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14 18:36:23
“100萬元變3萬,2年半投資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們不接受?!泵鎸Χ唐趦纫巡豢赡軆陡兜男氯鍖舢a品,一位投資者如此感慨道。
站在時間節(jié)點,回首新三板做市指數2015年4月的最高點2673.17點,彼時市場被推向高潮;如今再看急轉直下的指數,兩年前一窩蜂搶購新三板專戶產品、還生怕買不到的持有人,你們還好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投資者劉先生(化名)最近有點苦惱。兩年前,他斥資超200萬元參與的一個公募新三板專戶項目上個月到期,但他不僅沒有拿到預期的收益,合同終止次日還只收回了幾萬元本金。“其他的說等股票恢復流通、變現并交收清算后再給,也不知要到什么時候?”
無獨有偶,另一個今年年中到期的新三板專戶產品,其投資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處理結果是“展期了,(錢)還在里面沒出來”,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巧合的是,這兩只產品都成立于2015年4月。彼時,新三板氣勢如虹;2015年4月10日,新三板做市指數達到2673.17點,更是將市場的火熱氛圍推向高潮。作為市場主要機構投資者的公募基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香餑餑”,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新三板專戶和基金子公司新三板產品,都是在那前后幾個月間成立的。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兩年之后,市場已經是另一番光景,甚至連兌付都成了難題。
上述新三板專戶的投資一開始都很美好,正如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的,投資者都是搶著認購,“火到什么程度?得找熟人才買得到,關系一般的還買不進去。”
那么,這么火熱的產品到底長什么樣?
記者在劉先生參與的《XX基金—新三板XX號》投資說明書中看到,其類別為“股票型”;運作方式為“契約型封閉式”,在存續(xù)期內封閉運作,不開放參與、退出,也不接受違約退出;存續(xù)期限30個月,也就是2年半;主要投資于,在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掛牌交易的股票;投資門檻不低于100萬元,認購費率1.5%、年管理費率2.0%。最終,該產品的初始成立規(guī)模為6305.58萬元。
既然是乘著新三板的東風而來,業(yè)績表現又如何?老規(guī)矩,數據說話。
從2015年4月成立開始,其基金管理人每個季度都會向投資者出具報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篩選出幾項重要數據做了一個統(tǒng)計:
數據顯示,除了2015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出現下滑,該產品的凈值從初始銷售面值1元起一路上漲,到今年6月30日,其份額凈值已攀升至2.515元,和成立伊始相比漲幅高達151.5%,看上去勢頭大好。與此同時,其股票倉位也非常高,自2015年四季度超過90%后,就一直維持接近滿倉的水平,對新三板市場整體和自身投資股票的信心可見一斑。
在2015年年報中,其基金管理人表示,截至當年末,新三板掛牌公司達到5129家,當年股票成交金額1910.6億元,是2014年的14.7倍;全市場整體換手率為50.2%,是2014年全年的2.6倍。“由此可以看到,新三板發(fā)展非常迅速,這符合國家多層次建設資本市場的意圖。股轉公司在擴容的同時,也著手解決制度建設等問題。”
不過其對于新三板存在的風險也相當清楚。在這份2015年年報中,基金管理人坦言,新三板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第一就是流動性問題,第二是做市商數量仍需增加”。到了2016年年報,相關表述成了,“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可能會繼續(xù)阻礙新三板市場形勢的走強……對于新三板市場,我們仍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以投資擬IPO項目、A股市場退出作為主要投資策略,在防控市場風險的同時,盡量為投資者爭取更大的業(yè)績回報”。
看著不斷上漲的凈值,劉先生和其他投資人當時是滿心歡喜的。有投資者透露,今年10月18日,基金公司官網披露的產品凈值高達2.711元。不過臨近到期,情況卻開始急轉直下。
今年10月底,該新三板產品到期,基金管理人公布了首次清算報告,宣布該資產管理計劃終止。不過這份清算報告顯示,該產品2017年10月23日的份額凈值僅為1.476元。另外報告還稱,基金持有的3只股票處于停牌狀態(tài),另外2只長期無交易,合計股票市值為9080.86萬元,“待這些股票恢復流通、變現并交收清算后,管理人、托管人可按照約定的清算規(guī)則進行再次清算分配”。除此之外,其期末余額還包括銀行存款243.12萬元,以及少量結算備付金、存出保證金等。
劉先生稱,該產品在到期前還賣掉了一只擬IPO的股票,再加上其余流動資金才給投資者清算了。但即便如此,該新三板產品仍然有超過97%的資金被“套”在股票上,短期內已經不可能兌付,“也就是說虧了97%,100萬元變3萬。2年半投資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們不接受。”
上述新三板專戶產品之所以陷入僵局,在投資者看來主要有幾點疑問沒有解開。這些問題對于整個新三板市場的產品,包括公募、基金子公司和私募等都有一定普適意義。記者在此一并列出,供大家參考。
1.為何突然告知要展期?又為何選擇了直接清算?
