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工作嗎?那你首先得有這些氣質(zhì)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16-08-17 21:57:38
與橋水基金的名聲同樣響亮的還有它獨特的公司文化。那么想要進入這家不走尋常路的對沖基金,到底需要些什么氣質(zhì)?美國知名財經(jīng)網(wǎng)站Business Insider近期采訪了橋水基金市場負責人Brian Kreiter以及多名曾在橋水基金工作的員工,揭示了這家規(guī)模最大的對沖基金鮮為人知的用人之道。
每經(jīng)記者 趙靜林
還記得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著名對沖基金橋水基金落戶上海自貿(mào)區(qū)的消息點燃了金融業(yè)內(nèi)的一把火。之后橋水基金中國區(qū)總裁王沿又低調(diào)現(xiàn)身浙江大學宣講,更讓立志于在國際舞臺施展拳腳的金融才俊熱血沸騰。
與橋水基金的名聲同樣響亮的還有它獨特的公司文化。那么想要進入這家不走尋常路的對沖基金,到底需要些什么氣質(zhì)?美國知名財經(jīng)網(wǎng)站Business Insider近期采訪了橋水基金市場負責人Brian Kreiter以及多名曾在橋水基金工作的員工,揭示了這家規(guī)模最大的對沖基金鮮為人知的用人之道。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這就為你翻譯翻譯。
橋水基金本部
橋水簡介:
橋水對沖基金公司成立于1975年,創(chuàng)始人Ray Dalio,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之一,2015年管理資產(chǎn)規(guī)模達到1600億美元以上。不像一般的對沖基金公司,Bridgewater公司不為富人管理資產(chǎn),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其客戶包括養(yǎng)老基金、捐贈基金、國外的政府以及中央銀行等。目前,擁有超過270家機構客戶,一半在美國,一半在海外。
Bridgewater公司是多種創(chuàng)新投資策略的先鋒者,如貨幣管理外包、分離Alpha和Beta策略、絕對收益產(chǎn)品以及風險平價等。2000~2005年期間,Bridgewater公司成為了資產(chǎn)增長速度最快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在2005年,由于資產(chǎn)規(guī)模的限制,Ray Dalio決定暫停接收新的投資者。過去的10年里,公司的管理資產(chǎn)以每年25%的速率增長,公司員工數(shù)量也足足比2000年增長了11倍。Bridgewater公司的”日常觀察”(Daily Observation)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各大中央銀行高管以及養(yǎng)老基金經(jīng)理的必讀內(nèi)容。
性格測試以及更多的性格測試
在直面橋水基金的面試官之前,橋水基金的應聘者首先要經(jīng)歷長達2至4個小時之久的心靈拷問:完成4個有關個人性格和職業(yè)傾向的在線測試。
首先是著名的、也是許多公司廣泛使用的MBTI職業(yè)性格測試,以了解應聘者是一個外向型還是內(nèi)向型的人;另外三個則是關于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對工作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接下來的電話面試環(huán)節(jié),應聘者會接到來自專業(yè)咨詢公司的電話,通過一系列場景問答題,諸如"如果你是HR負責人,你將如何制定新員工引薦制度?"等等,考察應聘者的思維方式如何與不同的工作場景相適應。
順利的話,經(jīng)歷了過關斬將的殘酷淘汰,終于收到了橋水基金的Offer,恭喜你,前方還有一個長達2至3小時的終極測試正在靠近。最終,所有測試結(jié)果都將經(jīng)過數(shù)據(jù)處理制成一張該員工獨有的信息卡片,這就是橋水基金內(nèi)部非常有名的“棒球卡”。通過這張卡片,員工之間能非常輕松地相互了解對方的性格、價值觀和各項能力。
