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成都”微信公眾號 2020-06-10 20:18:21
成都
一座具有4500年文明史
與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
自古以來,便擁有濃厚的藝術底蘊
從商周石磐的鳴響到永陵二十四伎樂
從“蜀戲冠天下”之說到明清時期的川劇藝術
從曾被蘇軾譽為“精妙冠世”大慈寺壁畫
到中國第一個畫派“西蜀畫派”
從李白的“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到杜甫的“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無不彰顯著獨屬于這座城市悠久藝術魅力
如今,經(jīng)過幾千年雕琢
成都的藝術之光更是在
包容多元的城市性格中不斷被點亮、更新
散落在城市的肌理中
它們以迥異之風格駐扎于不同的藝術空間
丈量著城市文化的廣度
較之于城市之廣博
這些閃爍著藝術之光的據(jù)點
或許只是小小的空間
但卻時尚、優(yōu)雅、前衛(wèi)、特立獨行
而穿行于其中的人們,也懷揣著對藝術的迷戀
在小空間中發(fā)現(xiàn)大美世界
極星??吭跍厝岬囊股?,遠望如一頭躍水而出的巨鯨,仿佛能聽到它低沉的鯨吼。震撼中靠近,才能看到其清晰的黑色鋼架結構和靈動的玻璃外立面,令人頓生肅穆。
未進入巨鯨腹中前,你不會想到這竟是一個汽車生產(chǎn)基地——一個將制造業(yè)與美學設計充分融合的時尚藝術空間。
▲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圖源/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是挪威知名建筑與設計事務所“斯諾赫塔”的經(jīng)典之作。
行走其間,指尖劃過蜿蜒的樓梯扶手,便仿佛聆聽到了跳動的音符;感受著它的墻體肌理、空間細節(jié)、生產(chǎn)動線,又似乎進入了一個線條勾勒的極簡世界,不經(jīng)意間,便邂逅了設計師的巧思。
▲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圖源/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瞧,公共空間的墻體間隔消失了。
此時,享受著開放性賦予的完美展示功能,與來往觀眾及員工一同穿行其中,看展、交流、工作,體味來自于空間的互動。
▲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圖源/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進入核心生產(chǎn)區(qū)域,取而代之的,又是科幻電影般的視覺沖擊。站在白、灰、棕描摹的空間中,汽車生產(chǎn)的程序一一呈現(xiàn),工人們如打磨藝術品般呵護著車輛每一個細節(jié)的誕生。
極星之于這座城市的意義,已不僅是一家汽車工廠,而是溝通未來與今夕,融合工業(yè)與美學的智慧動線,是將極簡美學、生活溫度與尖端時尚充分融合的極致體驗。
推薦理由:一座充滿先鋒藝術氣質的工廠,在光影流轉中,彰顯了澎湃科技與設計美學無界融合的魅力。
極星成都生產(chǎn)基地
天府新區(qū)新興街道天工大道1280號
自2016年6月,成都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已迎來逾86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靈魂客廳”,它濃縮了城市的文明史,點亮了這座城市歷史長河中的一盞盞路燈。
它為生活其中的人們提供了追根溯源的訊息,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它為遠道而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對外的窗口,讓他們以最為本源的方式了解一座城市。
▲ 圖源/成都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便是成都人的“靈魂客廳”。在它“金鑲玉”的輝煌外觀下,包裹著近20萬件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文物精品。
