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幣圈興起分叉幣新玩法 圈內人士:多數IFO投資風險超過ICO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27 22:56:37

所謂IFO是指基于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貨幣發(fā)行,在這些主流幣的原有區(qū)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規(guī)則分裂出另一條鏈,產生新的數字貨幣。持有主流幣種的人在IFO過程中能夠獲得分叉后的新幣,IFO成為一種新的虛擬幣融資手段。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邊萬莉     

每經記者 邊萬莉 每經編輯 任芷霓

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fā)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幣發(fā)行)定性為未經批準非法公開的融資,涉嫌非法發(fā)售代幣票券、非法發(fā)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雖然ICO被取締,但是幣圈依然熱鬧。2017年8月1日,BCH(Bitcoin Cash,比特幣現金)的誕生標志著幣圈的第一次分叉幣產生,IFO(Initial Fork Offerings,首次分叉發(fā)行)隨之興起,越來越多新的虛擬貨幣通過IFO的方式產生。

互聯(lián)網金融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陳云峰律師認為,該種形式的融資活動在法律上尚未被明確定義,且不具備統(tǒng)一的技術標準,故其在實務中該種經營或融資活動可能存在著詐騙風險、技術安全風險以及非法融資風險。

基于IFO產生的分叉幣層出不窮

2017年,ICO依托著“數字貨幣”“區(qū)塊鏈”“智能合約”等概念大熱了一把。但是僅僅通過幾人團隊發(fā)布一個“白皮書”,甚至有些連白皮書都沒有就可以啟動融資活動,這樣的運行方式為投資者埋下了極大的風險,外界也因此對于ICO的合法性一直有爭議。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對于ICO給出了明確定性,同時叫停了各類代幣融資活動。七部門在公告中表示,代幣發(fā)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fā)售代幣票券、非法發(fā)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然而,ICO被禁之后,幣圈又興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謂IFO是指基于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貨幣發(fā)行,在這些主流幣的原有區(qū)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規(guī)則分裂出另一條鏈,產生新的數字貨幣。持有主流幣種的人在IFO過程中能夠獲得分叉后的新幣,IFO成為一種新的虛擬幣融資手段。

2017年8月1日,BCH的誕生標志著幣圈的第一次分叉幣產生。比特幣區(qū)塊設立的大小只有1M,而區(qū)塊越小,容量越小,比特幣的交易就會越慢。為了解決比特幣區(qū)塊擁堵的問題,BCH區(qū)塊鏈成功在區(qū)塊478559與主鏈分離,由此產生新的加密貨幣默認區(qū)塊大小是8M,還可以實現區(qū)塊容量的動態(tài)調整。同時,原來持有比特幣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費獲得BCH。

自誕生以來,對于BCH是比特幣的新分支還是另外一種“山寨幣”,業(yè)內論調不一。不過,在BCH的價格經歷了幾番漲跌之后,開始逐步穩(wěn)定發(fā)展。截至2月26日晚上20時30分,火幣網數據顯示,BCH的價格達到8058.8CNY(人民幣),BTC(比特幣)的價格為67558.69CNY。

圖片來源:火幣網移動端

繼BCH分叉成功后,越來越多新的虛擬貨幣通過IFO的方式產生了,如BTG(比特幣黃金)、BCD(比特幣鉆石)、SBTC(超級比特幣)等等。陳云峰認為,據有關技術層面的說明,部分分叉幣是對于原有技術的升級或改進,如果是這個層面意義上的分叉,很難說其沒有價值,并且在監(jiān)管層面反復提示虛擬貨幣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投資價值應由投資人自己做出判斷。

共享財經創(chuàng)始人史青偉則表示,IFO是過去兩個月幣圈產生的一個新玩法,大多數IFO產生的項目沒有投資價值。一些IFO發(fā)行方認為自己不是通過ICO的方式募資,是對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的分叉,這些主流幣種的用戶數量很多。用戶在得到分叉幣后,一般會要求加入交易,然后IFO的發(fā)行方就會因之前預挖的分叉幣數量獲得巨大的利潤。他進一步表示,大多數IFO產生的分叉幣沒有投資價值,甚至比ICO的投資風險更高。