根據最初的資產說明書和合同,上述新三板資產管理計劃的存續(xù)期限都是30個月,也就是2年半,合同中也并未提示可能因為投資標的停牌或其他特殊情況延期兌付。不過在產品臨近到期時,卻有投資人突然接到基金公司通知,稱該產品需要進行展期。所謂展期,是指暫不進行兌付,延長產品運作時間。
“從來沒有通知過我,但確實有其他投資者接到了(通知),大家都非常驚訝。”劉先生表示。
從最終的處理結果來看,該基金公司也沒有選擇將產品展期,而是直接進行了清算,更讓投資者感覺遭受了萬點暴擊。
一位投資新三板經驗豐富的公募高層告訴記者,“展期還能以時間換空間,未來幾年若是宏觀層面、市場本身等多個方面有所改善,情況可能會好起來。但清算就是不計血本地往出拋,首先不見得能賣出去,第二賣出去肯定也是很低的價格,就把一個賬面的浮虧變成了真正的浮虧。簡而言之,清算表明的是一種態(tài)度,就是直接認賠出局了。”
有知情人士也透露道,基金公司選擇清算的原因主要是,有投資者在回執(zhí)中明確表示不同意展期,而項目展期的前提條件是得到所有投資者一致同意,因此只能轉而清算。不過,沒有提前溝通的做法引發(fā)了投資者極大不滿。其中有人表示,基金公司未完全履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義務,未充分履行對投資人信息披露的義務。
2.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凈值?
10月18日,基金公司官網披露該產品的凈值還有2.711元,幾天之后就縮水到了1.476元。當然,這或許是因為該基金賣出了一只擬IPO的股票所致。但令人細思極恐的卻是,凈值一路上漲的產品到期卻是巨虧,那新三板專戶產品凈值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義?
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新三板產品是如何估值的。還是以這只產品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其發(fā)行文件中找到了估值方式的相關描述,我們主要摘抄了股票資產的估值方法,如下:
(1)交易所上市(含掛牌)的有價證券(包括股票、權證等),以其估值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市價(收盤價)估值;估值日無交易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經濟環(huán)境未發(fā)生重大變化或證券發(fā)行機構未發(fā)生影響證券價格的重大事件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價(收盤價)估值;如最近交易日后經濟環(huán)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或證券發(fā)行機構發(fā)生影響證券價格的重大事件的,可參考類似投資品種的現行市價及重大變化因素,調整最近交易市價,確定公允價格;
(2)處于未上市(掛牌)期間的有價證券應區(qū)分如下情況處理:a.送股、轉增股、配股和公開增發(fā)的新股,按估值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同一股票的估值方法估值;該日無交易的,以最近一日的市價(收盤價)估值;b.首次公開發(fā)行未上市的股票、債券和權證,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在估值技術難以可靠計量公允價值的情況下,按成本估值;c.首次公開發(fā)行有明確鎖定期的股票,同一股票在交易所上市后,按交易所上市的同一股票的估值方法估值;非公開發(fā)行有明確鎖定期的股票,按交易所上市的同一股票的估值方法估值。
由于該產品沒有投資其他基金,對于證券投資基金的估值方法這里不再贅述。
