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4億+春節(jié)游客,城市“分賬”幾何?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3 20:09:55

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黃金周,國內接待游客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根據官方數據:春節(jié)期間,三大西部網紅城市,重慶接待境內外游客4725.98萬人次,同比增長10.26%,成都接待1892.3萬人次,同比增長20.1%,西安接待1652.39萬人次,同比增長30.16%。

每經記者 謝孟歡    每經編輯 楊歡

500820598_wx.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春節(jié),被視為一年當中的消費高峰。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黃金周,全國電影票房超過50億元,零售餐飲消費首破萬億,國內接待游客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

根據攜程監(jiān)測數據顯示,春節(jié)長假期間我國游客從近1296個海內外城市出發(fā),到達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qū)、1372個國內外城市。國家數量從去年的82個增加到了97個,增長18%。

把視野聚焦在國內,去年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彼時,眾人便戲言“詩和遠方可以兼得”。今年作為文化和旅游部掛牌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從數據上看,文旅融合的表現如何?

春節(jié)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qū)的游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游客達到34.8%。且游客在文化游覽方面的人均花費多在501元-1000元之間,占比達41.25%;花費301元-500元的次之,占比38.28%。

“旅游過年是消費升級的載體。”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chuàng)產業(yè)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長劉思敏分析稱,隨著國民收入結構的整體提升,國內假期旅游正向高質量轉型。

此前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城市增量空間的減少,城市更新將成為未來一二線城市新增文旅項目的重要載體。同時,文旅功能的植入,成為城市更新進程中,繼產業(yè)導入、公共空間活化之外的又一重要議題。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化旅游是必然的趨勢。”劉思敏補充道。

01

城市早已意識到了這樣的趨勢。今年春節(jié)期間,眾多城市紛紛開啟各類文化旅游活動打造,為“詩和遠方”添柴加火。

春節(jié)前夕,西安的街頭“變臉兵馬俑”在網絡上刷了一波存在感。1月28日,有網友爆出西安市碑林區(qū)鐘樓附近有一個可以隨意變化臉型的巨型秦俑,并配圖稱:西安年,挺嚇人的。

這是一件“西安年·最中國”的公共空間藝術作品,“兵馬俑”的人臉是燈光互動裝置,采用3D建模技術,市民、游客可以免費將自己的臉投影到“兵馬俑”的面部,西安方面也表示,“樹立巨型秦俑,其實是為了符合西安兵馬俑的文化主題。”

雖然,被網友形容 “嚇人”的變臉兵馬俑第二天便下架,但是,從西安這一動作也不難看出其想以“西安特色兵馬俑文化”來吸引游客初衷。

事實上,以文化旅游作為吸引力,也是今年春節(jié)眾多城市的發(fā)力點。

“春節(jié)期間,由于氣候原因,自然風光本來就受一定條件限制,但是文物景點、文化活動卻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豐富的文化旅游活動在春節(jié)期間更能吸引游客。”劉思敏分析,特別是隨著大家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項目的市場也越來越大。

從“回家過年”到“說走就走”,人們的觀念正在轉變。有統計顯示,旅游客流已成為僅次于返鄉(xiāng)探親客流的第二大春節(jié)出行需求。相信今年春節(jié)期間,出門旅游的小伙伴們沒少看見各個城市的特色文化活動。

北京:以故宮博物院打出“紫禁城內過大年”活動,讓故宮的旅游熱度在春節(jié)期間同比增長了126%;上海:組織發(fā)動了59家景點、51家美術館、84家博物館推出富有己亥春節(jié)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動;重慶:舉行文藝演出、文博展覽、非遺展演等200多場;成都:結合當地文化,也推出了武侯祠廟會、詩圣文化節(jié)等極具特色的活動。

城市動作頻頻,效果究竟如何?根據官方數據:春節(jié)期間,三大西部網紅城市,重慶接待境內外游客4725.98萬人次,同比增長10.26%,成都接待1892.3萬人次,同比增長20.1%,西安接待1652.39萬人次,同比增長30.16%。

四個一線城市中,北京接待811.7萬人次,同比增長5.3%,上海接待509.2萬人次,同比增長15%,廣州接待1696.27萬人次,同比增長8.66%,深圳接待735.9萬人次,同比增長7.96%

02

一系列的文旅活動背后,是城市們想要搶占文化旅游先機的雄心。

就在2019年開年,地方紛紛出臺新一輪文化旅游規(guī)劃。比如,北京市提出擴大文化、體育、旅游消費,制定建設國際一流旅游城市意見。福建提出,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引進國內外大型旅游集團,開發(fā)中高端旅游精品,推進全域生態(tài)旅游、深度旅游。陜西也召開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的文旅發(fā)展關鍵之年。

更有甚者,在浙江今年的“兩會”期間,“文化旅游”便是其《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點詞。在政府報告中,浙江還著重提及了將在2019年要大力推進文化浙江建設,比如,籌辦杭州亞運會,做好杭州旅游對外宣傳的一個活力窗口;加快大運河(浙江)文化帶規(guī)劃建設,不斷注入旅游的元素……

劉思敏此前分析,現階段,山水旅游資源越來越少,基本上達到一定的“天花板”,全國著名的且沒有開放的自然景區(qū)已經很少的情況下,文化旅游的開發(fā)才是旅游業(yè)下一步的方向。

如此一來,各城市自然也在加緊動作。據了解,不少地方已經在加快編制具體行動計劃。

以海南為例,1月27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廳長孫穎便透露,《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qū)總體規(guī)劃》已通過專家終審,這也是海南從頂層設計出發(fā),重視旅游文化體育發(fā)展的具體動作。

同樣發(fā)力的還有成都,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當前成都也在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強調,以生活城市為定位,未來將有更多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產業(yè)形態(tài),比如書店、劇場、藝術空間等多元化文化生活選擇方案的引入等。

當前,旅游業(yè)正在經歷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fā)展階段。對于游客而言,旅行已不僅僅是體驗自然風光,也是感受一個城市的人文氣息。

街道的綠蔭、社區(qū)的游園、轉角的書店……這些看似“不重要”卻承載著生活肌理的空間場所和服務設施,將使身處其中的人們感覺更為舒適、更有幸福感。

而當城市肌理被賦予更多文化屬性和審美屬性時,城市的氣質也將變得更為獨特、更打動人。就如同劉思敏所強調,每個地方的文化活動,一定要有當地的文化特色,沒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是沒有生命力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春節(jié)旅游 文旅融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