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迄民國時期,包括有著成博“鎮(zhèn)館之寶”之稱的國之重器:例如,曾引起一時轟動的,或與李冰治水密切相關的石犀;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經(jīng)穴小漆人;代表著成都人樂觀向上精神的東漢陶俳優(yōu)俑等。
石犀,戰(zhàn)國晚期至漢
成都天府廣場東側工地出土
石犀長3.31、寬1.38、高1.93米,重約8.5噸
作站立狀,軀干豐滿壯實,四肢粗短,下頜及前肢軀干部雕刻卷云紋,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萌牛牛”?!度A陽國志·蜀志》中記載:“秦孝文王以李冰為蜀守……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該石犀可能與李冰治水有關,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和藝術價值。
經(jīng)穴漆人,西漢
成都市老官山漢墓出土
尺寸高14、頭寬2.6、肩寬4.2厘米
經(jīng)穴漆人裸身,直立,手臂垂直放于兩側,手五指并齊,掌心向前,雙腳呈一字站立。光頭,眉、眼、鼻、口、耳清晰,體形勻稱。通體髹黑漆,身上刻有縱橫復雜的經(jīng)絡線,并刻以圓點標示穴位。曾于疫情期間,化身為小醫(yī)生講授防疫知識。
陶俳優(yōu)俑,東漢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漢墓出土
高60、寬40厘米
陶俑坐在一圓形坐墊上,頭戴巾帽,著褲赤足。上身袒露,聳肩,左手執(zhí)鼓,右手握拳,作執(zhí)槌擊鼓狀。右腳蹬踢,左腳蜷曲,仰面大笑,其夸張的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令人捧腹,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萃藏錦官城4500年文明耀目光華的成都博物館,還不斷以新的洞見與姿態(tài)刷新著我們對城市歷史,乃至世界文明的認知:自開館以來,推出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大小臨展40余個。
它仿佛一座世界文明轉場的樞紐,源源不斷地向我們輸送著來自不同國家與文明的精粹。
推薦理由:萃藏成都4500年文明史,駐足傾聽城市歷史的回音,敲開連接世界文明的大門。
成都博物館
青羊區(qū)小河街1號
▲iF成都設計中心活動空間 攝影/Guozhe 圖源/iF成都設計中心
2019年11月,第六屆成都創(chuàng)意設計周期間,全球工業(yè)設計界一座重量級的地標落地成都高新區(qū)菁蓉匯。這就是iF成都設計中心。
提到iF成都設計中心,首先得溯源至有著60余年歷史的iF設計獎。
▲iF成都設計中心大門 圖源/iF成都設計中心
iF設計獎由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yè)設計機構——漢諾威工業(yè)設計論壇每年定期舉辦評選,旨在推動大眾對于工業(yè)設計的認知。其含金量最高的金獎,素來享有“產(chǎn)品設計界的奧斯卡獎”的美譽。
iF創(chuàng)意設計中心,不僅是成都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助推器——在iF設計獎的啟發(fā)下,成都金熊貓創(chuàng)意設計獎應運而生;還為成都專業(yè)的創(chuàng)意設計人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學習場域,打開了世界前沿工業(yè)設計理念的窗口。
▲iF成都設計中心展廳 攝影/ Guozhe 圖源/iF成都設計中心
▲iF成都設計中心公共空間 圖源/iF成都設計中心
現(xiàn)在,不必前往德國,甚至不必前往北上廣,就可以在這里感悟到世界最頂級的工業(yè)設計產(chǎn)品。目前,2020年新鮮出爐的iF設計獎獲獎作品及金質獎作品,正在這里展出。
iF成都設計中心,為這個城市開啟的,是一種便捷、智能、充滿設計力與創(chuàng)意性的生活方式。
推薦理由:以全球前沿設計美學為依托,建構了智慧、生態(tài)的創(chuàng)意設計產(chǎn)業(yè)平臺。
iF成都設計中心
高新區(qū)天府五街200號菁蓉匯C區(qū)1-2樓
