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淘集集破產殘局背后:資金管理混亂,商家反復“被套”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3 22:45:03

每經記者 王麗娜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破產就是把APP和商家后臺直接關掉,其他都不管了嗎?”一位淘集集商家問道。

12月9日,號稱在近一年半時間里“中國互聯網企業(yè)中增長最快的企業(yè)”的社交電商——淘集集正式宣布重組失敗,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這一消息來得有些猝不及防,對淘集集還抱有希望的商家唯能扼腕嘆息,若兩個月前及時止損,如今也不至于在“雙11”后貨款第二次被“套”。

商家的懊悔緣于近月來淘集集過山車般的經歷。在淘集集這趟過山車上,還裹挾著4萬多商家、廣告商、供應商、近400名員工、A輪投資方以及用戶。

當商家試圖抓住那個挽回損失的“救命稻草”,最終換來的卻是更加慘重的損失。如今,眼見重組、復蘇無望,商家們只希望淘集集能公開平臺上的貨款和保證金去向,但這場資金“溯源”似乎也前路漫漫。

淘集集再度不能提現“雙11”貨款再次被“套”

從2018年8月上線以來,淘集集貨款賬期經歷了T+1、T+7、T+30、T+45多次調整,加上中間夾雜的各種延遲打款理由,后續(xù)淘集集的實際賬期已被拖到90天。但即便這樣,商家們的貨款仍舊無法提現。到了今年10月初,“蓋子”就再也捂不住了。

10月,面對討要貨款的商家,淘集集對外宣稱重組。這似乎是最好的選擇,否則只能破產。而商家為了追回損失,簽署了《債務重組協議》,這也是他們貨款二次被“套”的開始。

很多商家選擇相信淘集集并重新經營發(fā)貨,是因為《債務重組協議》的一條規(guī)定,即10月8日之后貨款的結算方式為:訂單發(fā)貨后 15 日生成對賬單;點擊提現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貨款支付。

不幸的是,從11月22日開始,淘集集貨款不能提現的情況再次出現。

“11月22日是周五,周末不能提現,想著就等下周一,結果周一還是沒有辦法提現。”來自安徽宿州的商家鳳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時商家們已經開始陸續(xù)下架商品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淘集集再度不能提現時,此前商家們鉚勁參與的“雙11”銷售出的商品貨款也在其中。

“‘雙11’前后,我在淘集集的日銷售額大約是4000元,‘雙11’當天銷售額達到30000元。”來自福建的馮先生表示,他被拖欠的貨款總額已經超過100萬元。關于為何再次無法提現,剛出校門的鳳至告訴記者,每次一問淘集集客服,得到的回復都是說支付寶在升級中。

實際上,在9月時,淘集集商家彭松就意識到,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相信淘集集了。隨后,在10月,彭松就準備材料準備起訴淘集集,但一直未能成功立案。他被拖欠的貨款有70萬元。

資金管理混亂品控費直接打入個人賬戶

回頭再看《債務重組協議》,鳳至注意到其中有一句話,淘集集的主體上海歡獸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歡獸)同意10月16 日起與具備清算與結算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始對接。

馮先生提供的與淘集集副總裁宋雅楠的微信(記者從淘集集員工處求證確為宋雅楠微信)對話記錄顯示,12月3日,宋雅楠說一切正常進行,對于再次延期打款她先后給出三種原因:支付寶對接影響的;因為秘鑰什么的都拿走了,就是交割;商家起訴導致被法院司法凍結。

“電商平臺上商家貨款結算如何監(jiān)管,我們并不清楚,但如果都像淘集集這樣,以后誰還敢在小平臺上賣貨?”鳳至強調,淘集集拖欠貨款問題應該引起警惕。

在淘集集平臺,一個商家可能不止有一個店鋪,每個店鋪必須向淘集集繳納2000元的保證金。“拋開貨款不說,如果按5萬個店鋪算,平臺收到的保證金就是1億元,這筆錢去了哪里,淘集集也沒有說明。”一位淘集集前員工說。但對于淘集集具體店鋪量,記者未能獲取準確數量。

此外,淘集集聲稱委托第三方對在線資源位商品進行品控,商家提供的淘集集渠道品控流程顯示,1個商品ID收費300元,且收款賬號大多為個人賬號。

商家于立告訴記者,打款賬號并不固定,隔段時間就換。“我一個店鋪就換過十幾個打款賬號。”馮先生也說。

“會有專人通過短信、電話聯系你做品控,賣得好的就強制做品控,如果不做品控就給你下架資源位。”于立告訴記者。

“若平均每個商家做10個品控,就是3000元,按照平臺4萬商家的數量預估,就是1.2億元。”于立認為具體品控金額或不止于此。

“強制”升級KA店鋪商家被迫變供應商

實際上,對于淘集集的商家而言,還讓他們擔心的是此前淘集集的一次次資產運作,或給他們追討貨款帶來了更多的“未知項”。

今年4-6月,淘集集迎來迅猛發(fā)展,商家們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大家都在忙著搶資源位、爆單、發(fā)貨,誰也不會料到,就在那時,一個因各種緣由不斷延長貨款賬期的“大坑”正在等著他們。