“我們希望了解應聘者是如何思考的,是偏于感性還是理性,是否能迅速獲取到新信息并且將其融會貫通,是否有足夠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些天性都是我們想要了解的。為此我們設置了一套特別的面試方法。“橋水基金市場負責人Brian Kreiter如此告訴Business Insider。
極端問題考量思維方式
在整個復雜的面試流程中,令許多員工最為印象深刻的可能要數(shù)“人生與文化”面試環(huán)節(jié)了。
這一輪面試通常在橋水公司本部或者大學校園中進行,由單獨面試和小組討論兩部分組成。不同于一般公司的面試通常會用“談談你上一個工作遇到過的難題”或者“當你和主管意見不同時是怎么處理的”這類常規(guī)問題來考察應聘者面對困境的應變能力,橋水更加劍走偏鋒。
在30分鐘至1個小時的單獨面試環(huán)節(jié),應聘者往往會談論一些可能讓他們感到尷尬的問題,比如“你和你父親的關系怎么樣?“,看似與應聘或者職場毫無關聯(lián),但其用意卻是了解應聘者心理上的文化認同感。
小組討論就更天馬行空了。一組職能和個人背景各不相同的應聘者坐在一起,可能被要求探討一些哲學或者道德方面的話題,如“監(jiān)獄是否應該私有化?”,也可能深入闡述技術性的問題比如“杠桿是如何運作的?”等等。有時應聘者還會遇到非場極端的問題,如“所有的罪犯是否都應當被處死”等,看他們會如何應對。根據(jù)每輪應聘者的表現(xiàn),討論的時間有時只有20分鐘,有時也會長達2個小時。
“討論中是否增加了新的想法?有建立起完整的框架和邏輯性嗎?是否辯證地從各個角度都考慮齊全了?他們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的?他們的提問能否讓其他參與者更積極地參與進來推進整個過程?這些都是我們希望了解到的。”Kreiter如此解釋。
達里奧:橋水是個瘋狂又殘酷的地方
截至2015年底,這家規(guī)模最大的對沖基金一共有1700名左右的員工,而新入職的員工大約只有75%能撐過他們在橋水的前18個月。此外,2015年新加入橋水的員工中,只有10%是剛從大學校園畢業(yè)的學生。
與其他對沖基金公司一樣,橋水基金提供的入門級職位往往要求相當高的商學院文憑,但也不拒絕能力出眾的“黑馬”。而相比華爾街喜歡的“金融天才”、“商界翹楚”,橋水卻更加欣賞技術型的候選人。一位橋水基金的前員工曾透露,如果一個候選人看起來很容易被傳統(tǒng)的金融機構錄用,那么他就越不容易在橋水找到一席之位。
用橋水基金CEO雷·達里奧自己的話說,“橋水是一個瘋狂又殘酷、而不是溫馨和充滿關懷的地方”。他希望把橋水打造成每個人都如機器一般精確運作、各盡其責的公司,因為這樣才是最高效的。
橋水基金CEO 雷·達里奧
Ray Dalio(雷·達里奧)簡介:
雷·達里奧1949年出生于紐約皇后區(qū)的意裔家庭,上世紀70年代,年僅26歲的雷·達里奧被一家從事零售經(jīng)紀預算業(yè)務的公司炒魷魚后,在一套兩居室里成立了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1985年,達里奧說服了世界銀行退休基金將一部分資產(chǎn)交由橋水管理。1989年,柯達退休基金也成為橋水的客戶。在這之后的20多年里,橋水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退休養(yǎng)老基金和政府主權財富基金(包括中國的主權基金)。
橋水公司有一本100頁厚的《行為準則》,每個新員工都得讀它。這本《行為準則》可被視為一本自助手冊和管理手冊,以及關于自然選擇定律應用于商業(yè)的專著。
在達里奧眼中,橋水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來構成一個團隊”。一個人可能充滿創(chuàng)造性,但在某些方面卻不可靠;一個團隊需要掌控全局的人,同時也需要專注細節(jié)的人。“就像組成一個交響樂團,我們需要各種思維模式的人,善于自我反思,又能虛心開明地融入團隊。”
許多人因為不適應橋水基金直來直往的行事風格而選擇離職,但達里奧堅信,只有直面自己的弱點才能成長。相比學識淵博,橋水更希望員工們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而獲得學習能力的辦法就是從錯誤中不斷吸取教訓。因此一個謙虛并且思想開明的人才能在橋水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