從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到首屈一指成都雷琴,從備受贊譽的《金沙》到《蜀女卓文君》,從“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到中國金鐘獎,劃過成都上空的千年音樂鳴響,一直在等待著屬于這座城市的音樂文化地標。
2019年底,成都城市音樂廳全面開放,一座能裝下成都人音樂夢想的藝術殿堂出現(xiàn)了。
▲成都城市音樂廳 圖源/成都城市音樂廳
它集合了世界上所有頂級音樂廳的元素。
它的硬件令人艷羨,擁有4個能承載不同音樂需求的演出場地,包括音樂廳、歌劇廳、戲劇廳與室內音樂廳。
其中,能容納約1600座席的歌劇廳與約1400座席的音樂廳建筑造型分別采用了“馬蹄形”和“鞋盒形”兩大經(jīng)典聲學造型,有效地解決了傳聲及衍射,實現(xiàn)了沉浸式的親近感。
▲成都城市音樂廳·歌劇廳 圖源/城市觀察者
此外,它們在聲學設計之上還充分結合了城市文化,音樂廳的穹頂是一座25噸重的“冰芙蓉”,而歌劇廳則加入了太陽神鳥元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冰芙蓉”不僅有高顏值,還有調節(jié)音質的作用,針對不同的演出需要,能呈現(xiàn)最佳的視聽效果。
▲成都城市音樂廳·音樂廳 圖源/城市觀察者
而它的鎮(zhèn)廳之寶管風琴,則是一件特意從歐洲定制運回的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樂器。該件樂器達64音栓6400音管的規(guī)模,演奏臺可以滿足110人大四管樂隊演出,還可以實現(xiàn)360°高清全景音樂會錄制。
從開放至今,成都音樂廳已經(jīng)迎來了數(shù)以萬計的觀眾,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頒獎典禮暨閉幕音樂會曾在這里上演,未來它還將迎來更高級別的國際性演出,助力成都國際音樂之都建設。
推薦理由:以全球最頂級的音樂元素,裝下了成都人的音樂夢想。
成都城市音樂廳
武侯區(qū)一環(huán)路南一段45號
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有一片美麗的小山坡,層巒疊嶂間隱約可見碉樓寨房與佛塔經(jīng)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傳承人楊華珍便出生于這里。
楊華珍自幼學習藏族傳統(tǒng)編織、挑花刺繡技藝,在刻苦研習之下,成為了第一個歸納總結藏族編織挑花刺繡的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傳承人楊華珍 圖源/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
2011年,楊華珍組建成立了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一個隱藏在邛崍市邛窯遺址公園,收藏著近5000件藏羌文化精品,將傳統(tǒng)與時尚,中國與世界深度融合的藝術空間。
▲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 圖源/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憑借高超的技藝與鮮明的民族特色,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吸引了一大批國際品牌及明星藝人的合作邀請。
▲織繡品牌MORDO與各大品牌合作的衍生品
最近愛馬仕正在研究如何將楊華珍設計的羌繡紋樣運用在自己的產(chǎn)品中,而美國星巴克、法國歐萊雅、日本植村秀、五月天樂隊主唱阿信、臺灣地區(qū)藝術家不二良等都曾與之有過深入的聯(lián)動。
那源自遠古的藏羌技藝,正在這種不斷融合、嫁接、活化的過程中獲得了勃勃生機。
推薦理由:以中華文明傳統(tǒng)文化的動人魂魄,在針起線落間,織繡著民族與世界融合的華章。
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
邛崍市邛窯考古遺址公園內
位于新津縣老君山腳下的知美術館,與成都相距約40公里。雖然遠離城市的繁華,卻走在藝術的前沿。
來到這座由日本建筑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美術館,繞建筑走一圈,似乎已成為訪客心照不宣的一種開場白。
▲知美術館 圖源/知美術館
