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2017-05-17 11:08:24
有業(yè)內分析表示,受車輛維護、人工成本、停車位和市場紅利的限制,國內分時租賃三五年內都很難實現(xiàn)盈利。
三月春暖花開,此時,卻有一家被業(yè)內譽為“運營不錯”的分時租賃汽車公司,因扛不住資本壓力倒下了。3月10日,友友用車宣布停止運營,而停運的原因是“之前簽署的投資款項未如期到位”。與打得火熱的“小黃、小藍和小綠”共享單車相比,被譽為“春天已至”的共享汽車最近頻繁遇到麻煩。友友用車的倒閉,能給如今一窩蜂的共享汽車市場帶來什么啟示?
高運營成本考驗融資能力
友友用車原名友友租車,成立于2014年3月,它最初做的是P2P模式的私家車共享平臺。2015年10月,友友租車更名為友友用車并開始主打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yè)務。
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友友曾拿過兩輪融資,累計達2000萬美元,最繁榮時期其規(guī)模達到:擁有自有車輛300輛,分布在寫字樓、小區(qū)、郊區(qū)等地近70個網點。到2016年8月底,友友用車主要在北京市場,運營車輛僅剩200輛,運營網點減少至50個。
與友友同期運營的,還有Gofun出行、巴歌出行、綠狗租車、一度用車、零派樂享、壹壹租車等近10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品牌。雖然友友每臺車的運營效率,稱得上是業(yè)界最優(yōu)水平,但依然難逃一死。
原友友用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蔣擎對媒體稱,雖然友友已基本做到收支平衡,但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辦公場地、停車、充電和人員等方面都是繞不過去的高成本,公司整體實現(xiàn)盈利難度很大。“都是一樣的在虧損,但現(xiàn)階段誰的資源更多,融資能力更強,是最重要的。”蔣擎表示。
分時租賃無疑是一塊好蛋糕,但卻不是一口就能吃著。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共享并不是個新生事物,汽車廠商已經做了很久,國外也有成功案例。奔馳的car2go在全球9個國家投運近1.5萬輛,在國內重慶等城市已經開始運營。但即使是比較成功的car2go,也用了7年才盈利,前5年都是入不敷出。
共享汽車平臺發(fā)展“痛點”
1.自購車輛資金壓力大
分時租賃平臺的車輛是自行購入,規(guī)模化才能搶占市場,但同時也帶來高額的資金壓力。加上大部分本土品牌新能源車型的二手殘值特別低,這部分資金相當于純投入。
2.停車成本高企
為了讓客戶有“隨借隨還”的體驗,網點是關鍵。但停車成本高是分時租賃企業(yè)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單輛車僅停車月租成本少則四五百元,高則上千元。
3.充電基礎設施落后
由于充電樁的不普及,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也面臨著里程焦慮和充電問題。因充電等基礎設備不足,車輛的調度、充電問題,都需要大量人力,加大了平臺的運維成本。
4.難以做到自由取還車
不同于共享單車的自由隨意取還車,共享汽車的停放受到市政的嚴格管控,定點取還車的車輛和網點數(shù)量要做到足夠規(guī)模,需要高額成本支撐。
5.號牌稀缺
在北上廣深等限牌城市,越來越稀缺的新能源汽車資質牌照,也是制約分時租賃汽車擴大規(guī)模的障礙。
平均單輛車虧損在一天50元~120元
有業(yè)內分析表示,受車輛維護、人工成本、停車位和市場紅利的限制,國內分時租賃三五年內都很難實現(xiàn)盈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時租賃平臺的運營總監(jiān)告訴記者,不包含人工在內,僅汽車自身成本、停車成本、充電費用和運維成本等,一輛用于分時租賃的新能源汽車,平均單輛車虧損在一天50元~120元。
記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提高效率的方式之一便是投入更多的車輛,車輛的投入則意味著各種成本的提高;同時還要做到網絡足夠密集、便利,這使得共享汽車的成本要求顯然高于共享單車。巴歌出行CEO孫楊認為,2017年是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關鍵年,資本也會在今年出現(xiàn)入局投資高峰,產業(yè)鏈也會逐漸走向成熟。記者獲悉,當前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在融資渠道各顯神通,其中一度用車A輪融資1.28億元,而零派樂享則是“融資大戶”樂視投資運營,Gofun出行背后是首汽集團,但大眾汽車也有戰(zhàn)略投資。然而僅靠這些,誰都不敢打包自己能跑到最后。
高熱度 虧錢也要搶著干
雖然障礙重重,但新能源汽車的紅利,讓分時租賃領域創(chuàng)業(yè)熱度不減。記者粗略計算,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主流一線城市,大小運營中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品牌多達20多個。普華永道思略特的報告指出,未來5年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將以超過50%的增幅繼續(xù)發(fā)展,分時租賃市場預計在2018年后將逐漸趨于明朗,主流企業(yè)會通過并購形式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和領先地位。未來分時租賃市場也將形成3~4家全國范圍內絕對領先的企業(yè)。
記者觀察
因為線上的便捷性,卻忽略了線下的復雜性,是互聯(lián)網+模式下最容易被忽視的。純電動汽車價格高、電池壽命短、租賃收益不好,超高的維護成本,都是讓知名汽車租賃企業(yè)卻步的關鍵,君不見神州租車等企業(yè)依然堅持的是“老本行”。
然而,近兩年出現(xiàn)的一窩蜂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爭相進入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離不開政策的“紅利”。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租金只是賺小錢,拐個彎賺補貼才是真相。”此前,工信部財政部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推出的系列補貼政策,其中的漏洞讓新能源汽車租賃鉆了空子:對于新能源汽車整車廠來說,只要能將車賣給有“關系”的租賃公司,就能爭得每輛車數(shù)萬元的補貼,雖然工信部又要求汽車有運行里程的規(guī)定,但這些新能源租賃公司只要打出共享牌,低價將車租出去,讓租車人跑出里程,就能繼續(xù)獲取補貼。如今,工信部財政部補貼政策繼續(xù)收緊,新能源汽車租賃要想輕松玩下去,成本和維護的門檻都高許多。
新能源汽車共享,要想玩下去,首先得杜絕一些公司“鉆補貼空子”,其次還是得繼續(xù)給予政策支持,不過這種支持應該落實在基礎設施方面,如停車和充電設備等,否則還是難以如共享單車的一般,滿街都能看見“小黃、小藍和小綠”。(鄧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