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3-15 08:24:22
經歷了2015年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上交所把維護市場穩(wěn)定、恢復市場信心、完善市場機制、做好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上交所組織開展了“做理性的投資人”系列投資者教育活動,匯聚證券公司、媒體等多方力量,共同激發(fā)資本市場正能量。在此,我們向投資者一并介紹。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中小投資者更是資本市場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任重道遠。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大、數量多。中小投資者在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判斷、專業(yè)知識和能力、資金量、法律意識、風險意識、抗風險能力、自我控制、自我保護等各個方面與機構投資者、個人大戶以及資本市場的其他利益主體相比較,處于相對劣勢。與此同時,我國資本市場環(huán)境尚未成熟,理性投資的理念對于許多投資者而言沒有真正樹立起來。資本市場在監(jiān)管機制、交易機制、風控機制等體制機制方面還有不成熟的一面,市場也還存在信息魚龍混雜、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針對性不足的情況。
經歷了2015年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上交所把維護市場穩(wěn)定、恢復市場信心、完善市場機制、做好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上交所組織開展了“做理性的投資人”系列投資者教育活動,匯聚證券公司、媒體等多方力量,共同激發(fā)資本市場正能量。在此,我們向投資者一并介紹。
上交所開展“做理性的投資人”
3·15系列投資者教育活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投資者保護教育是資本市場一項長期的基礎工作。尤其是面對我國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占多數的投資者結構和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更突顯了我們開展投資者保護教育工作、呼吁投資者理性投資的必要性。
借助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契機,上交所開展了“做理性的投資人”投資者教育與保護主題系列活動,聯合證券公司、財經媒體,共同呼吁投資者作為金融產品的消費者提升風險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團結市場各方力量普及風險教育與相關金融知識。“做理性的投資人”系列活動將在3月至5月集中開展,并持續(xù)貫穿全年。
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上交所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理性的投資人”活動啟動儀式于3月14日下午在上交所交易大廳正式開始。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明在致辭中表示,一直以來,上交所始終將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放在監(jiān)管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把投資者保護的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落實到日常監(jiān)管、業(yè)務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以監(jiān)管促保護,努力為投資者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huán)境。
徐明指出,近年來,上交所進一步加大了監(jiān)管力度,大力推進監(jiān)管轉型,全面推行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分行業(yè)監(jiān)管,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力度,逐步提升證券市場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持續(xù)加大對證券違規(guī)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持監(jiān)管過程、監(jiān)管結果公開;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全面推行股東大會的網絡投票。
同時,上交所也加大了投資者教育的力度,努力提高投資者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水平,始終突出強調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應更加貼近中小投資者的實際需求;積極引導中小投資者面對信息紛繁龐雜的市場環(huán)境,在參與投資時,樹立主動學習投資知識、知曉投資風險、提升自我保護能力的理性投資理念,積極掌握獲取投資信息的正確渠道,通過分析信息,了解公司,判斷投資價值。
近年來,上交所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內容和工作形式,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組織了近百場中小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的“是股東”活動,形成了證券市場投教工作的知名品牌;積極響應“互聯網+”的時代要求,進一步完善上交所官網及投資者教育網站、APP等功能設置,整合“上交所投教培訓”公眾微信訂閱號,提升投資者的用戶體驗;圍繞股票期權、港股通等創(chuàng)新產品開展行之有效的投教宣傳和培訓,與40余家證券公司合作舉辦了近200場面向投資者的“期權總動員”等系列教育培訓活動,參與人數達4萬余名。此外,今年初,本所投教網站被中國證監(jiān)會列入首批擬命名國家級投資者教育基地的名單;徐明強調,作為資本市場一項重要、長期的基礎性工作,投資者教育與保護的有效開展亟需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積極凝聚全市場的力量,才能早日形成監(jiān)管保護、自律保護、市場保護與投資者自我保護相結合的局面。