天光山色中的它,如一葉扁舟,懸浮在水中,建筑外立面包裹的瓦片倒映水面,微風浮動,激起富有變化的水波紋樣。瓦片間的縫隙,與建筑的玻璃墻面相互呼應,在空靈寂靜中吐出的呼吸感如同一首充滿禪意的詩。
▲知美術館夜景 圖源/知美術館
正如它外觀中所包含的東方哲學,該美術館旨在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語境中,探討東方美學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在這里,我們曾邂逅 《“幻”陳福善回顧展》《魏立剛:萬物》《生長》等藝術大觀,陽光穿過建筑,茶室、展廳、走廊……區(qū)域空間的間隔消失了,建筑也消失了,停留在其中的,只剩下藝術的哲思與自然的對話。
▲展覽《“幻”陳福善回顧展》現(xiàn)場
展覽之外,這個美術館內還裝載著豐富多樣的思考碰撞與綿延:如邀請全球學者、策展人、館長于君山論道的“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再如去年夏天,一場打卡美術館之夜的活動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這一切的嘗試與實驗,正如知美術館之“知”的內涵:“知”,完全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從已知朝向未知,從眼前朝向無限。
推薦理由:一座飽含山水禪意的美術館,以萬物之生生的生命關照,以有見解的態(tài)度,打開了常新的生活與未來。
知美術館
新津縣君山路1號
草地上鵝黃的建筑卓然而立,常春藤從下沉式廣場爬上屋頂,大地的綠意直指天空。成都當代影像館便佇立于此,在自然地環(huán)繞下,訴說著成都與影像藝術的故事。
亨利·布列松、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以及貝爾納·弗孔…… 去年,坐落于國內首個以攝影為主題的公園——府河攝影公園核心位置的成都當代影像館一開館,就以七場重量級展覽對外亮相。
▲成都當代影像館 圖源/成都當代影像館
這份名單上的任何一個名字放在全國任何級別的專業(yè)美術館都可以說是讓人艷羨,而他們以群體的姿態(tài)集中亮相,更是讓這座藝術館在面世之初,便成為了成都文藝愛好者們的寵兒。
▲成都當代影像館 圖源/成都當代影像館
從常設展《貝爾納·弗孔》,到《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決定性瞬間》《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再到由影像館自主策劃的“2019金熊貓攝影獎”作品展、首屆Katta兒童影像藝術節(jié)等主題系列活動,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影像作為一種媒介所能激發(fā)的熱情、靈感與創(chuàng)造力。
推薦理由:以全球最經(jīng)典的影像,激活了成都當代影像藝術生態(tài)。
成都當代影像館
金牛區(qū)金府巷與中環(huán)路金府路段交叉路口北側(府河攝影公園)
“30年前是化工廠,30年后是戲劇烏托邦。”
這是我們賦予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的開場白。對城市舊廠房進行再生性改造是現(xiàn)代城市快速發(fā)展面臨的重大課題。而“化工場”,給出了一份略顯冒險的答案。
▲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圖源/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廠房只是一個外殼,里面是一個小型劇院。
棕褐色的窄樓梯,木歘歘的玻璃,爬山虎的網(wǎng),切割鋁合金的刺耳聲……對,化工場的創(chuàng)始人正東想在這個廠房里打造一個超實驗性的戲劇之家,幫助城市里一些小的劇社成長。
▲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圖源/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不同于誕生于城市之央的優(yōu)雅音樂廳,化工場于粗糲之地獲得生命,它所承載的是青年演員們的戲劇夢想。這種具有實驗性質的探索,正如它的建筑般,以看似粗獷的外觀,包裹著一顆顆赤忱的戲劇之心。
然而正是在這里,一個關于夢想的戲劇烏托邦正在成型。2019年1月,化工場的第一場演出《萬河之源》開演了,而后是《再等等》《畢業(yè)生》《我,愛你》……一部接著一部……