6月6日,有商家接到淘集集相關工作人員告知,他們已經升級為KA商家(頭部商家),而所謂KA商家的升級意義在于,“等于100%的貨款中的10%我們平臺以服務費形式付給你,讓你少交稅,還有90%是按照貨款形式付給你”。

“達到20萬元銷售額就可以簽署KA合同。”彭松告訴記者,在他看來,這就相當于“霸王合同”,所以他沒有簽。

這是一份強制簽署的合同。“如果不簽署,下架所有資源位、所有產品。”作為頭部商家,馮先生告訴記者,“這三份協議我簽完之后全部寄到淘集集總部了,(他們)并沒有返給商家。”

KA合同包括三份協議,分別是《淘集集平臺商戶店鋪轉讓協議》、《代運營協議》和《經銷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淘集集平臺商戶店鋪轉讓協議》是一份三方合同,甲方(受讓方)為青島大漠電子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大漠),當時的法定代表人為宋雅楠,乙方為轉讓商戶,丙方為上海歡獸實業(yè)有限公司(淘集集)。

該轉讓協議一項核心內容是,商家擬將其在淘集集平臺上開設的全部店鋪的所有權與經營權,轉讓予青島大漠,淘集集同意上述雙方的轉讓安排。

同時,上述協議規(guī)定,商家保證金自合同簽訂時無償轉移給青島大漠,上海歡獸在退還保證金時退還到青島大漠指定賬號。

此外,上述協議還規(guī)定,庫存產品中未結算產品(消費者雖已確認收貨但丙方上海歡獸還未向乙方轉讓商戶結算銷售款的產品)的轉讓價款,由青島大漠收到上海歡獸結算款后,按上海歡獸實際付款金額歸還給商家。

同時,在《經銷協議》中,青島大漠和商家的關系被定義為:雙方之間的關系為商品經銷上的供貨與購買關系。而貨款結算方式為銀行轉賬,商家向青島大漠告知結算專用賬戶,青島大漠按商家指定賬戶進行結算。

“這個(KA)合同大概就是把店鋪所有權轉給青島大漠,有點類似于平臺自運營,我們商家只負責發(fā)貨,店鋪所有權不在自己身上。”馮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是匆匆忙忙簽了協議,不過后來也沒有感覺起到什么作用,“這是5-6月份淘集集讓部分商家轉為供應商的‘套路’”。

“除了公司的少數高層,公司大部分的計劃、規(guī)定跟融資消息等都沒有在公司內部通告,這個協議為什么要簽,當時給商家也非常著急,要求一兩天之內就寄回淘集集,很多商家疑惑重重,但是當時如果不簽的話就要下架資源位商品。”淘集集前招商總監(jiān)王偉——淘集集商家口中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年的時間淘集集舉辦了大概90場招商會。

從貨款、工資到廣告費殘局窟窿有多大?

10月18日,淘集集CEO張正平接受央視財經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淘集集負債主要分為兩部分,即供應商的貨款和廣告代理投放的欠款,負債總額為16億元左右。“我們目前供應商欠款是8.69億。”如果張正平說的是事實,當時淘集集拖欠的廣告費用大概超過7億元。

一位在淘集集擔任過一定職務的員工告訴記者,“7、8、9三個月沒(給商家)打款,這三個月沒有打過一分錢,若按照月銷量7億至8億元計算,三個月保守說也得有20億元的銷售額(即貨款)。”如果再加上“雙11”無法提現的銷售額,會更多。

“義烏,潮汕,福建是淘集集平臺拖欠貨款最多的地區(qū)。義烏十九個商家被拖欠3700多萬元貨款,約占拖欠義烏整體金額的1/10。保定100多個商家,大概拖欠貨款5000萬元左右,滄州和石家莊的拖欠貨款還沒有算進來。”一位來自保定的商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被淘集集拖欠的貨款是50萬元左右,“淘集集后臺有沒入賬的(貨款)現在也看不到了。”