攜手證券公司,共同樹立理性投資理念
證券公司是投資者教育的播種機,在投資者教育工作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充分發(fā)揮證券公司的力量,3·15期間,上交所以“做理性的投資人”為主題,組織證券公司開展了“首席經濟學家的一堂公開課”投資者專項培訓、“我是股東”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專場、“做理性的投資人”宣傳短片征集、“我的投資故事分享”征文等形式多樣、內容接地氣的系列投教活動。
“首席經濟學家的一堂公開課”投資者專項培訓
在3月14日“做理性投資人”活動啟動儀式后,來自申萬宏源的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為來到上交所交易大廳的百余名普通投資者帶來了一堂主題為“堅持價值化投資理念不動搖”的公開課。公開課結束后,投資者還參觀了上交所“知行合一,理性投資”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圖片展。
根據安排,在3月14日至3月31日期間,各證券公司將邀請首席經濟學家向普通投資者面對面講授知識,舉辦一場一小時左右的現場講座,旨在介紹投資理念與方法、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最新動態(tài)等話題,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為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力,同時惠及更多中小投資者,上交所還將收集各家證券公司專題視頻,通過投教網站(edu.sse.com.cn)專欄刊出。
“我是股東”中小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專場
“我是股東”是上交所投教工作的品牌活動,已持續(xù)舉辦了3年,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我是股東”活動在喚醒中小投資者股東意識、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深受投資者與市場各方的廣泛好評。
為響應證券公司的呼應,擴大活動的覆蓋面、提升投資者的參與度,上交所鼓勵證券公司主動申請召開“我是股東”證券公司專場,帶領投資者走進更多上市公司,使更多中小投資者受益。
3月8日,上海證券組織50余名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張江高科,拉開了今年“我是股東”活動的序幕。3月11日,天風證券的30名投資者也走進了人福醫(yī)藥,加快了2016年“我是股東”的步伐。
投教宣傳短片和“我的投資故事”征集
移動互聯時代,投資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有了改變。越來越多投資者習慣看時間短、有創(chuàng)意、故事性強的小視頻。為了讓投資者教育產品更為生動活潑接地氣,上交所面向所有證券公司征集“做理性的投資人”宣傳短片。短片將采用動畫片、微電影等多種投資者喜聞樂見的形式,并通過各證券公司司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營業(yè)部現場播放等途徑,向廣大投資者廣泛宣傳。
一板一眼的說教總是不如切身經歷的故事或是瞬間打動人心。在本次系列活動中,上交所還將面向投資者征集“我的投資故事分享”作品,分享投資心得體會、交流投資感悟、記錄投資者群體難忘瞬間,倡導理性投資理念,共同保留屬于投資者的年代記憶。
此外,上交所還鼓勵各證券公司根據客戶實際與公司特點,緊密圍繞“做理性的投資者”主題,以廣大中小投資者喜聞樂見的形式,因地制宜地開展其他投教活動,積極推廣理性投資理念、普及金融投資知識、幫助投資者樹立投資的風險意識。
匯聚財經媒體,唱響理性投資主旋律
投資者獲取財經資訊最直接的渠道是新聞媒體。經過去年加劇震蕩的市場行情,投資者對于獲取全面、及時、準確的財經新聞資訊有著越來越迫切的需求。長遠健康發(fā)展的資本市場離不開財經媒體客觀公正的報道。準確及時傳播財經信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資本市場之福,更是投資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之福。
發(fā)布“唱響理性投資主旋律,傳播資本市場正能量”宣言書
在“做理性的投資人”系列投資者教育活動期間,上交所協同主流財經媒體,聯合簽署“唱響理性投資主旋律,傳播資本市場正能量”宣言書,莊重承諾,在進行財經報道時做到理性、客觀、全面、準確,盡力呈現財經事件的本來面貌,共同營造理性健康的投資輿論環(huán)境。
開展“財經記者眼中的投資故事”征文活動
與“做理性的投資人”主題活動下“我的投資故事分享”子活動遙相呼應的,是“財經記者眼中的投資故事”。提供財經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財經記者有機會接觸更多投資者,聽到更多的值得深思的投資故事。上交所邀請財經記者寫下印象中最為深刻的投資故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啟發(fā)投資者的思考。
未來,上交所將繼續(xù)重點抓好各項市場監(jiān)管工作,強化監(jiān)管措施、加大監(jiān)管力度,進一步加強監(jiān)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優(yōu)化市場環(huán)境,充分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與此同時,上交所將在當前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投資者教育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工作機制。傾聽投資者對上交所市場監(jiān)管、規(guī)則制定、業(yè)務發(fā)展、投資者教育和保護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市場聲音快速調研機制,及時了解投資者的訴求;完善與上市公司、證券經營機構、財經媒體等市場參與者間有效溝通的機制和渠道,形成在投資者教育和保護方面的信息共享、合作和交流,切實做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