▲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圖源/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一切固有的規(guī)則都會被打破,被重建。觀眾可以以任意的姿態(tài)看戲,演員可以以無限多的可能性表演。相聚于此,我們感受到的是,城市的某種精神在被喚醒。
推薦理由:一座建立在廢舊工廠上的戲劇烏托邦,卻正在誕生最時尚先鋒的實驗戲劇。
化工場實驗藝術空間
成華區(qū)崔家店南路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是博物館中的隱士,其名“鹿野苑”(梵文Mrgadava)本系世尊覺悟后,初轉法輪之地。
自佛學傳入中國,對中國的宗教、哲學、藝術和文學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位于郫都區(qū)的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充分體現(xiàn)了佛學之于中國石刻藝術的影響。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 圖源/鹿野苑
初到鹿野苑的人,多會為它的建筑所著迷。它依都江堰水系徐堰河而建,上有古舊石橋,長影如虹;下有河灣喬木,寧靜怡然;掩映在樹木濃蔭之中,與變幻多趣的川西風物相得益彰。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 圖源/鹿野苑
它由家琨建筑設計事務所主持設計,憑借簡潔、前衛(wèi)而樸素的風格,曾先后斬獲中國建筑藝術獎、美國權威建筑機構頒發(fā)的建筑實錄中國獎等眾多國際性建筑獎項。
穿過竹林,進入其建筑主體,頓時有了進入石窟般的禪意體驗。展館在布局上,以展廳環(huán)繞中庭,在建筑體塊的間隙之中,野石與樹叢相映成趣,流水與芳草相得益彰。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 圖源/鹿野苑
1000余件石刻藏品點綴其中,展示了自漢代到唐宋時期的佛教石刻藝術。其中包括100余件佛教造像精品,貫穿兩晉南北朝、隋唐以來到宋元明清各個時期,風格樣式豐富而多樣化,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與文物價值。
推薦理由:在石刻佛像的容顏里,從東漢一路走向唐宋,體味千塵如影,時光明滅。
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
郫都區(qū)新民場鎮(zhèn)云橋村
不同于處山水之間的知美術館,麓湖·A4美術館深深地扎根于社區(qū)。
10余年前,大地建筑師之父安托內·普雷多克在麓湖畔留下了一顆瘋狂的石頭。路過此處,能看見臨湖而建的藝展中心與周圍紅砂巖地貌融為一體,麓湖·A4美術館便扎根于此。
▲麓湖·A4美術館 圖源/麓湖·A4美術館
作為一家誕生于2008年的美術館,與這座屹立于湖畔大師建筑一樣,A4已經(jīng)在這座城市里已經(jīng)走過了十余個年頭。
自建立以來,它便專注于青年藝術家的挖掘,透過國際合作與交流,關注在地實踐,以豐富多元的公共教育與文化活動,強化與社區(qū)、城市的互動與合作,推動城市新的藝術生活方式的形成。
至今,我們猶記美術館在10周年展覽開幕式上擺出的那些數(shù)據(jù):
48場專業(yè)的當代藝術學術展覽,超過700余場人文類講座、沙龍、工作坊,與國內外307位知名藝術家、30余位專業(yè)策展人展開合作。而如今,又經(jīng)過兩年的發(fā)展與完善,這組數(shù)據(jù)顯然又有了一個新的提升。
▲麓湖·A4美術館往期展覽 圖源/麓湖·A4美術館
打卡這座美術館,我們的腳步與思維絕不能限于白盒子之中的展覽,因為,在它的空間綿延中藏著無數(shù)的趣味與可能性。
▲麓湖畔的《椅子》 圖源/麓湖·A4美術館
我們可以坐在麓湖畔那把神奇的椅子上,感受水如何從湖中出發(fā)又回到湖中,與瑞士藝術家羅曼·西格納(Roman Signer)來個靈魂的巧遇;我們可以在有著A5之稱的A4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尋找國際藝術家埋藏在社區(qū)中的創(chuàng)意彩蛋;還可以看到由著名建筑師劉家琨擔綱設計的蛇形美術館展亭,正在湖畔拉開優(yōu)美力學的滿弓,將力量慢慢儲蓄……