雖然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卻不一定全盤照做。上述公募高管就透露了一些“潛規(guī)則”,“新三板目前的主要交易方式有兩種,一是協(xié)議轉讓,二是做市轉讓。其實對標A股的同類公司,新三板公司估值肯定是便宜的,那么采用協(xié)議轉讓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本來這個股票只值幾毛錢,但咱們倆談好了掛一元,這就造成了凈值虛高。因為新三板本來流動性就不充分、沒法體現市場的公允價值,凈值虛高也沒法像A股一樣有跡可循。甚至有的新三板專戶產品給投資者報得還不錯,比如2塊錢,但真正可能只值兩三毛錢,所以到期了基本上是退不出來的。”
3.關于第一大重倉股的疑問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基金投資的股票中,第一大重倉股占專戶資產凈值的比重一直在穩(wěn)步提升,到了今年年中已經占到87%,一個匪夷所思的比例。
根據合同,該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限制里有這么一條,“按買入成本計算,投資于單只股票占計劃資產凈值的比例不超過30%”。那么該基金公司的買入成本是多少?
記者查閱了這只新三板個股2015年的定向發(fā)行報告,公告顯示,該資產管理計劃以8.20元的價格認購了200萬股,認購金額總共為1640萬元,發(fā)行時間為2015年5月。如果按這個金額來計算,確實沒有超過30%,那緣何占資產凈值的比重飆升?難道是股價上漲猛烈?
事實確實如此。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年10月,該個股的價格從8元狂飆至72元左右,漲幅驚人。不過有投資者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們指出,“這只股票經常在月末估值前,發(fā)生一筆幾萬元的小額成交,并且價格不斷走高。我們認為通過操縱成交價,可以達到操縱資管計劃凈值從而欺騙和誤導投資人的目的”。
4.投資者要求賠償
正是基于上述重重疑問,該資產管理計劃的多位投資者表示不能接受清算結果,并要求基金管理人進行賠償全部損失,包括投資本金、合理的投資回報、已經提取的管理費和銷售費、以及因為虛假估值對投資人造成的損失等。
新三板專戶的兌付危機并不是個例。早在今年年中就有投資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華南某公募基金旗下的新三板專戶產品出現了到期無法退出、最后不得已展期的情況。該產品和上述資產管理計劃幾乎同期成立,但由于是兩年期的,因此提前感受到了壓力。
令人唏噓的是,該產品的投資者絕大多數為金融行業(yè)專業(yè)人士,并且不少還是托人才買到的。正如一位知情人士所言,“虧了都不好意思去找人家,畢竟是你自己趕著買的。投資本身就有風險,新三板產品風險更高,我們自己都是做金融的,當然明白這個道理?,F在出了問題,只能說盡量配合基金公司去降低損失,似乎也只有展期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上述公募高管也表示,面臨兌付困境的不是一家兩家,“行業(yè)里的新三板產品可能都是這個情況”。
事實上,單是第一個案例中所說的基金公司,旗下就有22只新三板專戶產品。那整個公募市場到底有多少只這樣的基金?我們也做了一個簡單的統(tǒng)計,盡量還原全貌,數據來自Wind資訊。
一共有110只。從已有的成立日期來看,全部集中在2015年,3~5月期間居多,陸續(xù)到期的大勢不可避免。由于基金專戶本身并不透明,因此無法看到更多信息。
那么基金子公司發(fā)行的新三板產品又如何呢?
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一共有72只。相比公募新三板專戶產品的數量少了一截,但到期時間卻顯得更加集中了。
如果真是像業(yè)內人士所評價的,整個市場的新三板專戶產品都面臨同樣情況。如此繁多的產品要何去何從?投資者又應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我們在《業(yè)內人士爭搶新三板專戶也巨虧 一堂太生動的風險教育課》為您繼續(xù)分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