸都是快遞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即便受到疫情影響,順豐、京東物流、中通等快遞公司早已先后推出櫻桃供應鏈解決方案,打響新一年的櫻桃配送爭奪戰(zhàn),而德邦此次攜手南航的加入,再一次引發(fā)業(yè)內關注。
自2018年宣布正式轉戰(zhàn)快遞市場后,德邦快遞在過去的一年里陷入轉型期利潤和市值雙雙下滑的尷尬。而今年以來,德邦在個人快遞業(yè)務和生鮮領域再度深入布局,似乎也急于走出轉型“陣痛期”。
而在5月24日官宣接受韻達戰(zhàn)略入股之后,德邦股價在第二日一度漲停,截至6月10日收盤報收14.58元/股,13個交易日股價漲幅達22%;而相比于今年4月底股價最低點,德邦1個多月來股價累計漲幅已超40%,一定程度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于德邦轉型的信心。
不過在業(yè)內看來,相比于德邦此前涉足的瓜果等生鮮運輸,櫻桃、荔枝等水果對于配送時效和包裝要求更高,對于大件包裹起家的德邦來說,轉型之路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
選擇在此時進軍櫻桃生鮮寄送領域,德邦無疑是后來者。作為物流領域最難啃下的一片市場,生鮮寄遞領域也早已強手如云。
德邦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開通大連包機,也是嘗試著通過跟航空公司合作,大幅提升生鮮運輸的時效安全。既是出于公司發(fā)展需要,也是為了能夠給農戶和消費者帶來更優(yōu)質的快遞服務。
據了解,德邦快遞的櫻桃寄遞主打“性價比”。“同樣的時效,我們的空運費與同行相比性價比更高。”上述負責人表示。而這一定程度也打破了原有的市場格局。
據德邦方面透露,通過經驗積累,德邦快遞如今已經為大連櫻桃量身定制了一套漸趨完善的運輸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在收貨方面把代收點開到果園內;在運力方面,包機起飛,空陸聯(lián)運,陸運直發(fā)華北六大城市;送貨上樓和售后方面,也都有優(yōu)化。
不過,即便如此,德邦將要面對的依然是一片競爭激烈的市場。早在德邦之前,包括順豐、京東物流、中通等在內的公司早已升級最新櫻桃供應鏈解決方案。
4月,京東物流推出櫻桃供應鏈解決方案,在煙臺、濰坊等櫻桃產地建立10余個分揀處理中心,在產地直接進行分揀,實現24小時送達;順豐則在同月召開的鮮果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年度發(fā)布會,在原有生鮮配送基礎上,對運輸模式、攬收時效提出了新的優(yōu)化方向,并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fā)狀況,設置異常處理機制。
5月,中通快遞整合旗下星航聯(lián)盟航線資源,采用“跨省航空+短途冷鏈”相結合的運輸方式,并選用中通快遞高端時效產品星聯(lián)時效件寄遞甜櫻桃,目前已實現全國250多個城市次日達。
有業(yè)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想要切入生鮮水果物流領域的企業(yè)來說,具備保證果品、食材安全送到餐桌上的能力,才算擁有入局的基本資格。而要做到安全保障,硬件設施和科技驅動是首要必備條件;其次,完善的監(jiān)控機制和服務標準是其質控保障;除此之外,末端一公里的客戶服務能力以及相應的售后處理機制更是服務品質的關鍵,這些也將長期成為物流企業(yè)生鮮水果運輸上的關鍵競爭指標。
而如今,通過“低價策略”撕開市場的德邦能否順利殺入生鮮配送戰(zhàn)場,依然有待市場檢驗。
眾所周知,過去的一年對于德邦來說并不順利,德邦公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德邦快遞業(yè)務營收增長28.69%,占總收入比重提升至56.58%,成為主營業(yè)務之一。但是由于轉型成本投入過多,其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50%。與此同時,其股價也一度遭遇腰斬。
對此,德邦曾在財報中表示,相關投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短期經營業(yè)績,但基于長遠戰(zhàn)略考慮,不斷夯實的基礎建設、擴大的人力布局、增強的科技水平,有利于公司保持長期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不過與此同時,在進軍快遞市場的過程中,深陷轉型“陣痛期”的德邦正在加大改革的力度,在主營業(yè)務大件包裹之外,德邦正進行多場景的延伸。
今年5月,德邦快遞通過入駐新的場景——上海虹橋機場,進一步向個人業(yè)務延伸。而在此前,德邦則先后在生鮮、家具、服裝等諸多行業(yè)開辟了供應鏈業(yè)務,開拓服務領域。
5月24日,德邦宣布牽手韻達,韻達斥資超6億元入股德邦,持6.5%股權成為德邦第二大股東,德邦從獨立經營走向開放第一步,并在第二日收獲漲停?!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剑誀渴猪嵾_以來,德邦股價幾度漲停,截至6月10日累計漲幅已超過22%,而相比于今年最低值,德邦股價漲幅已超40%。
快遞專家趙小敏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德邦開啟了變革,對內需要回歸主旋律,對外需要不斷“新的故事”,同時也要更加開放,尊重行業(yè)規(guī)律,充分利用好資本市場,注重行業(yè)研究,針對競爭對手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而在最新發(fā)布的業(yè)績報告中,德邦則表示將繼續(xù)堅持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為特殊客戶、特殊產品及特定場景貨物運輸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同時強化和推廣現有優(yōu)勢產品,樹立“大件快遞發(fā)德邦”的口碑與品牌。同時計劃在現有的標準化產品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市場需求,推出新的特色產品,最終打造成優(yōu)勢產品突出、特色產品豐富的產品架構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9日,德邦發(fā)布公告稱斥資4.8億成立包括上海德唐產業(yè)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德齊產業(yè)園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產業(yè)園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物業(yè)管理、物業(yè)租售代理、物業(yè)修繕、清潔服務、機電設備維修。德邦方面表示,本次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有利于支撐公司主營業(yè)務發(fā)展,有利于擴大公司業(yè)務布局。
可以看到的是,德邦“抱團”韻達后將充分利用韻達在電商快遞的成功經驗,也意味著德邦將更加開放,開始走完全不同于德邦過去10年的經營路線。而未來德邦將如何繼續(xù)變革,也成為行業(yè)最大的懸念。
截至6月10日收盤,德邦股價14.58元,較前日上漲0.62%,市值為139.97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