12月10日,浙江每日互動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每日互動)發(fā)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每日互動全資子公司杭州云盟數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云盟) 對上海歡獸的應收賬款余額約7340.22萬元,在淘集集12月9日宣布融資重組方案失敗后,后續(xù)將尋求破產重組或清算,存在無法收回的重大風險。

上海歡獸是杭州云盟的廣告代理業(yè)務客戶之一,雙方自 2019年3月開始開展廣告代理投放業(yè)務合作,每日互動代理上海歡獸旗下產品在相關社交廣告平臺的廣告推廣服務。

除了上述拖欠費用,淘集集還拖欠員工1-2個月工資及11月的社保。由于淘集集12月10日突然關閉APP,已下訂單、未收到貨的用戶也無從統(tǒng)計。

而記者獲取的一份商品審核外包項目服務協議顯示,淘集集10月、11月還欠一位供應商共9.6萬元的商品審核費用。

目前,淘集集商家、廣告商、供應商、員工、用戶等被拖欠的費用無準確統(tǒng)計。

來自無錫的勇秀在淘集集有25萬貨款無法提現,他給張正平的手機號發(fā)短信稱,“父親生病急需幾萬塊錢動手術,張總(張正平)希望能救救我爸。”

勇秀沒有收到張正平的回復。“我是一個小商家,父親現在在醫(yī)院等著救命錢,張正平做這種事對我來說就是晴天霹靂,真心地累。”他對記者說。

無人應答的拷問:錢到底花在哪兒了?

“那錢到底哪兒去了?”張正平在10月15日的公開信中的這一問,問到了商家的心坎里。他隨之解釋稱,“虧損實際上都虧損在獲客上邊。”張正平說,通過瘋狂“燒錢”獲客,淘集集僅幾個月的時間就獲得1.3億用戶,但用戶轉化率并不高。

不過,在淘集集前員工鑫林看來,“淘集集上線僅一年時間,商家、人員架構、運營模式、推廣模式等,都是需要磨合的一個階段,應該是緩步增長態(tài)勢。而且在剛開始模式不被很多人認可的情況下,推廣費用的投入還是有所區(qū)別的。”

“淘集集拉一個新用戶180元左右;天貓、京東因為知名度高,獲客成本應該在130元左右;拼多多因為主打社交裂變,應該在120元左右。”鑫林告訴記者,“紅包返現、賺賺進來的獲客成本比較低,分享裂變進來的(淘集集)用戶是大頭。另外,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渠道的推廣成本很高。”

廣告商小易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淘集集拖欠其7、8、9三個月的廣告費用合計700多萬元。該廣告商于今年4月與淘集集簽訂《推廣服務框架合同》,約定廣告商墊資為淘集集APP提供推廣發(fā)布服務。

“4、5、6月,淘集集在我們這的廣告費較少,到了7月,淘集集那邊加大廣告投入力度。”小易告訴記者,“根據合同,淘集集會在第三個月結清廣告費用。但實際上在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他們都是先付一部分,然后就一直墊,越墊越多。”

“相當于通過廣告商先墊付的形式,廣告已經做了,但700多萬元的廣告費我們并沒有拿到。”小易說。

相比于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的廣告費用更高,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很多廣告商7、8、9三個月的廣告費都被淘集集拖欠了。

淘集集還有另外一個比較大的獲客支出——補貼。鑫林告訴記者:“在淘集集平臺,買10元的東西,返現補貼能拿4元多,這是顧客補貼;商家也有補貼,比如商家提供一個貨品賣價9.9元,但是在平臺賣的時候也許是6.9元,跟商家結款仍是9.9元,這3元就是平臺補貼的。”而且如此大力度的補貼,淘集集一直持續(xù)進行。

但是,無論補貼用戶還是商家,淘集集的補貼費用最后都會落到商家的貨款里,而7、8、9月商家卻并沒有收到貨款。

張正平說虧損的原因是瘋狂“燒錢”獲客,但是如他所言,獲客所需的大量廣告費并沒有給到廣告商,商家的貨款也被拖欠著,錢到底花在哪兒了?

從拖欠3個月貨款,到不得不對外宣布并購重組進行中;從引導商家簽署先還20%貨款的合同,到商家二次提現困難;從又等了2個月后宣告潛在投資人不打款致破產,到員工被離職欠薪欠社保,這場耗時5個月的淘集集拖欠貨款事件,引發(fā)商家和員工質疑。

“沒有想到淘集集好好一個項目,變成現在這樣,很意外,本來還想看著它上市。那個時候(9月),公司少了開始那份初心——大家目標一致,朝著一個方向發(fā)展,平臺和供貨商也是一致的。”一位淘集集離職員工感慨。

(注: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鳳至、馮先生、彭松、勇秀、于立、鑫林、小易均為化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