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 2019-06-12 17:11:41
紐卡斯爾大學這項研究是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托,在綜合現有52項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結論顯示,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總重量為5克。
人類造成的塑料污染終究是自食惡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援引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全球人均每周攝入5克塑料,相當于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CNN報道截圖
報道稱,紐卡斯爾大學這項研究是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托,在綜合現有52項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結論顯示,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總重量為5克。
報道援引研究報告稱,這些塑料微粒直徑小于5毫米,主要來自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當這些含塑料微粒的物體被丟棄并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時,會逐漸分解成更小的塑料碎片,隨即進入河流和海洋,被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吃掉,并最終成為人類食物鏈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研究員卡拉·塞納蒂拉賈告訴CNN,許多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出現塑料微粒的“身影”,比如水,啤酒,貝類海鮮和鹽,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是飲用水。研究顯示,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但這一數字也存在區(qū)域差異。研究引用2018年一項調查稱,美國和印度自來水中的塑料含量是歐洲或印度尼西亞的兩倍。
全球每人每周塑料微粒攝入量:水:1769貝類海鮮:182啤酒:10鹽:11單位:(顆)圖源:CNN
CNN還援引另一項本月最新研究表明,美國人每年攝入7.4萬至12.1萬個塑料微粒,而那些只喝瓶裝水不喝自來水的人,每年攝入的塑料微粒總量甚至可達9萬個。
塑料帶來的健康風險也不可估量。
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OC)教授理查德·蘭皮特表示,如果不了解相關的健康風險,很難評估攝入量的重要性。“塑料危害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他說,其潛在危害和影響需經過進一步研究。
“我們無法移除塑料,”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卡薇塔·普拉卡什-馬尼說,“因此,我們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塑料污染問題,首先要阻止它進入大自然”,她告訴CNN稱,并強調要優(yōu)先考慮減少塑料生產。
CNN注意到,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
環(huán)球時報 張曉雅 (封面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