“預挖”分叉幣或存在欺詐風險

那么,IFO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礦工通過技術手段在比特幣區(qū)塊開發(fā)分叉幣,然后將開發(fā)的分叉幣按比例相應分配給比特幣持有人,并且在交易流通中獲得價值,部分也會通過數字資產交易所進行交易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分叉幣在正式發(fā)布前都會“預挖”,預挖得來的分叉幣相當于是免費獲取的,由此分叉的創(chuàng)始者將能輕松賺取利潤。市場上,有人認為以“預挖”為名的IFO,實際上是一種更為赤裸的代幣發(fā)行圈錢游戲。

2017年11月15日,國內知名度較高的super bitcoin團隊宣布,將于12月17日在比特幣區(qū)塊鏈的第498888高度實施分叉,開始對BTC進行零知識證明、支持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等技術試驗,并將其區(qū)塊擴大至8MB,其還將于在2018年3月初上線智能合約增加BTC可擴展性、2018年5月底上線零知識證明、2018年11月底移除動態(tài)檢查點實現完全去中心化挖礦。若分叉成功,將產生新的分裂幣——SBTC,比特幣原來持有者將一比一贈送 ,其總量是2121萬,其中21萬為分叉預挖,歸分叉團隊基金會管理,主要用于激勵早期開發(fā)者投資生態(tài)建設以及基金會運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由于監(jiān)管政策的缺失,用戶參與的門檻極低,IFO本身就可能涉嫌非法發(fā)售代幣票券、非法發(fā)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通過IFO誕生的眾多新的虛擬貨幣幾乎沒有太大的價值,這里面可能存在忽悠與欺詐,投資者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史青偉分析認為:一方面,IFO會造成社區(qū)很大的分裂;另一方面,發(fā)行IFO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投資者,很少有真正踏踏實實做IFO項目的人,因為沒有很強的執(zhí)行力和價值觀,IFO項目很難做出來。說白了,一些IFO項目就是缺錢,套現后就不做了,也沒有特別大的風險,加劇市場收購、割韭菜就行。最典型的風險就是欺詐風險,另外就是市場操作的風險,部分投資者已經被套在了IFO項目里面。

在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看來,首先,IFO這種融資活動在我國法律上尚沒有明確的定義,存在被禁止的風險;其次是詐騙風險,隨著IFO概念的興起,很容易吸引不法分子利用“主流貨幣分叉”“區(qū)塊鏈技術”等概念吸引投資人,但實際上并沒有所謂的代幣發(fā)行和技術研究;第三是技術風險,目前市面上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貨幣分叉的技術和標準各不相同,并沒有同一的技術標準,技術水平也各不相同,技術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陳云峰認為,對于以IFO名義的融資行為,其發(fā)行的分叉幣本身在沒有實際應用場景的情況下,投資人獲取分叉幣,僅通過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交易過程中獲得增值收益,該種形式的融資活動在法律上尚未被明確定義,有待相關部門出臺具體規(guī)范。

蘇寧金融研究院區(qū)塊鏈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洪蜀寧認為,IFO的風險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未經深思熟慮地更改協(xié)議可能存在嚴重的漏洞;二是匆匆忙忙發(fā)布的軟件難免會有大量的BUG;三是每次IFO都會分流一部分礦工,對比特幣的交易順暢性造成波動;四是分叉幣由于接受度不高,導致價格波動可能遠超比特幣,對投資者不利。

洪蜀寧同時表示,真正意義上的IFO是不應該有預挖行為的,因為這違背了比特幣開發(fā)、公平、自由的初衷。實際上IFO與ICO一樣是一種變相的融資手段,需要預挖牟利的團隊應該發(fā)行自己的數字貨幣,而不是打著IFO的旗號。

相關鏈接:

數字貨幣神話般造富 投資者遇到“山寨幣”只剩被欺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幣圈 數字貨幣 分叉幣 比特幣 比特幣現金 IFO ICO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