推薦理由:十余年的藝術實驗,讓這里的每一寸空間都溢散著前衛(wèi)的氣息。
麓湖·A4美術館
天府新區(qū)麓湖生態(tài)城藝展中心
無論何時,輕安這個“以出離煩惱、輕快安樂”為名的空間都沒有忘記向城市里的人們分享生活的美學。
輕安素食,以“定時、定食”為核心特點。按時令進食、分餐制皆源自中國古代飲食傳統(tǒng),因此,在輕安的餐桌上,我們吃到的是一種來自于中國古代膳食文化的回歸。
▲輕安的餐桌 圖源/輕安
當然,在輕安雅致的三層空間內,還集納了除素食之外的家事、雅集、書品等多種美好生活點滴。
打卡輕安,可先在外面的小亭子里來一杯暖陽下的咖啡,而后再從從綠葉掩映的大門進入,漫步展廳,依次走過書桌、水榭歌臺。
▲輕安的咖啡 圖源/輕安
游走在輕安,簡約大氣的家事之美也熠熠生輝。在這里,Carl Hansen & Son、Walter Knoll、ClassiCon、Bulthaup等全球著名的家具品牌及傳承著東方之韻的“又七”旗袍定制共同構筑著一種令人享受的深邃、舒適之味。
▲輕安 圖源/輕安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蘭亭集序》里古人雅集的宴飲總是令人神往。而輕安雅集,也正仿佛俗世中的雨巷般,為人們開啟了那段來自遙遠時代的詩意聚會。
聚會時分,藝術家們演繹的昆曲、琵琶、梵唱、古典樂、話劇、舞劇等都將經(jīng)過精密的聲學設計空間呈現(xiàn);而愛書的人們也輕安尋到了心靈棲居之地,他們喜歡在閑暇中走進“潔塵書房”,聆聽“潔塵和她的朋友們”帶來的分享,在書香中窺見別樣趣味和風景。
推薦理由:素食、家事、雅集、書品,以一隅之地,珍藏城市之安閑。
輕安
武侯區(qū)高新區(qū)天府一街鐵像寺路88號
就像包豪斯不偏不倚地在德國魏瑪落地,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作為“物感主義”的實驗之地,深深地扎根在成都,生長了近13年。
▲ 圖源/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的展品打著鮮明的個人標記,偌大的展廳內,展示著藝術家許燎源的酒類包裝設計代表作、不銹鋼裝置藝術品、陶瓷藝術品、雕塑、概念家具、意識流水墨畫、青銅雕塑及物感主義綜合藝術等。
2019年的秋天,許燎源博物館迎來了它的首屆雙年展。
▲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首屆雙年展 圖源/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
在這場以“感性盛開”為名的展覽中,我們邂逅一片遼闊無際的宇宙,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階段的藝術家作品如同一顆顆嶄新而獨立的星球散落在展廳內,每一顆都書寫著自己的史詩,孕育著各自的文明,其中也不乏優(yōu)秀的“物感主義”作品。
▲圖源/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
在三圣鄉(xiāng)這個后花園里,許燎源博物館以立體簡約之姿無聲站立。錯落的藝術館構成黑色的森林,根系深深地扎進大地,利落的線條刺向天際,它像一枚精致而不疏離的繭房,也如同藝術家的“物感主義”表達一般,十年如一日地孕育著藝術的奇跡。
經(jīng)過長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如今的它早已走出了單純的展覽,成功轉型為集參觀游覽、設計開發(fā)、學術研究、藝術銷售、休閑娛樂于一身的綜合性藝術創(chuàng)想體驗中心。
讓我們得以在這里,感受“物感主義”設計大師的作品、思考及日常。
推薦理由:以十年如一日的藝術匠心,造就了物感主義的先鋒實驗地。
許燎源現(xiàn)代設計藝術博物館
錦江區(qū)紅砂聯(lián)合3組303號
每滴露珠都能折射太陽的光輝,每一個坐落在成都大地上的小空間,也包藏著大美的世界。
它們吸引著無數(shù)的藝術家聚集于此,為城市拓寬了創(chuàng)新的維度,增添了創(chuàng)意的潛力,成為鏈接詩意世界與日常生活的“轉場站點”。
未來,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時尚藝術空間誕生與更新,這座集納大美的城市,也將在靈感與創(chuàng)意的加持下,獲得更加多元包容的尺度與持久的生命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